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02 09:00:25| 人氣1,9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990502.平陵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調整大小IMG_5064-1.jpg




陵東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

劫義公,在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

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

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

【註釋】

平陵:漢昭帝墓,在今陝西咸陽市西北。

松柏桐:指墓地。仲長統《昌言》說:「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識墳。」 

義公:古時對「好人」的美稱。一說,義公是姓義的人。 

高堂:指官府衙門。

走馬:善跑的馬。這句意思是說,官吏責令義公必須交錢百萬外加兩匹走馬,而後才能獲得釋放。

顧見:「顧」、「見」二字同義,看見。追吏:逼索財物的官吏。

:悲痛。

:滲出。這句是說,因悲痛心血都要滲出來了。一說,「漉」作「流盡」解。

【賞析】

這首樂府古辭,屬《相和歌辭·相和曲》。全詩通過官吏敲詐良民,使無辜百姓傾家蕩產的描寫,控訴了貪官暴吏的惡行,反映了漢代社會殘酷的階級壓迫現實。

 

    詩的開頭三句點明劫人之事和被劫地點,既是寫景,也是敘事,成功地渲染了「義公」被劫的環境和氛圍。

 

    「平陵」,是漢昭帝之墓,在長安西北七十里。「松柏桐」,指墓地,古代墳地上常種松、柏、梧桐,故稱。

    「義公」,即「好人」之意。帝墓莊嚴肅穆,一何威嚴,松柏梧桐參天,陰氣逼人。在這樣的地方,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綁架醜聞:「不知何人劫義公」。一個「劫」字,意味深長:行劫於松楸郊野偏僻之地,歷來是強盜行徑,不意森森皇陵之下,竟亦有此舉動!個中暗示,不言自明。

 

    至於「不知何人劫義公」,實為知而不言,明知故問罷了。設此反語,實是作者藉以抒憤懣,以示嘲笑、輕蔑與諷刺的手段,同時又為下文起了催產作用。

  

  「劫義公,在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三句,筆鋒凌厲,情緒激憤,直陳劫之目的,揭示劫者「何人」,與前句鉤連呼應。「高堂」,指官府衙門。「走馬」,善跑的好馬。這裡,詩人並未直言劫者為誰,卻巧借「高堂」二字,點明劫往地點,毫不含糊地揭露了劫持「義公」的罪魁禍首就是官府。這些高冠華蓋的官吏,在偏僻無人處幹著見不得人的綁架勾當,已令人憎惡,現在又大模大樣地把「獵物」帶到堂堂官府,公開勒索「交錢百萬兩走馬」,其無法無天之狀,連強盜也難為之,更令人髮指!然則當時社會政治的腐敗、現實的黑暗,皆在此客觀描述中,得到了深刻的揭露。

  「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三句,從「義公」方面落筆,寫他無力贖身之悲。「惻」,痛心。一般百姓哪裡負擔得起「錢百萬兩走馬」的苛刻敲詐呢?「亦誠難」,是「義公」之難,更是千百萬勞動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了。因而,看見追逼正急的差吏時,心中怎能不萬分悲切呢?「惻」字悲沁骨髓,「追」字也下得貼切,官吏逼迫之凶、勒索之急,於中盡可體味。

  末三句承上而來,寫出了事件的結局:「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漉」,血滲出而流盡之意。淚盡而繼之以血,足見「義公」之悲愴難抑。然而,如狼似虎的官府哪管百姓死活!結果只能忍痛叫家人賣了小黃牛湊足贖身的費用。這裡,作者並未大肆書寫「義公」一家為湊錢贖身而賣田賣地,傾家蕩產,僅以一小小黃犢高度概括之,卻收到了以一當十的藝術效果:試想,連尚未成年的小牛犢都作了贖身之物,則一家人走投無路、困頓慘淡之狀,不是顯而易見了麼?

  這首詩和兩漢其他樂府民歌一樣,繼承了《詩給》「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神,通過「義公」被劫持、被勒索、被逼賣黃犢幾個細節,從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揭露了一個社會問題:即廣大人民的窮困是由於統治階級的壓迫使然,「義公」一家的遭遇即是一證。窺此一斑,可見全豹,這首詩的典型意義,亦在於此。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參差錯落,靈活生動。結構上,三句一節,各敘一事,而又互相鉤連。修辭上,採用了民歌中常用的頂真格手法,每節的第一句,都重複上句的最後三個字,反覆吟詠,讀來不僅音調流暢,且增強了全詩的抒情氣氛。

 

資料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587400.htm

 

台長: owl
人氣(1,9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國語文常識 |
此分類下一篇:燎與潦
此分類上一篇:990430.齁齁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