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14 00:00:00| 人氣1,18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能名焉隨想錄】電線桿亂想曲 ◎ 文與圖/陳名能

 

 



「如果電線桿有腳,它也想要跑哪!」

這是郝譽翔在她散文體的自傳小說《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中,一位紅衣大陸女子,回答是否想要離開大陸時,多麼期盼殷切、形象鮮活的對白。

電線桿當然沒有腳,但是它還是會跑ㄟ,至少它的影子會跑。

小時住在日式的房屋,院門外長長的巷子,兩旁是水泥磚的圍牆,沿著一邊的圍牆站著一排電線桿,小時候空閒很多,時間很長,我喜歡看著電線桿的影子,由長變短,由短變長,從左邊跑到右邊,有時還會爬到牆上。朱自清是這麼形容太陽光影的:「太陽,它有腳啊!又輕悄悄地挪移了。」

所以,不是電線桿和它的影子會跑,是太陽在跑。但是不對啊,不是說太陽是中心,地球繞著太陽轉嗎?那麼到底是天動?地動?電線桿動?還是影子動?真教人說不清了。不過大陸的那位紅衣女子的心,確實動了。

「人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靠電線桿吃點電,有什麼不可以?」賴聲川導演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有一段講台灣早期的眷村生活的趣事,李立群就抖了這麼個「大包袱」(相聲術語意指幽默的橋段或笑話)。

電線桿在不久之前,代表的是文明和進步,我們還可回想早期電影中,描述偏遠鄉區,首次接上電力,「電火來了!」村人爭相走告的場景;但是不久之後,電線桿卻代表的是落後和貧困。

多年前我曾負責規畫設計一個台北郊區的住宅社區,業主要求社區管線全面地下化,不設任何電線桿。

我們向台灣電力公司提出申請鋪設地下電纜,負責與我們對口的工作人員非常不積極,甚至明說他們已有太多次的經驗了,每一個新社區都來申請鋪設地下電纜,費了好大的勁設計,再計算出開發商應負擔的工程造價,就統統打了退堂鼓,害他們做了很多虛功。

我們說盡好話,請他們再辛苦一次,我們是玩真的。結果計價出來,真讓人嚇一跳,但業主要我們通知台電,照價繳費,據說此舉在他們內部引起震動。

當年台灣經濟剛起飛時,我見證並參與建造了,這個極少見到沒有電線桿的大型住宅社區,是我職業生涯中,有趣也有些得意的一段。

現在都市中電線桿看不見了,傳統的木桿或水泥桿當然也都看不見了,但是都市景觀卻遭「異族」侵略,其他各式各樣的路燈、號誌燈的鐵桿,幾乎成林。

還有一種鐵桿,上面頂著一個難看的大鐵箱,往往還畫上難看的圖案,生怕沒人看到那是變壓器。電纜地下化了,以前變壓器可以在電線桿上與電線共存,現在只好獨自出來獻醜了。

電線桿不見了,自然電線也不見了,不過你只要一抬頭,還是有些難看的纜線掛來掛去,那多半是有線電視台的纜線,而且大多是違規拉的。

以前電線桿還掛著電話線,現在也用不著了,人手一只「愛瘋」,屋頂上多了很多難看的基地台天線,據說有害人體,唉!我多懷念以前「會講話」的電線桿。

丹麥建築師拉斯穆森(SteenEiler Rasmussen, 1898-1990),寫了一本很有名的建築入門

書─《體驗建築》(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1959),當年建築系的學生,不管真看了沒看,幾乎人手一冊。書中有一張照片(如上圖),拉斯穆森用來解釋建築(或造型)的韻律感,這真是經典!讓我們體驗什麼是視覺上的韻律感,似乎聽到小燕子的歌唱。

我們看見五線譜和音符,還看到了可被稱為「缺席的在場」的主角──電線桿。我說,電線桿會唱歌,你同意嗎?可惜這樣的詩情畫意,現在是看不到了,只引起作家他里霧如此感傷的謂嘆:「路燈桿成了孤鳥鵠立的據點,跟都市人一樣。」

當然,電線桿不會真的跟我們講話,但有人會真的跟電線桿講話。我有位小時候的鄰居,我與他的哥哥同年,玩在一起,當時他年紀尚小,拖著鼻涕眼淚要跟我們,但我們總想盡辦法躲他。多年以後相遇,他已是翩翩中年人,而且能言善道,幽默風趣。承他親口告訴我,他媽媽是這麼說他的:「我們家老么啊,就是愛說話,他是碰到電線桿都不放過,也要說上幾句。」

2014/06/30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版】

台長: 閱寫協會
人氣(1,18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生活‧心靈 |
此分類下一篇:【第二人生不遠求】繁花滿樹單眼看 ◎張知禮
此分類上一篇:【人間萬象】 欲望包包 ◎ 莊芸芸

楊銀鳳
----鳥-鳥-鳥-鳥-鳥----
------同學會---------
2014-07-14 14:31:1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