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25 15:56:09| 人氣3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在記憶裏創建(節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陳智德

現代文學作品中的記憶主題也不勝枚舉,特別在每段歷史轉折時刻,又或在時代因素以外,對經驗斷裂特別敏感的作者也較多談論記憶,我想起二零零七年中在香港出版的一本詩集:鄭政恆《記憶前書》,書中的記憶不單在於個人,也關乎一個時代的公共生活記憶,它也有前文所說的懷舊和集體回憶成份,但亦同樣如前文所述,文學特別詩歌不會依從通俗劇和大眾傳媒的模式,而是以復現生活、重組意象的方式,作另一種的創建和抗衡。

在鄭政恆的《記憶前書》中,有《大澳的海岸》、《遠去的火車》、《樓梯街》等篇,它的香港生活除了現實景觀,更由不同的記憶空間構成;在《大澳的海岸》一詩,記憶的味道、記憶的聲音,都是由選擇組成,同樣也可由選擇略去,作者反覆談論的,不獨為真實景觀,更是記憶的選取。《遠去的火車》呈現一種由已逝的火車經驗所接連的時間性變遷,時空的消逝具象化為一列火車,是這詩的特點,它還有更多與火車相關的生活記憶細節,沿著路軌、月台、乘客和舊火車的聲音,串連出一種幽淡的美,像一齣小津安二郎或侯孝賢的電影,這也可說是一種記憶的美化,但不是一種外加和假想的美,而是以詩語言的選擇和組合,呈現記憶的本源所流露出。

《樓梯街》帶著明顯的物質性,即詩中的記憶是由連串建築、街景以至用手接觸具象的感官經驗而引起,由記憶的物質性一面開始,到詩的後半段,作者還談到記憶中的幻想,現實作為記憶的觸媒,卻相連著部份幻象,在詩結束時寫路人在交通燈前的等待,對應出樓梯街的記憶時間和歷史時空,由此而將全詩所呈現的真實、記憶與想像,引向更複雜的層面。

鄭政恆是二千年代用功甚勤、關注面亦闊的青年詩人,語言平實而不平板,遠離浮誇卻潛藏更堪咀嚼的情采。《記憶前書》探詢現實生活的舊物舊情,書中的記憶不是退回過去,反而更多地指向新的創建。舊的記憶作為時空連接物,使今天的生活更加立體可感,《記憶前書》中的記憶許多都指向今天,唯一的例外,可能是《在碼頭吹吹風的日子》一詩,已成為我輩永恆的記憶。

(原載《讀書好》第六期。鳴謝:智德)

台長: 香港形象
人氣(3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月台 |
此分類下一篇:《月台》第十四期
此分類上一篇:行者本色——岑朗天《行者之錯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