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26 10:48:33| 人氣2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莎翁與黑盒子 ◎黃珠芬


圖/王嗚咪

Pub裡的小祕境

安迪是兒子在倫敦的朋友,正職是慈善機構職員,那份薪水讓他賴以生活。但他的最愛是戲劇,各大小劇團如有缺人,他就插花軋上一角,還和幾位同好組了一個小劇團,自編自導自演,等待伯樂。

有一次,兒子約我去看安迪的劇團演出。我按地址開車,在倫敦如迷宮般的巷道繞行,到了一個略顯老舊的住宅區,唯一的公共場所是街角一間頗有規模的Pub。不會是這裡吧?我倆小心翼翼穿過一群喝酒的男人,擠到吧台詢問,老闆指著旁邊一個小門,嘿!上面居然真的寫著「劇院」。

一旁的海報,說明戲碼是莎士比亞話劇《暴風雨》,從三月到五月,每星期一、三、五晚上演出,門票五鎊,正好是一杯啤酒的價錢。

我推門進去,一個房間約莫二十坪,前面一個小舞台,中間有十五個座位,後面一間小聲光控制室。這間Pub的老闆真有心,留了一個臥虎藏龍的小祕境。

前頭的Pub生意不錯,但是進來看戲的只有五個人。表演在七點鐘準時開始。克難劇團,一切因陋就簡,反正演的是一群人遇暴風雨漂流到一個小島,所以也不必穿什麼華服,一塊布披上身,腰帶一束就是袍子,手持一根棍子的是伯爵。安迪導演兼聲光,他大膽地將男女角色互換,也就是原劇中的男角都由女人演,女角由男人演,挑戰觀眾的接納度。

我這個「外國人」看古典莎翁話劇,沒有視覺上的幫襯,聽得懵懵懂懂,但是完全能感受到他們散發出來的熱情與戲劇張力。表演完畢,五位觀眾給予熱烈的掌聲。

就這樣,他們一周三次風雨無阻,賣力地在Pub裡連演兩個月。

校園裡的黑盒子

倫敦的觀劇經驗,讓我開始關心藝術成長的根,回台灣後,不只進國家戲劇院看戲,也注意非都會區的音樂戲劇活動。

有一次,我到中壢中央大學幽靜校園裡的黑盒子劇場,想去瞧瞧時下台灣的戲劇發展,以及年輕一輩的藝文活動是何模樣。黑盒子只有約莫一百個座位,前方小小的舞台,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表演,特別有親切感。門票四百五十元,比英國的Pub劇場貴多了。學生會想花錢去看嗎?我杞人憂天地擔心著,沒想到當天劇場滿座,除了學生,也有不少社會人士去欣賞。

這一天演的是《賣完就沒了》,由陳家聲劇團一群年輕人策畫、編導、演出。內容大致是諷刺荒謬的文創政策,媒體、官員總把文創、文化、平台掛在嘴邊,但是一般人看到的是大同小異的吉祥物、毫無創意的宣傳用語,以及一本厚厚的企畫書。

五位演員輪番演出十三個角色,多才多藝,能唱能跳。從官員記者會的熱舞團,審查文創補助的教授、購物頻道的名嘴,到客家餐館的老闆娘,入木三分,演什麼像什麼。情節緊湊、幽默,觀眾笑聲掌聲不斷,毫無冷場。

倫敦是藝文之都,藝文的產值遠遠超過台灣,但兩國愛好戲劇的年輕人,熱情無差異,他們都得從微小的地方開始,打基礎、練功夫,期許有朝一日能登上大舞台。我們坐在台下的五人粉絲,或百人觀眾,也一樣不吝掌聲,希望表演者能早日圓夢,大放異彩。

          (本文刊於2017/08/26聯合報繽紛版)

台長: 閱寫協會
人氣(2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生活‧心靈 |
此分類下一篇:大姊 ◎郭秀端
此分類上一篇:安頓性靈 輕盈書寫 ◎楊堤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