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11 17:06:58 | 人氣1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環境/民俗】淡水區古蹟介紹馬偕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偕墓

馬偕墓的歷史背景

淡水馬偕墓,在淡水中學校園中一處幽靜的墓園內, 此處是 馬偕 博士長眠之所,得以安葬於此墓園者,多為其家人與嫡系學生。這裡原本是駐淡水外僑的墳場,西元 1901年6月2 馬偕逝世後, 家人遵其遺囑,以一堵圍牆將其墓與其他洋人之墓隔開,以表明馬偕為臺灣人 。墓碑較高者(如燭台)是馬偕的墓,右邊是妻子張聰明之墓,左邊是偕叡廉夫婦(他們在 1914年創淡江中學),外圍則是學生、姻親之墓。馬偕夫婦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和河洛話發音拼音,背面是漢字;此墓園現為淡江中學管理,此墓園今已列入三級古蹟。

   馬偕 博士,加拿大安大略省( Ontario)牛津郡(Oxford)人,生於西元一八四四年。少時曾聽聞英國宣教師賓威廉( Rev.William C.Burns)牧師講述在廈門傳教的情形,馬偕內心深受感動。自美國普林斯頓(Prinston)神學院畢業後不久,馬偕向長老教會申請海外宣教獲准,於同治十年(1871年)奉派來臺。馬偕來臺後先在臺灣南部學習閩南語,翌年乘輪船北上, 三月九日 抵達淡水,並以淡水為根據地,對臺灣北部開始進行佈道、醫療與教育等多項事業。他曾於淡水、五股坑(今五股)、和尚洲(今蘆洲)等地相繼設立教會,並免費為人醫治疾病、贈送藥物。傳教過程中, 馬偕亦 教授門徒諸如地理、天文、博物、醫術等西方科學知識。

  光緒四年( 1878年),馬偕與五股坑女子張聰明結婚,育有一子二女。光緒五年(1879年),馬偕在美國底特律馬偕船長遺孀捐助三千美金的協助下,創辦「滬尾偕醫館」,此為今日馬偕醫院之前身,亦為北臺新式醫學發展的濫觴,中法戰爭時,偕醫館曾因協助救治傷兵有功,而獲劉銘傳褒揚。光緒八年(1882年),馬偕獲家鄉牛津郡人士贈金,在臺創立「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做為本地傳教師的培育學校;兩年後,又創辦「淡水女學堂」,此兩者皆為北臺新式教育的開端。光緒九年(1883年)以後,馬偕致力於臺灣東部的傳教工作,不時越過三貂嶺到噶瑪蘭(今宜蘭)、花蓮地區傳播福音,人皆以「鬍鬚番」稱之。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馬偕因喉癌去世於淡水,年五十八歲。

  馬偕墓的建築特色

馬偕墓位於今淡水鎮淡江中學校園內,為一西式的墓園,在此家族墓園中,最高者為馬偕墓,其外觀形式亦與眾不同,馬偕雖葬於 1901 6 4 日 ,但其墓碑可能是稍後所建,推測應在同一年的秋天,墓碑立於墓穴之後端,外觀,為埃及方尖碑形式,石質為觀音山石。碑文正面刻有英文墓銘,背面則為漢字,記載墓為其學生所立。馬偕墓背面漢字碑文採直行,採楷書體, 馬偕 夫人 張聰明 女士墓在其右側,合乎台灣傳統男左女右習慣,墓園外有一座磚造拱門,可遙望馬偕墓。

  馬偕墓的意義在於紀念馬偕一生傳教事跡,改變臺灣人對外國人仇視的態度,而其墓碑的形式特殊,與傳統閩南式的墓相異,可作為研究中、西墓碑建築形式的範例。

 

 

 

人物速寫

馬偕祖籍為英格蘭北部蘇特蘭莎 (Sutherland Shire)地方人,於1830年移居加拿大北部安大略省牛津郡左拉村。 生於西元 一八四四年三月廿一日 ,少立志傳教海外。到台灣傳教,並非馬偕計劃,不過,他自述:「這好像有一條無形的線,牽引我到這美麗之島。」他先到台灣南部,不過由於南部教會已有良好基礎,展佈傳教的空間不大,馬偕聽說台灣北部有大城市,人口稠密,但是沒有宣教師,也沒有佈道站,遂毅然決然前往北部傳教。

  清同治十一年( 西元一八七二年 ) 三月九日 抵達淡水傳教。 四月六日 創淡水傳教本部。當時省民迭受外侮,故仇視外人,馬偕雖備受艱險,終以善行,挽回危局。居淡水二十餘年,所創事業,有 淡水學堂( 今淡江中學前身 )、馬偕醫館、理學堂大書院等,除傳教外,兼以行醫濟世,並著有中西字典等書,對近代西洋文化引進臺灣貢獻宏偉。在長達三十年的四處奔波,聲嘶力竭講道授課之下,馬偕不幸罹患喉疾。 1901年6月2日星期日下午四時 ,經過長期喉癌的困擾,在淡水寓所逝世,享年五十七歲。

  而評其貢獻,學者戴寶村謂:以傳教的成果而言,北部教會遠勝於南部;以醫療成效而言,使新式醫術和醫院在北部萌芽,以教育而言,引進北臺新式教育,啟迪新知;以社會風氣而言,影響婚喪禮俗,改變舊習,而女學的設立啟育,使婦女漸脫束縛,提升地位;此外,就中外關係而言,使北臺漢人居民不再排斥外人,改變對外態度,不再有受辱詬罵之虞。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