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23 22:19:00| 人氣5,7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遁入魔「界」——談波蘭斯基的《魔鬼怪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因為《鋼琴戰曲》,身邊不少朋友不禁對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刮目相看,這位傳奇的波蘭電影大師又一次成為眾人敬仰的對象。筆者當然趁這個機會向朋友推薦波蘭斯基的舊作,雖然值得一看再看的作品為數不少,一時三刻確實無從說起,那麼,何妨從頭細數,或從一部具代表性的作品入門呢?(其實筆者早已敲定了《魔鬼怪嬰》(Rosemary’s Baby, 1968))

一、

若從早年的波蘭時期開始,《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 1962)是不能錯過的佳作,波蘭斯基運用了一次航行的始末,深入地刻劃夫婦與青年三人的心理變化。鏡頭下,大海的浪濤和廣闊的天空,加上在耳邊的慵懶的爵士樂,都配合得天衣無縫。

然後是短暫的英國時期,分別是《冷血驚魂》(Repulsion, 1965)和《古堡驚魂》(Cul-de-Sac,1966)兩部作品,前者榮獲柏林影展銀熊獎,後者則獲得柏林影展最佳電影獎。驚慄的元素漸次加增,也傾向描寫扭曲和錯亂的心理,除了為波蘭斯基以後的作品立下明確的基調外,他在西方的名聲也不斷提升。

1968年,波蘭斯基開展他的美國時期,第一部作品就是經典作《魔鬼怪嬰》,改編自艾拉‧雷文(Ira Levin)的同名暢銷小說,由米亞‧花露(Mia Farrow)和約翰‧卡薩維茲(John Cassavetes)主演,而女配角露芙‧高登(Ruth Gordon)更憑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魔鬼怪嬰》的成功使波蘭斯基在美國得一重要席位,其後憑《唐人街》(Chinatown, 1974)再下一城,還有因為性醜聞而逃離美國,流亡到他的出生地巴黎開始法國時期,拍攝《黛絲姑娘》(Tess, 1979)等等就是後話。

二、

《魔鬼怪嬰》甫一開始已充滿懸疑的氣氛,年輕的夫婦搬進曼哈頓的一棟古老的大嵆裡,但怪事接二連三發生:上一個業主剛死去,鄰居忽然跳樓自殺身亡,好友又突然失明,另一個好友昏迷送院。另一方面,隔壁的一對老夫婦多番熱情招待,年輕夫婦起初對他們的行徑也感到奇怪,不久就習以為常,也適應了新的生活,便興奮地準備生兒育女。

果然,女主角不久就懷孕了,由於丈夫演藝事業日上,所以隔壁的老太太幫忙打點,請著名的接生醫生,又自製許多健康飲品給女主角,不過女主角身體依然欠佳,時常疼痛。一天,昏迷送院的好友逝世,在死前他留下一本關於巫師的書給女主角,她不斷研讀此書,發現隔壁的老翁是巫師的後裔。她漸漸懷疑他連合其他人加害肚裡的孩子。當所有線索日漸明朗化,她也快要臨盤了。在一次爭吵中,她由於激動而昏過去,醒後醫生告訴她流產了。在片末,女主角身體稍為復元,她發現大木櫃後有一個門,她走過去,到了隔壁就揭發了真相。

三、

《魔鬼怪嬰》的藝術地位是無庸置疑的,而且多次被選為史上最恐怖的電影之一。風格上,波蘭斯基明顯地和「緊張大師」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十分相似,無論懸疑的氛圍、懸念的設計、情節的推進等等都恍如得到希治閣的真傳,當然,技巧上希治閣也許比波蘭斯基還要高超一些,但不少片段裡的構圖與拍攝手法幾可亂真。

除了風格,二人還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他們都有天主教的背景,波蘭斯基的童年正逢二次大戰,幸能逃離集中營,得到天主教家庭收留才活下命來,而希治閣則在一個嚴苛的天主教家庭裡長大。童年的宗教背景使他們對於罪惡尤其敏感,所以人性的陰暗面與犯罪傾向成為他們多番使用的素材,他們的電影也自然瀰漫著一種道德的焦慮感、壓抑感。雖然背景相似,但結果當然不盡相同,希治閣傾向於拯救與超脱,而波蘭斯基則傾向魔性與異境。

還是以《魔鬼怪嬰》為例吧。米亞‧花露飾演的女主角就是一名天主教徒,當她的丈夫和隔壁的老翁揶揄教皇時,她立刻悶悶不樂,對他們的說法不以為然。後來,作為天主教徒的她在昏頭昏腦之間被魔鬼強暴(實在有一些不合理!),這一段就是本片最突出的部分之一,影像十分超現實,詭異得令人瞠目結舌。

夢境的初段是女主角發現自己赤身坐在一艘遊艇上,反光的海面給人一種飄忽不定的感覺,然後有一位穿著整齊制服的船長指向遠方。第二段則夾雜著性與宗教的意象:包括女性的身體,一個男人說了一句「可惜只有天主教徒」,女主角飛升到天花板看米開蘭基羅的著名壁畫。第三段是風暴的場面,預兆噩夢的來臨,包括一個在風中叫嚷的老人,還有在風暴中駛船的黑人陀手。第四段是女主角發現一切不是夢,而是現實:經過樓梯到了暗室,室内有爐火和一群唸唸有詞的異教徒,他們將女主角捆綁在床上,在她身上寫咒語,最後是她被魔鬼強暴,但她看見了教皇並得他的寬恕。確確實實就是一個天主教徒落入撒但魔手的過程,值得留意的是,導演只選取了壁畫的《亞當的創造》——正是神性與人性的展現,但兩者或多或少有對立和分歧,而人性後來更趨向墮落,遁入魔道——恰好是波蘭斯基的電影主題之一。在下一部力作《馬克白》(Macbeth, 1971)中,波蘭斯基一方面改編了莎士比亞的同名悲劇,另外他又繼續發展這個主題,主角馬克白誤信女巫和妻子的說話,還有個人的盲目的野心,鑄成了無可彌補的大錯,為此而背上極大的代價。

《魔鬼怪嬰》的結局最為人所津津樂道,不過,還是由讀者們自己體驗吧,但有兩方面值得注意:其一是女主角帶著母性的曖昧的面部表情,其二是首尾呼應,影片開初時是在水平面上横搖(Pan),從曼哈頓區的全景鏡頭(Panoramic Shot)開始,最後停駐在主角將要入住的古老大嵆(情節發生之處)。在最末,卻是從古老大嵆開始,用鳥瞰視點(Bird’s eye view)拍攝,片首的音樂再現,攝錄機慢慢向後拉,景物漸遠。此时此刻,觀眾自然猶有餘悸,卻被導演殘酷地從電影的魔幻世界中抽出來,拋擲到充滿罪惡的現實世界,令人又怕又恨。

(刊載於《影評人季刊》第二十三期)

台長: 香港形象
人氣(5,7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