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14 20:03:57| 人氣6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閒聊黑面慶仔----崇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閒聊黑面慶仔----崇建
完成了一篇小說分析,不敢歇息,因念及台長諸公恩德,知我素來疲懶,遂口徑一致地督促我,一時大汗淋漓,趕緊聊一聊黑面慶仔。
十餘年前五折購得爾雅回頭書,彼時看完〈黑面慶仔〉,確如榮哲所言,腸腹之中熱血熱淚滾燙著,卻不知順手贈與何人?手邊無書,如何猛讀?未免有愧諸台長,昨日原價買了此書,心想可以多回饋爾雅不失美事,讀畢卻已不復當初感想。老實說,我目前已不喜歡洪先生的作品,為此心裡覺得頗尷尬,畢竟領了他十萬元。
聰威提到,「〈吾土〉寫的故事就是那個時代的故事。那個時代我沒經歷過,我們家也不是種田的,他寫的有多寫實,搞不清楚。」我其實生長在那樣的年代,街坊與學校此般人事,我記憶裡面俯拾即是,也許城鄉差距之故,因我居住鄉下頗長一段時間。
再次閱讀黑面慶仔,我很難不聯想另一位小說家的另一篇作品,同樣發表於民國60年代,同樣為鄉土作家黃春明的〈甘庚伯的黃昏〉(收錄於遠景版〈鑼〉),前者發表於66年,後者發表於60年,題材相彷彿,但黃春明的這篇小說卻寫得更冷靜,更節制,我趁此機會再讀一次,仍舊讚嘆黃春明的技藝。
聰威寫道,「這種說教式或露白地傳達情感的寫法,以及阿榮伯夫婦恰好在兒媳們的背後聽到大家吵架,與最終上吊了此殘生,不要拖累子孫的轉折技巧,現在看起來畢竟是屬於「那個時代」的東西了吧。」卻在黃春明或者王禎和身上鮮少看見,所以我倒不認為是「那個時代」之故,而是個人風格與寫作技巧之故,也因此我對於詩領域的周夢蝶一直喜歡不起來,卻甚歡喜鄭愁予,大概也不脫上述原因吧!也許我一身反骨,挺不受教。
〈黑面慶仔〉裡有一個人物安排我挺好奇,即小男孩「旺仔」,我覺得甚多餘,如此安排讓黑面慶仔的悲哀與困境都顯得不夠力道,也許作者為讓小說看起來有光明寓意,最後安排黑面慶仔看見旺仔時有了新的盼望之故,但是我的好奇在於,慶仔不擔心那個新生兒也是瘋傻?單憑這樣一個盼望便簡單說服了苦了半輩子的慶仔,即使現實有可能如此,在小說裡面時在無法讓我滿足,覺得有很多條線索小說家其實可以發揮,但是為何小說家選取了一個簡單的策略?
這裡我想起王禎和,他在《人生歌王》序裡提及〈嫁妝一牛車〉之本事:「那是我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從親戚口中得知這麼一個又辛酸又絕頂的事——一個人為了免於挨餓只得讓一個經濟能力較好的人住進家裡,共同享用他的太太。」接著他夫子自道:「原來人物是四肢健全,耳聰目明。我覺得這樣一個相貌堂堂的人,喜感不夠,悲哀感不足,請他當男主角,給人印象不會深刻,而且有礙情節的鋪張(人家不相信他會這樣那樣),這就如戲劇裡主角的型不對,無論怎麼認真演,觀眾總是不信服。於是我就——這倒有點像上帝一樣——這也可能是寫小說的一種樂趣——讓主角耳聾,讓他的男性不及格一點。」從這一段話,我們可以看到小說家選取素材到成就一篇小說的意圖,如何設想小說裡的環境?人物與事件的關連性。小說家從一個荒謬的情境出發,將困境裡的小人物都推向一個更荒謬,更戲劇化的境地。
因為旺仔的出現,我覺得削弱了小說的力度。在黃春明的〈甘庚伯的黃昏〉裡面,黃春明的人物安排,便顯得集中且義無反顧的多。
也許這是洪醒夫溫柔敦厚之處,他甚且不願在小說裡面呈現更多的悲哀,顯現更多無望的困境,會帶出光明的方向。
在遠景版〈嫁妝一牛車〉代序中,胡為美曾引述王禎和的話:
「我覺得一個作家應該寫他最熟悉的東西,只有這樣,他的作品才會有生命、有感情,才會使讀者有親切感,產生共鳴感。」
「我寫完〈嫁妝一牛車〉後,看了好幾遍,每次都是邊看邊掉淚,我覺得自己真不應該如此嘲笑一個這麼可憐的人。但是後來想想,當一個人窮過了個程度以後,他的窮也就只變成好笑了。這樣想通以後,心裡才好過一些。」
小說家的感受,小說家的想法,很可能都深刻地牽涉到小說的呈現。
雜談一下,算是拋磚引玉。曾經領過洪先生的獎項,如今雖不喜他的小說,但識得他的溫柔敦厚,心裡突然無限感慨。

台長: 小說家
人氣(6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