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29 01:48:08| 人氣2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評論種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工作坊中一位同學問:有沒有一些專門「演」給劇評看的演出呢?老師說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同學再問:這不是很扭曲嗎?話未說完,另一位同學就急著回應,還談到藝術評論的發展,說評論與作品、觀眾的關係等等,這可是一場有關評論的評論。評論的評論其實是很值得鼓勵,這樣,單一的觀點才不至成為作品的唯一結論,然而,在所謂「眾聲」之中,我們很多時都迷失在不同的語境中,面對面各自發聲,卻原來不一定叫溝通。
  對於那種演給評論看的演出,其實我頗有同感,一齣《哈姆雷特》當然有不少的評論角度,從文本出發的、劇場藝術的、心理學的、神學的、哲學的、政治的、文化的......,不過,當我們的評論只一味在分析和比較某某導演排的《哈姆雷特》如何忠於原著,如何在文本的基礎上再創造等等,有關作品與社會現實的關係,作品對人類心靈的挖掘卻十分缺乏,作為一個普通的,甚至沒有看過《哈姆雷特》的讀者或觀眾,很容易就會懷疑作品的對象是劇評人還是一般觀眾。造成這樣的結果,很多時都不是創作者所期望的,但是如果將責任完全推到劇評人身上,似乎又不太公平;劇評人可以發表文字的空間那麼少,篇幅那麼有限,要在那小方塊中做到既多角度又獨到,實在不容易;更何況,就澳門的情況而言,演出一般都一場起三場止,觀眾很少可以看了劇評的推薦才看戲的,創作人、觀眾和劇評人的三角關係,還未能真正形成。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此間演藝評論的局限與不足,然而,局限有時又是一個難得鍛鍊,只要我們寫劇評時,心裡面是想著跟觀眾或未看過演出的讀者溝通的,總有一日會打出這條木人巷的。
  下課前,老師補充他的個人經驗,說到他寫劇評的改變,他說過去自己的劇評稚嫩卻情感充沛,現在卻是看戲看得有點麻木不仁;然後又說當一個劇評有一定影響力的時候,寫的時候考慮的問題就多了,有影響力的劇評可以捧紅一個作品/作者,卻同時可以將一個明日之星提早毀掉。這樣的改變,說明了劇評人的地位,也不得不算是劇評人的某種悲哀。

台長: chong+neng
人氣(2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