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28 11:22:22| 人氣8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南北管戲曲簡介(轉載自彰化縣文化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南北管戲曲簡介(轉載自彰化縣文化局)

南管又稱作「絃管」,歷史相當久遠,一般認為其保有釵h唐宋音樂特色。絃管音樂一直保留在福建閩南地區,尤以泉州為重心,並傳播至東南亞及台灣等地,在台灣稱為「南管」,而東南亞則有稱南樂、南曲、南音或郎君唱者。

  北管與南管對稱,泛指自明清之際至清末由北方傳入台灣的戲曲音樂,其來源相當複雜,包括有崑腔、梆子腔、皮黃腔等不同的戲曲,多數採用北方語系的聲腔演唱。
  北管戲曲在台灣早期農業社會裡,有職業劇團的「亂彈戲」、「四平戲」及業餘票房的「子弟戲」等與民間生活息息相關,民間喜慶祭典經常演出北管戲曲。

  除了演北管戲之外,北管音樂的純粹演奏,亦在民間的迎神、建醮、婚禮、喪葬、壽慶等活動中擔任著歡愉助興或烘襯氣氛的工作。


  梨園戲是現存閩南語戲中最古老的劇種,流行的區域除閩南之外,包括台灣及南洋一帶,它的表演形式和音樂都保存著很多古老風格。梨園戲用的主要曲調是流行於泉州、廈門一帶的南管音樂。由於曲調牌品有釵h與南北曲相同,因而被認為是宋元南戲的遺音,不過梨園戲所唱的樂曲,在歌唱節奏上已較南管清唱明快。


  高甲戲或稱作九腳戲、戈甲戲、交加戲,其名稱來源有各種不同的說法。高甲戲在文戲方面主要取材自梨園戲,武戲則是從宋江戲等及外江戲發展而來,後來由於受平劇影響,武場的表演大多依自平劇。

台長: 慈仁宮
人氣(83)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