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4 15:22:53| 人氣2,9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十行動對《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提六點建議

推薦 0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現時澳門交通擠迫,據當局估計至2020年本澳車輛將由現時的十九萬增加至卅一萬,若不採取任何改善措施,道路堵塞將令行車速度下降五成,出行時間增加一半,整體社會運作亦會受到影響。因此,對於澳門特區政府的《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2010-2020)》第二階段諮詢,本會十分認同「一核兩面三圈」的理念,以「公交優先」為整體交通政策核心,同時改善交通設施建設和提升交通服務質素的兩個基本面。而且文本內容涵蓋面廣,全面提出對政策願景、理念內涵、具體措施目標、組合方案以及評價檢討機制的構想,亦引入了多項具體指標(包括公交分攤率、私人車輛減排量、巴士班次、車輛增長率、行車速度等)作為制定有關措施的科學依據。同時,文本及宣傳材料圖文並茂,多場公眾諮詢會增加了官民直接交流。然而,本會認為以下六個問題值得社會和當局關注:

1.    確保文本內容如期落實
  澳門交通問題複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當局經過一段時間的諮詢,吸納了廣大居民和專家學者意見後,第二階段諮詢文本的理念、數據和措施描述詳細具體,2012、2015及2020年的短中長期目標亦十分明確。然而,政府必須確保有關時間表能有效落實,以真正實踐「公交優先」。當局近來已多次提出逐步提升私人車輛使用成本的初步方案,而且預計有關措施將於今年內實行,可以預見,部分市民會因為有關政策,改變甚至放棄原有的買車計劃,轉為習慣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但倘若2012年底公交服務仍然不到位,輕軌工程的開展又使澳門進入交通黑暗期,屆時私人車輛的購買和使用成本已大幅上升,市民面臨無法使用私人車輛和公交服務未能滿足需求的兩難局面,出行環境將更為惡劣。既然當局已立意推行改善方案,在執行政策時要更有勇氣和決心,避免「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不能重蹈輕軌遲遲未動工的覆轍,否則,如果一直只對交通現狀進行調研,對於車輛數量的急劇增加坐視不理,未來澳門要經歷的陣痛期必然更長,整個社會付出的成本更是不可估量,甚至進一步加深民怨。

2.    協調多部門共同配合
  現時任何交通政策的實施,往往需要多個部門共同配合,但過去澳門政府的跨部門合作工作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因此,政府將來需要進一步完善跨部門協調機制,以免影響交通政策的有效執行。作為未來澳門實行「公交優先」命脈的輕軌運輸系統建設,提出至今已經多年,期間經過多次的諮詢和修改,現在輕軌建設的日程已嚴重滯後,除了導致澳門內部交通未能進一步疏導,澳門亦於區域合作和對接之中遠遠落後於其他地區,因此其建設實在刻不容緩。由於輕軌系統的建設和未來營運,需要依靠多個政府部門,包括運輸基建辦公室、交通事務局、土地工務運輸局、環境保護局以至教育暨青年局等在工程開展、交通安排、道路整合、環境保護和教育等範疇作全方位的配合,當局需吸取過去大型公共工程的經驗,協調各相關部門共同監督和落實輕軌建設,確保輕軌系統建設能符合進度如期落成通車,做好施工地段交通安排,多與居民溝通、協調,確保施工過程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同時輔以完善的廣泛宣傳和教育,令政策推行事半功倍。
  
3.    理順巴士候車及乘搭問題
  本年8月巴士服務將轉為公營,政府將擁有主導權對全澳巴士路線進行調整。當局更會在輕軌啟用前再次檢討巴士路線,完善公交與輕軌的接駁。然而,  在重新制訂巴士路線前,當局需要及早讓市民知悉並進行廣泛諮詢,確保新路線的設定有充分的民意基礎,以滿足居民的實際需要。否則,屆時若新路線因為設計不善需要重新調整,市民又要再度適應,將會引起混亂。而且,除了班次之外,路線繞道和站距問題均需合理改善,全面理順巴士問題,為「公交優先」奠定配套基礎。
  另外,本會早前製作了《澳門巴士怪現象》網絡短片,提出澳門巴士服務的三個問題:「搭車唔排隊」、「過橋搭車難」、「超載無王管」,不少網民對短片作出回應,本會對網民在網絡平台(包括youtube、cyberctm及qoos)上的意見進行收集,並整理出以下一些意見及建議:

巴士站點位置問題。
-    本澳部份主要巴士站有多條巴士路線行經,上落車的人數和需要靠站的巴士也較多,容易造成巴士站秩序混亂、「車龍」阻塞交通。因此,有網民提出,在同一馬路上可以為不同路線的巴士設置前後站點,便於分散人流及車流,既可騰出空間建造排隊設施,也可舒緩道路壓力。例如現時的新馬路一樣。
-    另外,澳門巴士站太密,經常停站將大大減低巴士運載效率,而且體積龐大的巴士在馬路上停停走走,影響道路暢通。

車站排隊問題。
-    有市民提出,加裝欄杆等排隊設施,會令行人路空間減少,影響周邊的出行情況。
-    同一站點的乘客有時並非必須乘搭某一特定巴士線,只要其途經目的地,乘客便會乘搭。因此,即使有排隊設施,只要有順路的巴士靠站,乘客還是會離開原本的隊伍,規矩形同虛設。
-    巴士站沒有固定的停泊點,司機經常在巴士站前後十幾米附近開門,令居民無法在固定位置排隊,一見到巴士開門,便不顧秩序。故當局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    有網民說,保持儀態及禮讓的人,通常無法擠上巴士,致令上班上學常常遲到。亦有網民指出,上車不排隊是多年的老問題,從前澳門人口少,即使不排隊也沒大問題;現時人口多了,每逢上下班高峰期,巴士班次不足時,便會出現混亂。不愛排隊是公民意識缺失,需要靠公民教育及執法雙管齊下去改善情況。

 執法問題。
-    有市民指出,巴士超載雖然違例,但如果巴士為避免超載而「飛站」,亦會受到市民投訴,更可能令到部份居民遲到,影響更大,況且即使超載也沒有執法人員監管,因此,超載問題實在難以解決。
-    有人認為,近年出現的部份交通亂象,例如上車插隊、亂過馬路等,是由內地遊客造成,執法部門應該針對該特殊情況作出監管。  

4.      完善的士監管
  在調整巴士服務的同時,當局理應將的士的功能及發展也納入到未來的規劃之中。現時的士拒載和「揀客」情況時有發生,部分的士司機因目的地路程太短就以「暫停載客」或「換班」為由拒載。胡亂收費的情況亦頻頻出現,加上服務態度欠佳、危險駕駛等,使澳門的士業界在市民和旅客心中的印象分每況愈下。這不僅涉及業界形象問題,更會打擊到澳門的國際旅遊城市形象。
  另外,拒載行為讓公交系統中巴士與的士功能無法互補,部分行動不便或有急切需要的人士無法使用到的士服務,這種公交系統的缺失也促使本澳市民購車意欲有所提升。因此,要解決的士業界部分害群之馬的不良行為,當局應該加強罰則,除派專員於站點監督外,還需加設方便市民舉報的配套措施,並確立一套獎懲標準,對作出違規行為的的士司機構成阻嚇和懲戒的作用。

5.    加強私人車輛管理釋出道路
  據官方資料顯示,至去年底本澳行駛車輛總數達十九萬六千六百三十四輛,輕型私家車七萬六千四百九十七輛。回歸以來,全澳車輛數量上升七成四,惟道路十年來增長不足三成。本澳車多路少,路面嚴重堵塞,連帶包括停車場、街邊泊位等交通配套的需求激增。
  倘若政府放任車輛增長,太照顧車主的需要,便會使私人車輛佔用本澳大部分道路資源,並帶來嚴重環境污染,道路使用的成本需由全澳市民承擔,而在此情況下推動「公交優先」的措施亦將難見成效。因此希望當局顧及全社會的公共利益,私人車輛的使用者應遵循用者自付的原則,提升車輛使用成本,以實際措施控制車輛年增速度,鼓勵市民公交出行。
  對於泊車問題,目前澳門市中心路邊泊位或公共停車場的收費遠低於鄰近地區,因此建議當局可逐步提高機動車輛行車稅,及按不同時段及地區分級上調泊車費,例如在部份商業旺區及主幹道大幅上調泊車費,刺激泊位流動性,維持主幹道及繁忙區域交通暢順。同時政府應繼續興建更多停車場並引進高科技的停車場設計,節省空間之餘滿足現時嚴重供不應求的車位問題,並將公共停車場收費下調至低於路邊車位收費,一方面將市民從習慣「路邊泊車」引導至「泊車路外化」,釋出路面空間讓車輛行駛和行人使用,另一方面,亦為加強日後執法杜絕胡亂泊車提供合理合法的基礎,否則,在合法車位嚴重不足的情形下,嚴厲執法只會加深市民對政府的怨言。

6.    獨立研究電單車問題
  現時電單車為澳門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共有十萬六千四百二十輛。就澳門現實狀況而言,駕駛電單車的確比私家車方便,而且購買電單車的成本較低,無論道路使用還是停泊所需空間都較小,不少澳門居民常以電單車代步,很多家庭甚至擁有不止一輛電單車。而且,當未來私人車輛的使用成本提高時,私家車車主有可能考慮轉用電單車。基於上述特點,不能簡單將私家車和電單車在交通問題上混為一談,獨立、深入研究電單車問題就顯得特別重要。然而,目前文本中並沒有獨立對有關電單車的問題進行闡述。同時,近年多宗嚴重交通意外均與電單車有關,可見當局應該更加重視有關電單車的問題,深入研究電單車的道路行駛安全。因此,建議當局在諮詢的同時,加大對電單車問題的研究力度,廣泛聽取市民意見,甚至考慮禁止電單車於某些高危路段行駛,研究提高考取電單車駕照的標準等。長遠而言,澳門應否全面或局部“禁摩”(禁止使用電單車)亦值得社會和交通當局去討論和思考。

澳門三十行動聯盟
註:本文已提交予澳門交通事務局。

台長: 三十行動
人氣(2,9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章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完善公務人員財產申報法建議
此分類上一篇:建有效土地管理制度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