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電影,讓我到電影院排了兩次隊(提早至少一個小時,第二次還提早三個小時去排),最後還是用線上預購才買到票,同行的朋友不禁問:「這個廳難道只有十五個座位嗎?」更難得的是,這部電影不是航站情緣,不是超完美嬌妻,也不是鯊魚黑幫,而是一部紀錄片,一部由台灣人拍的,有關九二一大地震的紀錄片---「生命」
在看這部片之前,我一直在猜測,這部電影想告訴我的是什麼?是生命的無常?生命的價值?還是生命的意義?既然有關九二一,我也不免想像這會是一部描述災後重建的電影(其實也不算猜錯啦!),可能充斥著孤苦無依的災民、簡陋的貨櫃屋,還有救援物資跟義工……
真正走進電影院裡,片子用搖晃的鏡頭開場,吳乙峰導演緩緩地唸出第一句旁白,接下來的兩個半小時,故事分成五個部分進行,有導演自己的故事、有失去兩個小孩的家庭、有全家人都喪生的女孩、有一對一夜之間變成孤兒的姊妹、有對只剩大女兒的夫婦!
五個故事,有五種方式!導演的父親因為久病,所以一直有厭世的念頭。而失去兩個小孩的夫婦,他們決定重拍結婚照、度蜜月,甚至再生兩個孩子。那對姊妹,交男朋友、結婚、最後生了一個小孩,失去父母兄弟的他們,用這種方法讓自己不孤單。那對剩大女兒的夫婦,很快的又生了一個女兒,他們相信是小女兒投胎的。全家人都罹難的女孩,選擇到國外去,開始自己的新生命。
寫出來,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是兩個多小時的影片中,我們看到了毫無修飾的反應。在山頭等著挖掘親人的遺體、在貨櫃屋裡生活、甚至一年多之後,我還能看見那場災難在他們生命中留下的痕跡。從表情、動作、言談中,我知道他們還沒忘記,只是不願意提起!紀錄片跟一般電影不同的地方就是,這一切都是真的,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看這些說著跟我們相同語言、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面對同樣的事,卻承受著我難以想像的苦難,我的眼眶濕了又乾、乾了又濕……
我終於知道了,片名的涵意。我想這就是生命,他很無常、很無情,也很值得珍惜,因為生命很有意義!我看著每個人用著不同的方法,面對生命中的大地震,失去家、失去親人、失去曾經依靠的東西。可以選擇消沈、逃避,但是終究要面對一切的事實,必須面對的時候,會怎麼選擇呢?很高興這部電影裡的人,都選擇了活出另一段生命!
大地震會過去,不出幾年的時間,九份二山已經變成草地。但是,因為大地震消失的東西,卻一直留在我們心裡~
祝福那些努力活出新生命的人,也祝福台灣這塊土地!
最後送上一個題外話,是最近收到的一個FLASH(應該是吧)感人小短片!看完這個,讓我對「生命」有了一點新的感覺!
http://jan.csie.ntu.edu.tw/~csieboy/walktour.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