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9-11 17:39:38| 人氣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參考書談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每個在台灣受教育的人都知道參考書的地位-

如實掌大權的宦官﹐讓每個老百姓恨得牙癢癢的﹐卻不得不買他的帳;有如惡法惡例﹐明知是本末倒置、揠苗助長的歪風﹐卻不得不行禮如儀﹐奉為圭臬;有如眾人唾棄的科舉制度,扭曲了整個教育與官場體制﹐辱沒了讀書人的品格與專業﹐但仍必須俯首就範﹐因為這是躋身仕途、力爭上游的唯一途徑。

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還必須受到這種箝制?

受教育是權利﹐而不是不得不履行的義務。

在美國所見到的教育﹐充分表達了所謂「權利」的特質-充分的自主權、選擇權﹐在這種尊重個人智能與特質的環境下﹐才能培養出對知識的愛好、好奇心與求知慾;才能在正常的心態下受教育。

求知﹐也是個人的權利﹐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可以選擇哪項科目投我所好、可以選擇是否表現出對這項科目的愛好、可以選擇追求有關知識的方式(課堂、自修、請益…等)、可以選擇求知的主觀環境(學校、圖書館、哪個老師…等)、可以選擇求知的程度與階段、可以選擇求知的目的(就業、興趣…)﹐在個人自由意志下可以自行表現求知的各種樣貌。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自閉症的孩子成為數學奇才、愛手工藝的孩子鑽研小提琴製作、熱愛程式設計的孩子自行破解密碼竟成駭課…等等個人特質的展現。

因為﹐個人在教育過程中是受到尊重的。

台灣呢﹐參考書只是冰山的一角﹐教學為制式化的學習與評量主宰;參考書並沒有原罪﹐參考書只是應付制式化評量的工具。

沒有求知慾、沒有對知識的好奇心、我們的孩子只知道讀書﹐也就這麼讀書、也將這麼讀著書。

台長: Cutie
人氣(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