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20 03:38:08| 人氣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溫家寶南巡廣東 為政改鋪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溫家寶南巡廣東 為政改鋪路

Image中國總理溫家寶本月十日至十三日突然匆匆南下廣東,先後到佛山、中山、珠海、廣州、東莞和深圳視察,所謂何事呢?從傳媒披露的內容推測,溫家寶想在下月的中共五中全會之前,為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尋找新出路,突破口就在深圳︰借鑒香港的行政管理經驗,改革深圳的政治體制,提高管治水平和社會管理效率,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親北京的香港《商報》透露,溫家寶十三日在特區工作座談會中,要求深圳在創新發展模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建設和諧社會、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等七個方面有新突破,並且要大力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實現政府管理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還要按中央的要求搞好政治體制改革,“學習借香港在城市管理、市場運作、法制建設等方面的成功經驗”。

事實上,溫家寶在整個南巡行程中,不斷鼓勵廣東的官員要“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在制度創新上再作突破,為全國的改革樹立榜樣。溫家寶口中的“制度創新”,其實就是指政治體制,希望廣東,特別是深圳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再次走在全國的最前頭,為中國的政改找出方向。

廣東作為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以開放帶動改革,發展速度一直領先全國。但是,近年珠三角的發展疲態盡露,深圳更因為全國各地都已全面開放,部份地區甚至比深圳還要開放,所謂經濟特區早已經名存實亡,經濟增長的速度已開始落後于全國。今年上半年,廣東經濟總量(GDP,國內生產總值)首度跌到第二名,被山東省超越。另方面,廣東、深圳經過多年高速發展,各種後遺癥開始顯現,治安敗壞、貪污腐敗等,幾乎到了失控的狀態。今年八月七日造成逾一百二十人死亡的廣東梅洲礦難表明,官商勾結正是罪魁禍首。

各種跡象顯示,嚴重落後于經濟發展的政治體制,已經成為制約廣東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經濟增長變得後繼無力,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體制改革,由以往的“開放促進經濟”,改為“改革促進經濟”。當然,政治體制制約經濟發展,絕對不僅僅是廣東一省的困局,而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過去十幾年,中國推出過很多經濟體制改革的措施,包括糧食流通、金融、教育、醫療、國企等,結果,這些改革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愈改愈爛,金融系統的腐敗人盡皆知,而教育、醫療的改革最終使窮人不能上學、無法看病,國企改革更導致數以百億計的國有資產在改制過程中被私吞、侵佔。這些問題,溫家寶心里比誰都清楚,比誰都焦急。

溫家寶在今年三月向全國人大提交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仍處在攻堅階段。要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消除阻礙經濟發展和造成經濟不穩定的體制性根源...在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要協調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其它方面的改革”。在人大會議閉幕後的記者會上,溫家寶更直指今年是“改革年”,無論是消除經濟中的不健康因素,鞏固宏觀調控成果,還是解決經濟中的深層次矛盾,調整經濟結構,甚至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構建和諧社會,全部都要靠改革。四月到陝西、四川考察時,溫家寶再次強調,今年是“改革攻堅的關鍵一年”。

但是,無論溫家寶怎樣大聲疾呼,中國的改革仍然停滯不前,在現行政治體制下,要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各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問題的根源都在政治體制,如何盡快推行政改,已是擺在中共面前、刻不容緩的事。深明此點的溫家寶,可能就是要在五中全會之前南巡,除了暗責廣東及深圳過去幾年錯過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大好機遇,令到珠三角的發展失去動力,還要為深圳“以香港為師”的行政體制改革試驗“鼓與呼”,催迫深圳、替深圳打氣,因為許宗衡就任深圳市長後提出“向香港學習,為香港服務”的思路,而深圳也在溫家寶到達之前宣布,將啟動新一輪行政管理改革,實行“行政首長問責制”,準備立法追究失職官員的行政過錯責任。

得到溫總祝福的深圳行政體制改革是否成功,又能否在全國推廣,仍是未知數,但至少有了改革的方向和試驗,總比以前“只說不做”有了一點進步。曾慶紅在訪港期間,兩度盛贊香港的效率,是否也是向內地推薦香港的管理模式和行政體制呢?




台長: 真相
人氣(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