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2-04 00:53:00| 人氣2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護家」,更該支持同志婚姻!(2016.11.3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護家」,更該支持同志婚姻

李安與《斷背山》男主角傑克吉倫荷。路透


陳碧月/實踐大學博雅學部專任教授如果我們真的「護家」,更應該要支持同志婚姻。
    
第一:你如何確定你家沒有同志兒女,我聽過很多學生講述成長過程性別的迷惘困惑,只因為父母在生活中言語上對同志的歧視,讓他更不敢出櫃,這些孩子除了在學校被霸凌外,回家還得不到溫暖。
    
李安《囍宴》裡旅居美國的男同志,為了讓父母安心,和一個為了綠卡的女人假結婚,後來,紙包不住火,他在父親的病房外,跟母親出櫃:「生活裡面有很多的感受,痛苦的、快樂的,我好想跟你們分享,可是我不能,有時候忍不住想乾脆跟你們坦白算了,可是又不忍心把自己扛了這麼多年的擔子,再放到你們肩膀上…..是妳把我生成這個樣子…..同性戀的人能夠在各方面合得來,湊合在一起生活非常不容易。」主角對母親一口氣說出20 年來他的壓抑以及他和同居五年的伴侶的彼此珍惜。
    
第二: 你希望你的兒女未來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跟同志結婚嗎?目前有多少同志為了滿足傳統異性戀婚姻的秩序,只能去結一個形式上的婚姻。曾經聽我一個男同志學生,說他就認識一個刑警,完成婚姻大事後 就開始表面應付著異性戀的婚姻生活,但實際上他有一個相戀十多年的同志愛人。在這樣的關係裡,最可悲的難道不是那個不被愛著,卻被婚姻綑綁住的法律上的伴侶嗎?在李安《斷背山》裡我對兩位不被男主角愛著的妻子抱以深切的同情;還有陳雪〈蝴蝶的記號〉裡的優質丈夫和好爸爸阿明,最後也在女同志妻子覺醒後遭受人生重大的轉折與傷害。傳統的約制,讓這些同志無法正視自己的性別傾向,掩耳盜鈴地走進異性戀婚姻的主流價值,結了形式上的婚姻,完成傳宗接代的傳統使命,但卻害了對方一輩子,也辜負了自己。有名無實的婚姻對妻子或丈夫而言,是一件多麼不公平的事,因為一開始就是欺騙和利用,但這樣的事情卻還在當今社會黑暗的角落上演。
   
反對「同婚」的人究竟清不清楚自己是為何而反對?是人云亦云,還是自欺欺人?
    
無黨籍議員黃玉芬建請縣府:不應將多元性別教材列入中小學課綱;教導學童「尊重性別差異」,反對「性別多元意識形態」,更不應觸及鼓勵孩子情慾探索、性別游移等極端性嘗試與想像。
    
這些建議都是外行人在錯誤引導「不知情」的人。我的同志朋友們覺得相當可笑:「同志很多是天生的,又不是『不教』就不會是同志。」其中還有個高階女主管說:「我小學三年級就喜歡女生了耶!難不成是有人教我 ?」
    
在美國紐約小學課本中:「我的媽媽是同志,她很愛我,我們和阿姨住在一起」、「我的爸爸是同志,他跟一個叔叔住一起」──這才是教育孩子尊重差異所該有的教育,什麼「情慾探索」、「性別游移」看來似乎都是「愈加之罪何患無辭」。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要大家幫忙轉發的言論──當你看完底下這些內容時,你的心ㄧ定也會傷痛和憂心:「民法972一旦通過修訂,傳統的婚姻就要比照辦理,那麼傳統婚姻裡的人倫、輩份、倫理架構就會崩解,也會衝擊到人類的精神文明。這樣一來,以後不再有夫妻之稱謂,同樣的沒有父母、祖父母的稱謂,以後都叫做家長,以已經通過同性婚姻法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目前他們稱母親為分娩家長,孩子要叫爸爸不能叫爸爸,要叫媽媽不能叫媽媽,你受得了嗎?」?
    
我很想請問到底是要「傷痛和憂心」什麼?請問從小孩牙牙學語,父母就教他喊他們:「爸爸媽媽」,難不成大了後會改口叫他們:「家長」?家庭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父母只要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不要妄自菲薄低估了為人父母的力量,便無所畏懼。
    
現在是個國際全球化的時代,您的孩子未來難道在工作場域和人際交流中不會遇到同志的主管、同事或朋友?這些在網路上流傳著的唯恐天下不亂的荒謬可笑的言論,但凡有些頭腦的人,應該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單就結語所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反對修改法規,不是不接納這樣的人,而是,不可以為了同情尊重少數人,而瓦解了有史以來人類的人倫次序及規則。」很多同志在各行各業為社會貢獻努力,他們和異性戀一樣都是「人」,不該被稱為是「這樣的人」,他們也不需要被「接納」與「同情」,他們只是爭取自己長久以來應該有的權利,更不會在法規修改後就「瓦解了有史以來人類的人倫次序及規則」,這些毫無根據的言論都太沉重與不負責任。
    
很多人因為「恐同」,因為不瞭解,也不願意敞開心胸去瞭解,所以,接收了關於同志的負面的刻板印象。十幾年前有個男學生告訴我,當他鼓起勇氣跟家人出櫃後,他們家晚上再也不開伙,以前家人一起吃飯,現在則是各自拿外賣的便當回房間。父母逃避著他,不願面對,是他心底最深的痛。
    
杜修蘭《逆女》裡的丁天使和詹清清的同志戀情曝光後,受到各方指責,尤其是詹清清的父母,詹清清最後寄給丁天使的遺書說:「我們並不傷害別人,為什麼他們要傷害我們?我先走了!」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不分年齡、種族和性別,甚至是出櫃或不出櫃都必須得到尊重。請為我們的後代以更廣闊的眼界和格局去擴大他們的視野,好跟國際「接軌」吧!


台長: →☆ 魅格格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