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15 22:28:35| 人氣1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每天醒來,想著「我要過好今天」,可以在禱告中向上蒼表示,可以透過自我期許,務必珍惜今天。
告訴自己,這是一個難得的日子,要好好表現生命,過得充實快樂。
我經常這麼想,所以樂觀。經常如此祝禱,所以有勇氣去面對新的嘗試,而滿之情則帶 來無盡的感恩。
我的樂觀是從虔誠的信念中得來的。不過,我還有幾個信條,是每天要去實踐的,那就是:

●記得稱讚一起工作的人。
●指正別人時,要先維護他的自尊。
●用心在所做的事上,盡力把它做到最好。
●想一想今天的表現是否與薪水相當。
●歡喜領受這一天,由衷感恩和知足。
●依自己的因緣安排生活,但不與別人比較。

一位年輕人來晤談,他工作不如意,感情陷入膠著,跟同事相處亦不得人和。
我聆聽他的遭遇,順手拿起紙來記下:有固定的工作已難能可貴;跟父母一起住,有
安居的地方;同事七嘴八舌,那一定很有趣;女朋友變心,就更有機會結識知心的人。

他說完了話,我把字條遞給他,他看後竟然笑了起來,說:「你認為我無病呻吟嗎 ?」
「不是,而是你忘了欣賞自己擁有的一天。你必須用自己的因緣過日子,在遭遇的情
境中設法過得好,那才是生活。如果你等著一切都周全才會歡喜,那就很難得過好日子。」
「人不是在追求更多,充實生活資糧,力爭上游嗎?」
「人是在生活,而不是為了爭奪和占有;是自己怎麼生活,而不是你表現什麼給別人看。
好好生活才是力爭上游,想博得別人的掌聲,只是生活的小丑,不是生活的贏家。」

「感情觸礁,她把我甩了,我怎麼高興得起來?」
「不是要你高興那令人不高興的事,但要你面對它,盡力讓自己過得好,稱讚自己撐
得過這次挫折。」

他離開晤談室時,神情鎮定了許多,情緒也舒緩下來。

他帶著生澀的微笑說:「我今天才知道怎麼過好一天,原來生活就在遭遇之中,問題
是我怎麼去看待它。」



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

前一陣子,新竹辦事處舉辦了「經典與生活」講座,由果醒法師主持。

講座的前兩天,天氣非常不穩定地經常下起大雨來,心中竟擔心著參與的人數不多,
但也害怕當天人太多,小小的佛堂容納不下!
這就是凡夫眾生的煩惱吧!無法做到聖嚴師父所說「為他忙,為你忙,忙得輕鬆愉
快。 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歡喜。」

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如何將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果醒法師以生活化的方式舉了很
多的例子,其中最深刻的莫如

「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平等心」。

果醒法師舉例說:當你跟別人吵架時,吵的只是當時短短的幾分鐘,但是事後你會為
這件事一再的折磨自己,每想起一次就生氣一次,認為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惹你生氣,
但是事實上,讓自己生氣的是自己,所以我們要善用智慧,不要老是用記憶來修理自己。

這讓我想到最近因為受到別人的指責,而心情難過了好幾天,後來突然想起「不要用
記憶修理自己」這句話,才豁然開朗,其實每個人的角色不同、看法也不同,我們只要用包容的心來看待事情,
也許就不會那麼難過了,與其樹立敵人,不如成為朋友,

聖嚴師父說:「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由於自己的慈悲心不夠、智慧不
足, 所以才會為了別人的指責而耿耿於懷,真是慚愧,願今後自己煩惱升起時,能釐清事實不受人影響,
不要再用記憶修理自己了。

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乍聽之下好像不合常理,因
為,就常理而言,一般人都會喜歡好的事物,而討厭壞的。但是,法師提醒這是與貪瞋癡和煩惱相應,
應該要作到對任何事不刻意 的 排斥或喜歡,例如當打坐時,總是想快點靜下心來,
能夠不起妄念,希望有好的境界。但是,當妄念來時,應採不迎不拒的態度,人因為
有分別,便會產生人我對立,

所以我們應以平等心來看待人事物。


果醒法師善巧譬喻的探討如何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中,平實而又耐人尋味。


最後,果醒法師又提示今天的重點,「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
厭及平常心」做為結語,還說這幾句話如果如實去做,應該夠用了吧!法師的幽默,贏得熱烈的掌聲。


搖動生命的寶盒

  有一位老人家有一個非常神奇的寶盒,據說只要搖動這個寶盒,黃澄澄閃亮的金
子就會一塊一塊的從盒子中滾出來。

  老人家十分慷慨豪爽的願意把這個寶盒借給人,可是當大家接過寶盒興奮的搖晃
著寶盒的時候,卻什麼都搖不出來。

老人家看著大家原來閃爍著希望的眼光漸趨黯淡,立刻心有不忍的把搖出黃金的
秘訣也一併告訴了大家。

  「你想搖出黃金嗎?」老人家笑呵呵的說:「只有在你心中完全不想黃金的時
候,你才能搖出黃金來。」

  「天哪!完全不想黃金──」一位年輕人忍不住大叫了起來:「那麼還有誰會去
搖那個盒子呢?」

  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只有不想黃金的時候才能搖得出黃金?如果一個人
完全不想黃金,他還會有任何動機去搖動那個盒子嗎?

  以上這個小故事是發生在中原大學生命奧秘的探索這堂課上。

那天我們談的主題是生命中的動機。一個人如果沒有動機,當然就不會有行動。所以
動機是人的動力來源,不同的動機有不同的行動,

不同的行動會形成不同的個人。但是動機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動機?那天的講員是何
紀瑩老師,她說動機好像剝洋蔥,剝去一層,又是一層,你知道你生命中最深層的動機是什麼嗎?
這些深藏不露的動機,會不知不覺的形成今天的你,你知道嗎?

那麼,為什麼要去搖那個寶盒就是一個非常重要且有趣的問題了。

在那堂課的結論中,我向班上的同學提出了我的看法:

一、寶盒代表每個人的生命。

二、搖寶盒代表每個人生命中的行動──他的努力與奮鬥。

三、金就其抽象的意義而言,代表著一個人生命奮鬥歷程中從來未曾想過、看過、聽
過的最高成就、快樂與滿足。

四、金就其實質的意義而言,代表著人過往經驗中所得到的美好事物。

五、一個一直想金的人是一個只活在過往經驗中所得到的美好事物的人,所以他搖寶
盒的所得,只不過在重複他生命中以前就已經歷得著了的東西。

六、生命的寶盒中裝滿了人「眼睛未曾看過、耳朵未曾聽過、人心也未曾想過」的屬
於前述﹝三﹞的最高成就、快樂與滿足,那是我們生命中不期而遇的驚喜。

七、如果我們一直想過去經驗中所得著的「金」,我們得到的充其量只是過去經驗中
美好事物的重現,我們的生命只是在不斷的重複過去的所得,很快的我們就會習以為常,進而
感 到厭煩乏味,生命中失去了驚喜、失去了新鮮、「金」當然就出不來了。

八、所以打開你的心,從過往的經驗限制中走出來。生命的寶盒中將會搖出許許多多
你從來未曾看過、聽過、想過的「金」,令你驚喜、令你讚嘆、令你久久不能自已,那才是真正的「金」。

你多久沒搖出「金」了?

想想這個故事,開始搖吧!

祝福你的生命中有金,有驚喜,有讚嘆!

生命的寶盒是值得我們好好的搖的!

------------------------------------------------------------------
半涉濁流半席清,倚箏閒吟廣陵文,
寒劍默聽君子意,傲視人間笑紅塵。




台長: 小蟹
人氣(1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