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30 00:11:58| 人氣1,3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紐約觀劇心得4--RENT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來沒有為了想要旅行而旅行的經驗,而且,
我很怕坐很久的飛機,但今年卻是一個新的嘗試。
竟然從五月開始就想著:無論如何,暑假一定要去紐約。
而且我有一個感覺,如果今年沒有去成功,這樣突如其來的
衝動和勇敢不知道要等到幾年後了。
 
這樣的衝動只有一個理由:RENT即將在2008年下檔。
而且下檔日期從原訂的6/1延到9/7。
今年暑假不去,之後再去的意義就不同了,我是這麼想。
 
期間找旅行社行程不順利,最壞的打算甚至是買自由行,
看完劇就差不多準備回來。
一直到有一天,我和同學在捷運站附近喝茶,
跟她說起我今年好想好想去紐約,
才知道原來同學的姐姐正住在紐約。
 
為了研習、為了樂團演出,其實我的紐約行被延宕到八月才能出發,
中間每每遇到疑難,就透過messenger詢問同學的姐姐。
辦完美簽的那天我是雀躍出AIT大門的,
但是一直到確認機票,我才有一種「哇!我真的要去紐約了!」的心情。
 
接下來的時間就變得飛快,不知道是我太懶惰還是真的動作快,
打包行囊花的時間並不多,當我進入登機口的那一剎那,
突然有種好像打開新生命一樣的感觸,
深呼吸之後,大步行走。
 
8/14(週四),離開紐約的前兩天,下午開始下起滂沱大雨。
這天白天我進行了第二次大都會巡禮,下午又去一趟SOHO的agnès b.,
一咬牙買了他們家的旅行袋。
(昨天收到信用卡帳單,台幣7千多元)
Rent的票是出發前就先在網路上訂好的,只要在開演前拿著訂票單到
戲院的box office,就可以換到ticket。
 
NEDERLANDER THEATRE在1921年開幕,前身分別叫做NATIONAL,
BILLY ROSE(1959), TRAFALGAR(1979被命名),
一直到1980年重新更名為現在的名稱。
 
RENT從1996年在NEDERLANDER上演,終於要在2008年落幕--
 
我的座位在二樓倒數幾排了,不過,視野很好,只可惜前幾排
有人高馬大的男孩子,總是習慣傾身,反而擋到部分視線。
音響的音量的確是有點過量,但飾演Mimi和Angel的演員讓我
覺得不太夠份量,不習慣Mark變成黑頭髮,或者覺得飾演Roger
的演員不夠滄桑......
不過,看到舞台上那些鐵架,還有劇院天花板故意亂漆一通的粉刷,
或者是La Vie Bohèm那一排演員坐在餐桌邊,或者一聽到那些熟悉的音樂,
我還是不禁會心一笑。
 
尤其,看到電影版的Joanne也出現在音樂劇舞台上,讓我喜出望外,
Maureen則是在Over the Moon裡讓我驚為天人,完全不輸original broadway cast
的Idina Menzel,當觀眾跟著Maureen一起學牛叫,觀眾席的我幾乎要尖叫:
真是不可思議的旅程啊!
 
下半場開始,我就有點不聽使喚,從SEASONS OF LOVE、WITHOUT YOU,
情緒完全被融合到演出裡面,到Collins深情又悲涼的I'LL COVER YOU(reprise),
不只是我無法克制淚水,前後左右的女孩子都開始拉開包包找面紙。
 
雖然我一直覺得Mimi 和Roger的愛情故事太牽強、結局太不合理,
可是每次聽到No Day but Today的歌詞,還是不免動容。
活著,也許灰頭土臉;活著,也許跌跌撞撞,
但是,每個今天都有需要我們把握當下的意義。
 
※2008 8/14 RENT Cast:
Roger--Will Chase
Mark--Adam Kantor
Tom Collins--Destan Owens
Benny-- Rodney Hicks
Joanne--Tracie Thomas
Angel--Justin Johnson
Mimi--Karmine Alers
Maureen--Eden Espinosa
謝幕的時候,幾乎全場的觀眾都起立喝采,眼淚、歡呼和掌聲齊聚,
我來看戲的這些天,終場觀眾的熱烈程度,也只有GYPSY和RENT
能夠引領如此盛大回應。
Jonathan Larson於1989年開始根據Puccini歌劇構想、著手計劃的RENT,
歷經1994 New York Theatre Workshop version 、
1996 off-Broadway opening前撒手人寰,登上Nederlander,到2008 9/7 落幕。
當初original cast的演員,有人因劇成為夫妻,有人因此展開事業生涯,
他們更因此成為了長久的朋友。
Larson寫的是他的故事、寫的是90年代的議題,寫的是好多好多關於生命
如何延續的想法:
生命終將會結束,但生命裡有些東西一旦開始,就不會永遠結束。
**************************************************************************
PS:關於SEASONS OF LOVE
有一段時間好迷這首曲子,只要前奏的鋼琴聲一出現,
整個人就會變得很安靜、祥和,心裡很溫暖。
為了這篇特別找了我的SPACE舊文,就當作是這篇遊記的
句點吧!(但我想是個很長的句點。)
 
每次參加同學的婚禮,都會有動容的時刻。
最容易讓我想掉眼淚的,不見得是新郎新娘互許終身那一刻,
反而是看到了新娘的父母親那種難捨卻又欣慰的眼神,
不是我有性別歧視,我想,這是年輕男生們很難理解的心情吧。
小津安二郎的電影"秋刀魚之味"就很微妙描述著:父親2年紀漸長
卻單身的女兒煩心終身大事,總算完成婚禮後卻又落寞的心理。
 
婚姻,對我而言,是太難想像的幻境。
要從原生家庭硬生生拆離,再拼湊進入另一個未曾共同成長的環境,
是害怕、是疑惑、是壓力,也會是罪惡感。
 
未來,沒有人可以預見,
但是,如果,我跟婚姻真的無緣,
或許我可以先為單身而年老的自己許個願。
 
但願,我身邊有一些朋友,可以互相陪伴、互相支持,
我們不一定需要結伴到天涯海角流浪,
但是,就在居住的城市中某一角分享心情,
也許喝著茶,也許吃頓飯,
也或許什麼都不需要說,只要靜靜地微笑就好。
 
如果有一天,當我們都年老的時候,
事物會變化,記憶會退化,我們的世界開始沒有什麼
值得掛念和擔憂的時候,
就算身邊沒有可以白首偕老的那個人,
轉個身,能夠看見我親愛的朋友們,
或許也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那麼,我願  無論風發或傴僂;無論健壯或遲緩,
每個季節都可以和我的朋友們慢慢走過,
慢慢數著日升日落。
 
Five hundred twenty-five thousand six hundred minutes
Five hundred twenty-five thousand moments so dear
Five hundred twenty-five thousand six hundred minutes
How do you measure , measure a year?
In daylights, in sunsets
In midnights, in cups of coffee
In inches, in miles
In laughter, in strife
 
In - Five hundred twenty-five thousand six hundred minutes
How do you measure a year in the life?
 
--- "SEASONS of LOVE" from RENT

 

台長: 我的心是一把小提琴
人氣(1,3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戲劇 |
此分類下一篇:紐約觀劇心得5--THE LION KING
此分類上一篇:紐約觀劇心得3 TRY TO REMEMBER/ THE FANTASTICKS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