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10 22:48:34| 人氣2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鎮新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家鄉說著好聽的客家話,聽著山歌長大。即使之後輾轉到了台北唸書,卻依然迷戀關於自己成長的過去,以及環境。而我也喜歡關乎自己血緣的種種,如歷史,文學,以及音樂。但我倒是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聽交工的音樂。

交工得到金曲獎最佳樂團時,我開心得在電視機前跳了起來,即使不覺得那是什麼勝利的象徵,但就是覺得開心,或許是因為我支持著,喜歡著他們的音樂的緣故。

然後聽見「菊花夜行軍」。我想多半因為自己是農家小孩的因素,對土地總是多了那麼幾分眷戀,對於彎著腰親近泥土的農民就是多了那麼幾分尊敬。自己的父母親也是農夫,我吃農家飯長大,即使別人叫我鄉下野孩子我也開心,因為我本來就是鄉下野孩子。

鄉下野孩子也喜歡山狗大的阿淘哥。尤其是他那首「頭擺的事情」,質樸的聲音唱著光腳抓青蛙的故事,也勾起了我短暫的關乎鄉下的回憶。

我的家鄉很美,即使必須面對小鎮開始進步的事實,比如說當鎮上出現第一家7-eleven時〈紅白綠相間的招牌十分顯眼,也同時使我震驚〉,第一個念頭是:「我的小鎮開始24小時化了嘛?」不過,即便如此,我依然深愛著我生長的所在。

小鎮上的大街有一家麵店,與其說是賣「麵」,不如說是賣「粄條」。我總是習慣自台北返回小鎮之後,到那裡吃東西,不知不覺持續了許多年,直到某一天,意外發現了一張新面孔。因為不熟悉,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再看看她與店家之間的相處,才知道原來她是剛嫁過來的新娘。

看了看她雖不精緻卻微笑著的臉,覺得她好美。她來自越南,是店少東的新婚妻子。語言不通的她與小鎮的新家人似乎溝通不良,但聽不懂歸聽不懂,一個認真的動作與眼神,以及帶著歉意的微笑,往往能讓人原諒一些小錯誤。

之後我發現,每次去那店一趟,理由不只是因為熟悉的高湯,而是多了她。

我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更不喜歡稱她外籍新娘,因為她就是嫁到小鎮來了,是小鎮的媳婦,好像還多了個小寶寶,客家話,國語都會說了,除了膚色與外表不同於小鎮的大多數人,其實她就是小鎮人了。

或許是常去,她看見我也會對我笑,而我也回給她禮貌的笑。我們從不交談,她總是知道我吃些什麼。其實我好想好想問她,「嘿,妳……想不想家?」但我還是別問的好。換個角度思考,萬一別人問起我想不想家?我一定是回答「當然想」。我也想問她快不快樂?但怎麼想都不適切,我算哪根蔥?但卻不知道為什麼,打心底就是在意著,思索再三,或許是因為那種同是「異鄉客」的緣故使得我在意吧。

我覺得她是偉大的,所有遠離自己的國度下嫁到他鄉的人們都是偉大的,那是一種對成長環境的背離,即使不是背棄,卻也真真切切地離開了。為了溝通,必須學從未說過的甚至聽過的語言,光是這一點就讓我佩服。即使我將一切過程美化,合理化,但家人總會擔心的吧?自己也會擔心的吧?畢竟即將同住的男人是未曾謀面,不熟識的,不管是丈夫,就連未來的夫家是怎樣的結構,幾乎是個謎。有人嫁過來被打被罵甚至被賣,就算我沒有感性到掬一把同情淚,卻也傷心。人總是希望自己有個好歸宿的吧?

誰不希望娶個美麗的女子?誰不希望嫁給英俊的男人?有錢?更好,至少生活不必愁。那麼「愛」呢?如果妻子丈夫彼此相愛,多好?

看著店少東注視著她的眼神,以及她看著先生的眼神,我好像感覺到了他們之間的愛。

不知怎地,那天的東西吃起來特別溫暖,特別好吃。

台長: 迷路的羊
人氣(2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