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30 14:57:44| 人氣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奧運隨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載澳門日報

水月

幾年前重遊韓國的時候,發覺跟92年相比,漢城(現在的首爾)的變化不大。重遊的時候,旅行團已沒有帶我們去參觀奧運體育館。但我記得92年去的那次,漢城的奧運體育館仍是旅遊景點。體育館作為遊客參觀的地方,我以為不大適合,沒有運動健兒在比賽,單看一個空蕩蕩的場館,只能給人浪費的感覺。

北京奧運在光輝燦爛的煙火下閉幕,電視轉播中看到無論是表演者、運動員、還是工作人員等,都爭相在鳥巢內拍照留念。雖然奧運由開幕到閉幕短短十六日,但對這些人來說,是幾年甚至更久的事情,對體育館的留戀可想而見。但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今後的鳥巢和水立方,都不會只是旅遊的景點,而是人民常去運動的體育場館。

奧運還未曲終人散之時,人們已開始談論到底中國還是美國堪稱運動強國。這個話題是由奬牌數目如何分勝負而引起的,得最多金牌的中國,在奬牌總數上卻輸給美國。有些人認為應該以金牌數目定勝負,有些則認為以奬牌總數分高下才準確,有些甚至覺得要以國家的人口總數與奬牌總數相除,得出人均奬牌比例來評核該國是否運動強國。其實誰是運動強國,有必要這麼計較嗎?

奧運是體育活動,也象徵世界和平。古時希臘各城邦戰事頻繁,因而舉辦運動會,讓大家暫時停止廝殺,且以運動比賽來較量一下。時至今日,奧運會已成為一個純體育活動。其實只要運動員盡了最大努力,無論得失已無愧於自己,無愧於國家。而其餘沒參加競技的國民,有的是自由選擇的權利。有人喜愛運動,有人不,所以才有運動家,也有科學家、醫學家、藝術家、文學家等不同範疇的尖兒。此外,還有企業家、政治家。假如全民皆只想當運動員,其他學術哪能發展得那麼快?硬要把運動場上的比賽成績看成是誰強誰弱的表現,未免太政治化了,與體育精神不搭配。

不過要是能借奧運精神,推廣多做運動,讓國民身體強健,那倒是一個好主意。以澳門為例,很多體育場地都給團體定下了大部分的時段,沒門沒派的市民偶然想打打球的選擇不多,如何鼓勵市民常運動呢?

台長: 水月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散文小品 |
此分類下一篇:廿一世紀美少女
此分類上一篇:金牌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