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24 07:58:21| 人氣3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喬丹來了之後,你還記得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年的五二○總統就職典禮,據說來了十五個國家的元首,還有數百位各國的貴賓,現在你還記得誰?
 現在我記得二點五個人,兩個是美國國會議員李奇和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半個是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總理,說他「半個」是因為現在我完全想不起來他叫什麼名字。
 還記得這幾個人,是因為李奇此行根本是代表美國來「監軍」,事關台灣未來,必須記得這個人,另外一點五人會記得則是因為他們吃過國宴後「落屎」,想不記得都不行。
 據說外交部一年的外賓接待預算約有三億兩千萬元,這次五二○就花掉了將近三分之一,場面或許壯觀,氣氛或許歡欣,但是五二○一過,大家全都不記得了。現在,在台灣絕大多數人記得的,恐怕只剩下第二天來台灣進行二十四小時旋風式訪問的「籃球大帝」喬丹。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可以提醒很多人。可以提醒阿扁的支持群眾,什麼「台灣主體」,什麼「獨立主權」,對此地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廢話;這個現象同樣也可以提醒支持泛藍,尤其是現在還在國民黨中央黨部進出,成天高喊「軟腳蝦滾出國民黨」,一言不和就要找人單挑的群眾,所謂「真理正義」也全是屁。
 簡單地說,喬丹來台灣訪問可以提醒台灣的所有人,在這個世界上,在絕大多數的時間和空間裡,「政治」都是最不重要的事情。
 在私下場合,我曾經和幾位國外媒體,或是國內的英文媒體記者同業聊到當前台灣的政治情勢,我認為台灣仍然是個Young Democracy(不成熟民主)國度,不巧又是個華人社會(次時此地用「中國人」有政治不正確的問題,只好用「華人」這個字眼了),基本上華人對政治的概念,仍然停留於可以也願意接受Monopoly(獨占、壟斷)的階段,期待能出現一個不世出的強人或救世主(the One,記得一定要大寫),甚至在必要時也不排斥dictator(獨裁者),即使我們現在滿口民主,我們仍然在期望某個人出現能「深化」或「挽救」民主政治,似乎忽略了真正能深化或挽救民主政治的,其實不是政治人物,而是如何以「耐心」讓民主政治的「制度」成長。
 這種心態在台灣媒體的政治新聞上表露無遺。隨便舉幾個例子,像是什麼「王馬共治」、「扁游體制」,或是「胡溫體制」都是,中國大陸仍然是共產專政(雖則沒有以前「極權」,但還是很「集權」),本來就只會相信人治,可是台灣呢?我們不總是「驕傲」地向世人宣告,台灣已經繼「經濟奇蹟」後,完成了民主化的「政治奇蹟」與「寧靜革命」嗎?怎麼台灣的人民還是把一場選舉的結果看得如此嚴重,勝者欣喜若狂,敗者如喪考妣?
 當然,關心國家前途的朋友,或許會認為我的論調太過cynical(犬儒,酸刻),不過我是想提醒大家:在政治、家庭、朋友、工作、健康、生計這幾項與大家相關的事情裡,哪一項拿掉後對生活的影響最小?千萬不要以為政治是那麼不可或缺的,生命裡沒有了政治,給自己帶來的影響和不便,可能還比不上沒有網路可玩,或是沒有NBA和HBO可看。說老實話,與其關心驗票能不能翻盤,還不如關心在酒店或夜店裡喝到的酒,是不是黑心殯葬業者便宜轉賣的「罐頭塔」呢!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政治不重要,而是政治不該是最重要的事情。台灣過去五六十年在政治上的相對穩定,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成就是建立了十分穩定的事務文官體系,其實這也算是中國政治的傳統,歷朝歷代的政治鬥爭永遠只會侷限在宮廷裡,基層的事務官不會受到影響,因此政權或許經常更迭,但是國家不曾滅亡。所以,現在要作的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思考讓政治運作更順暢,而且是無論誰在位,都能順暢運作的「制度」,不必傷到底二○○八年是要馬英九、王金平、蘇貞昌,還是謝長廷來「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腦筋。
 拋開對「人」的期待與渴望吧,只要我們不再相信「人」,台灣的政治或許還真有清明的一天,否則,不管我們為政治人物營造了什麼「偉大」的空間與舞台,花了多少錢,請了多少外賓,邀了多少媒體,用了多少軍警兵力來襯托我們英明的「元首」(很不喜歡這個字,因為老讓我想到Fuehrer這個德文字),管你是連宋還是扁呂,一個喬丹就把你們擺平,讓所有人忘記不過才前一天,你們在那個廣場(不管是東邊的還是西邊的)上幹嘛。「籃球大帝」?不,這個字眼並不貼切,他遠比政治國度裡的任何一個人都要有影響力,「大帝」二字還不足以形容呢。

台長: 喵喵
人氣(3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