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18 20:39:49| 人氣1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回到童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回到童心

於是我們可以質疑成人世界中許許多多想當然爾的定律:為什麼工作佔到一天中三分之二的時間,會是一種必然?人與人之間的設防與競爭,為何是唯一的關係?為什麼難得有閒暇的時候,會是坐在有冷氣的客廳中觀看電視?為何戶外使我們疲倦?為何對大自然不再有反應?為何我們不能再遊戲?為什麼童心使我們厭煩?為什麼我們的生命中不再有快樂的事?

----------

  我很喜歡虎克船長這部電影。電影是延續卡通片小飛俠的故事,描寫一個長大以後的小飛俠。小飛俠因為愛上了溫蒂的孫女,自願離開夢幻島到現實社會中,也因此他不得不像現實世界中的人一樣日復一日長大。

長大以後的小飛俠完全忘記了他在夢幻島上的日子,他成為一個只重金錢毫無俠義的律師,視辦案如經營生意,他為了工作忽略親情,與孩子關係淡漠,又因為疏於與孩子相處,也完全不能了解孩子。

他老是跟他的孩子說:「你為什麼不趕快長大?」直到有一天夢幻島上一直被小飛俠打敗的虎克船長,為了報仇跑到真實世界擄走小飛俠的兩個孩子,小飛俠才不得不回到夢幻世界去。

他這一回去,震驚了孩子王國與海盜船上所有的人,他們十分吃驚面前這曾英勇無敵充滿俠義的小飛俠,怎麼又肥又胖,而且善於妥協、失去俠義之勇,甚且完全失去想像力?當他們告訴小飛俠,必須會飛才能攻克虎克船長,而會飛的首要條件是心中有一件快樂的事;他們又發現小飛俠飛不起來,因為他心中記不起任何一件快樂的事。當然,小飛俠是透過了這群孩子,重新被喚起勇氣、想像力;並且他最後也想起,他這一生最快樂的事是第一次擁抱甫出生的孩子,知道自己作爸爸了的那一刻。

小飛俠會飛了以後,即刻趕去與虎克船長決鬥,救回自己的孩子。要回現實世界之前,虎克船長告訴小飛俠,他會常回現實世界尋找小飛俠,因為小飛俠的童稚之心要常被喚醒。 

虎克船長這電影嘗試說出一個事實:成人世界本身就是一個框框,而走出那框框的力量,是透過孩子的童稚之心。孩子,是上帝在成人世界中播種的祝福。

 我還沒有作母親以前,不大能明白這個道理,因為我對孩子實在沒多大耐心;直到我成為母親以後,基於母愛的天性,我嘗試走出成人的自我,貼近孩子的胸膛,我漸漸看看見一個更開闊的世界,這世界是我曾擁有卻不知不覺失落掉的。
我的孩子跟我提過許多次想養小動物的心願,基於整潔衛生及怕麻煩的各種理由,我一再地拒絕;直到有一次我的孩子從車站撿了一隻病奄奄瘦巴巴的小貓回來並一再承諾要善盡養育職責;我終於忍不住答應孩子的要求。

可是孩子與小貓咪同進同出的感情卻深深感動了我,孩子好像非常能進入小動物的心靈世界裡,並用小貓咪的心靈來看世界。我不得不承認,孩子對大自然是有一種特別的情感,這是成人已失去的。

因此我後來容許孩子飼養更多的動物:一大缸魚、一隻狗、一些昆蟲……及蠶寶寶。孩子隨著狗生小狗、春蠶吐絲不斷挑旺著愉悅的情緒。有一天夜半,我發現第一隻春蠶成功的變化成繭,我搖醒孩子告訴他這個事,他竟十分哲理的說出:「我知道忍耐等待,一定會有結果的!」這句話,然後微笑的入睡。

孩子不僅對自然界敏感,並且能與小動物認同。有一次朋友寄放一隻大狗連同大狗籠在我們家裡數天,我的孩子竟深深愛上那個狗籠子,他們把大狗放出籠子,把自己的枕頭棉被全搬進狗籠子,然後住了進去,並且怡然自得跟我說:「作狗真好!」

為了這個緣故,我們買了兩個大型的狗屋回來──給我們的孩子。從此常見他們鑽在狗屋裡,或看書或玩耍,或者什麼也不作,只在想像中經歷種種童稚世界的探險。

 多點麻煩沒什麼不好,我想,因為童稚世界給我太多的驚奇!有一次我帶孩子們出外講道,講道的營地有一大池子,裡面養了許多錦鯉。孩子們愛上了裡面最大隻的白色錦鯉,利用餵魚餌的機會,每當白色錦鯉浮上水面,便拿手碰它的鱗,萬一碰到了便歡呼不已。孩子當時穿著整齊,我真怕他們弄髒了衣服或掉進池裡去,便不斷催促他們趕快起來。可是孩子的歡呼卻使我好奇:摸那條魚真有那麼有趣?我便趴下來向孩子要了魚餌,也試著誘白魚浮上水面摸它的鱗。結果果真摸著了,是一種滑溜溜的感覺,果真有趣極了,我也輿奮的尖叫起來。然後我跟孩子開始比賽誰摸得次數最多,尖叫聲此起彼落。

最後是我掉進池裡,而且我當時的穿著也是十分整齊。可是情況沒我想像的糟!其實應當說是十分有趣。孩子為著我掉進池裡,快樂了好幾天。

作了母親以後的我,可以看得懂電影裡的虎克船長其實是個象徵,代表著走出成人世界框框的趨迫力──走進第一次擁抱孩子的回憶,重新回味自己初作父母快樂的剎那,便是進入孩童心靈世界的第一步,從此我們重拾失落的另一種心靈世界,並用它來調整、撐開成人世界的框框。

  耶穌說,人若不能回轉到孩子的樣式,便不能進天國。作了母親以後的我,確知孩子是成人世界的祝福,從生命的傳承中,人終能撐開已僵化的疆界,打破不知不覺中設定出來的心靈、生活、思想的框框。於是我們可以質疑成人世界中許許多多想當然爾的定律?為什麼工作佔到一天中三分之二的時間,會是一種必然?人與人之間的設防與競爭,為何是唯一的關係?為什麼難得有閒暇的時候,會是坐在有冷氣的客廳中觀看電視?為何戶外使我們疲倦?為何對大自然不再有反應?為何我們不能再遊戲?為什麼童心使我們厭煩?為什麼我們的生命中不再有快樂的事?……。

然後隨著孩子的成長, 我們陪孩子經歷青春期,經歷他們獨立自主的開始,經歷他們的戀愛與婚姻,經歷他們第一次為人父母的喜悅。當我們孩子的娃娃交到我們臂中讓我們擁抱,或許那時我們已髮蒼蒼齒搖搖,可是我們又會在臂中娃娃生命的成長中,再重新回到童稚之心裡.....。

台長: 2009 Winter
人氣(1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給想勵志理財看 |
此分類下一篇:把「你們」變成「我們」的領導術
此分類上一篇:「愛就不會貧,情就不寂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