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2-11 04:10:34| 人氣7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Philosophy Of Death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生如春花﹐死如秋葉。”---三島由紀夫

對三島來說﹐死亡是耗盡所有創作靈感後的必然結果。是否多數的天才藝術家都有著與三島相似的想法﹐所有才相續了結自己的生命﹖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梵高﹑海明威等人﹐都提早結束了人生的旅程﹐徒留許多遺憾。而因為三島選擇了極其殘酷的自殺方法---切腹﹐所以給了人們更大的震撼。

生命何其脆弱﹐火焚﹑水溺﹑墬樓﹑服毒等都可輕易的奪去生命﹐偏偏有些人以種種方法尋死﹐可能只是為了一時的不順遂。天才自殺而亡﹐還有世界為他們哀悼﹑歷史來記載他們曾經有過的光輝﹔至于凡人﹐不過落得讓親友心碎流淚﹑旁人不能諒解的下場。

“有自殺的勇氣﹐為何沒有生存下去的意志﹖”此話幾乎人人都懂﹐然而卻不是每個人都實踐得了的。藉由自殺來逃避現實的人﹐都是懦弱的。他們死了而沒有了一切感覺﹐卻令身邊的人因此而痛苦。

而自然死亡的意義又是怎樣的呢﹖還是根本無意義可言﹖在追問其意義前﹐我們是否要先厘清生命的本質﹑生存的定義﹖也許哲學能提供所須的答案﹔也許根本沒有任何智者能回答以上的問題。但是我們都應該很清楚的知道﹕我們一出生﹐就往死亡的路途走去﹔而我們只能加速﹐無法回頭或停止~

自然死亡真的那麼值得我們恐懼嗎﹖又有誰是不必面對的呢﹖或者自然界中最公平的事﹐就是每個人都必有一死﹐哪怕他是貧窮或富裕﹑卑賤或高貴。不管活著的時候是如何的﹐死亡來臨後終究塵歸于塵﹑土歸于土﹐一切還原到零。

生﹐只有一次﹔死﹐也只有一次。活著時我們理當認真盡情的活﹐而也應祈禱死時不拖拉牽累他人。或者人生最終的福澤﹐是高齡時無病痛的逝世。

台長: celesta
人氣(7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celesta
更正:生如春花﹐死如秋葉---这是出自泰戈尔的才对,竟这么多年后才发现!囧
2011-08-17 00:56: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