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26 22:21:59| 人氣3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聆賞>當古典遇上古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我的<現正播放CD架>,看著友人就著湖本的月光用鐵絲勾勒著八色鳥的身形輪廓,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這種軟軟的鐵絲,我試著把玩,缺乏美術細胞的我把八色鳥原本穠孅合度的身形擠成像鹨科鳥類的瘦長身軀,為了阻止我繼續破壞他的大作,友人答應幫我捏一隻猴子,就成了我的<現正播放CD架>。

隨性、舒懶、奔放的曲調,強烈的節奏感常讓人聯想到奔馳在非洲莽原的斑馬,展現出生命的活力與生活的熱情,再加上豐饒的民族風格與多變面貌等特性,這是古巴爵士音樂吸引我的地方。許多改編音樂實在是無法挑起我的興趣,總覺得味道僅停留在淺層,無法深擊入內心,套句朋友的話 ~沒有布蘭町的很合宜~ 而<當古典遇上古巴~ 克拉茲兄弟&古巴打擊樂手>則是極少數我喜歡且肯花錢買的融合式音樂,近日又添購了<當古典遇上古巴之騷莎交響曲>,憶起去年10月與友人到台中中山堂去聽的<當古典遇上古巴>這場音樂會。

再從停車場談起,在都市停車對我來講常像一場夢靨,中山堂旁的停車場是免費的,繞了幾圈還是沒找到位子,腦筋動到附近殯儀館空蕩蕩的停車場,入口處寫著晚間9點會關閉,但節目可能會到10點才結束呀!沒看到柵門,只看到攤在一旁看似疲軟又缺乏威脅性的鐵鍊,我和友人最後還是決定賭一下,結果發現,如果不是他們管理不善、不然就是告示牌騙人,演出結束後,我們還是順利將車子給開回集集,免去夜宿台中的不便,也讓我們找著藉口,到對面的麥當勞買支蛋捲冰淇淋慶祝。

回到演出本身,古巴樂手血液中天生就流竄的節奏動感因子、促狹與俏皮的肢體語言,充分展現在這二位古巴樂手上,那神來一筆的表演動作,常掀起席間觀眾的驚呼與笑聲。低音大提琴亦是爵士樂中常見的要角,樂手撥彈的<Flight of the bumble bee 非洲大黃蜂>曲調,激盪出蜜蜂急速震動雙翅的生命力量,這是讓友人印象深刻的曲目。我則是極愛改編自 蒙蒂<查爾達斯舞曲>的<Czardas~曼波.查爾達斯>,第一次在廣播中聽到這首曲子,我的心就被這樂曲給牽引住了,<克拉茲兄弟&古巴打擊樂手>詮釋的方式亦讓我著迷,緩慢旋律的部分極具渲染力的織就出一張滿佈魔力星點的巨網,緊緊揪住聽眾的感官視聽,各自徜徉在被樂音激發的想像世界中;時而急促、奔放的節奏,揮灑出吉普賽民族熱情奔放的舞姿,亦如同旋入一場嘉年華盛會中,讓人也想隨著樂音起身擺動。這種音樂會實在不適合大家拘謹的安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聆聽,倒比較適合在小酒館中捧著杯冰透清涼的啤酒,隨性的各踞一角享樂著。

演出進行至一半,主持人述說著這五位樂手昨晚才抵達台灣,從機場往台中的路程上,萌生一些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感受,化作一首曲子與聽眾共享,當樂音響起時現場夾雜著驚呼與掌聲,聽眾也不自覺的跟著唱出<望春風>的歌詞,是的,<望春風>一首屬於台灣土地與文化的曲子,應和著你我共同的生活經驗,這樣的安排真是讓人感到驚喜與窩心。也讓我明白在專輯最後一首曲子<Anthem即興皇帝>,為何我聽時沒太多特別的感受,但當這首樂曲在德國演出時,亦讓現場氣氛沸騰,就像<望春風>在台灣的效應一般,只因這首歌某段旋律是德國的國歌呀!

再來談談CD,<當古典遇上古巴>是單純由五位樂手共同演出的作品,而<當古典遇上古巴之騷莎交響曲>則是五位樂手搭配<慕尼黑廣播交響樂團>共同呈現的演出,有部分曲目是在二張專輯都有的,例如:莫札特的第40號交響曲。當然,有了重疊性不免就讓我比較起來了,整體說來,我還是喜歡僅由5位樂手所詮釋出的樣貌,有些東西,簡簡單單的,但穿透力卻非常強勁,有時太過龐大、複雜,反而讓主體的焦點模糊、濃度稀釋了,張力也就不那麼足夠了。如同穿了鑲滿繁複綴飾的蓬蓬裙、頭戴插滿各種艷麗鳥羽寬邊帽的女郎,讓人反而看不清她的面容,只烘托出一片朦朧。

Luna 2005/5/26

台長: Luna
人氣(3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