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20 23:29:55| 人氣1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從反叛,反叛不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談起時下扭曲變質的媒體生態,似乎只有垂頭喪氣的份。這些惡質的結構因素不僅影響媒體內容,更根本改變了記者的面貌。記者為了賣報或是幫公司賺錢,一心只想提供好看、好玩、好賣的新聞,若不是轉向煽色腥,便是著重娛樂、或是無關批判的的人情趣味。媒體中充滿迎合閱聽大眾口味的輕巧新聞,遮掩了嚴謹的公共論述。」
「媒體為了市場,總是要把公眾的注意力從重要事務中引開,表面上只是看不出新聞的重量與沈澱,但更大的問題在於民眾將因此失去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記者也只是提供娛樂的高手,只能為大眾尋找歌詠、讚嘆、或是感傷的題材。這種心態造成記者的虛無,以致在面對權力階層時,多是卑躬屈膝,諂媚示好。」
(林照真,《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
-------------------------------------------------------------------------------------------------------

今天是禮拜六,在許多人拿來補眠的清早,我帶著無法被填滿的瞌睡慾望,狠狠地起身,只因為要前往距離淡水極遠的木柵,參加學校的院慶活動。幸好,在節奏緊湊、演講人和與談人睿智對話的過程中,急著抄筆記的我聽得了不少有意思的觀點,算是有非常豐富的收穫,對照上禮拜六、上上個禮拜六讓我雖然可以偷閒卻無法休息的吃吃喝喝記者會行程,今日所參與的活動,雖然要經歷一番舟車勞頓,但精神上的收益卻是高出許多的。

活動結束時,主持人一派學者風範地問我,今天眾教授和貴賓所討論的話題,是否有被雜誌報導的價值,我當然點頭稱是,然而,卻不能回應任何承諾,因為我知道,在公司以廣告業務主導公義議題的情況下,所有有意義的話題,都只能在被廣告、公關人情佔滿的空間所剩餘的夾縫裡,求取一點點可憐的篇幅,即使意義在我心裡,或者完整的論述立馬就可以呈現在我的筆下,但是,雜誌如今追求的價值卻非我的價值,也非學者們殷殷期待的價值,在我所景仰的專家學者們面前,我能清楚感覺到自己的心虛與卑微。

不能批判,要多讚美與討好,要提出外表美麗好看的誘因,讓人有興趣翻開雜誌,就算僅是一眼,也有那一眼帶來的銷售機會……,在五花八門的雜誌併陳,爭先恐後地以斑斕的姿態吸引消費者取閱時,誰最八卦,誰最具消費指南的面相,誰最能獲得明星相片的加持,誰最能送出慷慨的贈品,誰就最有機會被購買。因此,雜誌的記者、編輯們事實上不再需要關心態多偉大的生命議題了,提供茶餘飯後的塞牙縫資訊才是最重要的功課,畢竟知識與宏觀視野,能起什麼立即為公司帶來收入的效果嗎?
-------------------------------------------------------------------------------------------------------

「在媒體商品化的趨勢下,廣告主的氣焰愈來愈高,新聞媒體基於事實而對企業進行負面報導時,廣告主不但可以撤銷廣告威脅,也會以提高廣告預算要求媒體進行正面報導。長期以來公關產業是以迂迴的方式來影響新聞,完全不同的是,置入性行銷中付錢的單位卻是可以直接左右新聞,甚至決定新聞重點與進行新聞檢查。」
「新聞的置入性行銷,已經助長媒體文化的墮落。美國研究有關電影與電視的戲劇置入性行銷時,都是提到置入性行銷的危險,認為置入性行銷助長了購物文化,讓美國文化除了廣告、市場與消費連結外,已沒有其他想像。滿20歲的年輕人在理解自己的認同、想像自己是誰時,都與他們的消費型態有關。」
(林照真,《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
-------------------------------------------------------------------------------------------------------

曾經,我也滿懷志氣地努力觀察和關心社會一切動態,再化做筆下的論述,試圖與讀者溝通、對話,不過,再怎麼充滿理想,都將比不過總編輯對於廣告業務的考量——將置入性行銷的廣編稿或是可以向潛在客戶提案的企畫包裝在一起,讓原本是企管、財經類的雜誌,活脫脫像一本廣告型錄,才是公司主管眼中的生存之道。「有廣告就好,有錢就好。」「沒有錢,你連薪水都沒有!」其他媒體的人也都這樣談論著,大家都說媒體愈來愈不好過,而愈不好過,搶食廣告的競爭就愈激烈,所有消費性產品的業主霸氣也更是愈來愈高,然後,我愈來愈難安慰每一個因為失望而離開媒體的新人,或是一進入媒體就挫折連連的孩子,因為,我自己的精神也被這種廣告壓力,拉扯得心緒不寧且漸至麻木不仁的地步——我開始跟著其他媒體的工商記者參加一場又一場消費產品的發表會,或者和他們討論起任何生意的可能性,有時還一起出席所謂的社團活動,席間廣發名片,也只為日後任何業務往來的可能。我覺得累,覺得價值失序卻又壓抑,但為了尋找媒體生存的機會,甚至自己生存的空間,我嘗試著,我疲倦著,也為自己感到空前的無力與沈重。

我很想離開這一切,但企業對於媒體的愛恨,也絕對影響了他們對於記者的觀感——虛浮、沒有專業、討好、卑微……至今就算入行不算資深,陷入泥淖不算嚴重,但走出媒體,有誰會相信我呢?我連自己究竟能做些什麼都不信任了,關於未來,與其說反叛,我以為,乾脆就逃離吧!

背負著自己都討厭的建構虛偽世界的「罪」,現在,我極度疲倦與匱乏。







台長: 娘娘
人氣(1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 個人分類: 筆記本 |
此分類下一篇:Fun with Dick and Jane
此分類上一篇:愛,沒有。恨,沒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