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力普葛拉斯:12樂章(Glass: A Portrait of Philip in Twelve Parts)》為我2008年的觀影片單劃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真正喜歡葛拉斯確切說來應該要從這陣子反覆聆聽的(時時刻刻)電影原聲帶開始,好幾個夜晚,在論文書寫的過程中,在上個段落與下個章節之間思躇著該如何銜接時,(時時刻刻)漩繞的樂音,就像一根絲線引著我不急不徐地收編那些在腦海裡渙散的字句。
在這部由澳洲導演史考特.希克斯(Scott Hicks)所執導的紀錄片裡,精彩完美地呈現了Philip的許多面向,他對音樂的執著始終貫穿在十二樂章裡。電影一開始,導演就滿足了觀者窺探的好奇,Philip凌亂的書房一躍眼前,創作的私密空間就這樣大剌剌地攝入鏡頭,霎時有些心驚(或許對我來說,暴露自己創作時的隱蔽空間,就宛若裸體示人一般是不可能、也不願意突破的心防)。
這部紀錄片藉由十二樂章的劃分很清楚地鉤勒出Philip的創作系譜,儘管他的家庭生活也活躍在片中,但仍舊可以感到一道隱形的界線橫亙其中,他的妻子、姊姊、密友、導演等人侃侃談論Philip,觀者或者他的樂迷可以自行拼湊Philip的樣貌,但你聽不到的是Philip言及自身訴說的『我』,那個潛藏在音樂創作背後的Philip。在音樂創作的話題上,他淺入淡出地不讓小心收藏的自己過度曝光(既然你是從音樂知曉他,那麼一切也僅只於此,又何必知道太多呢?)
走出真善美戲院,外頭人潮竄動的西門町,意外地竟沒有沖散我觀賞完這部片的殘留悸動,我有些感傷,為著片中Philip年輕妻子談到Philip時欲言又止的表情。當她全力支持Philip的創作時,又是如何咀嚼獨守空閨的孤寂?當她落寞說出自己並不快樂的那段時間,Philip創作巔峰的榮耀是否披及於她?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