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藝術創業論》
村上隆著‧江明玉譯
商周出版
討論當代藝術的挑戰之一,在於現代藝術家的角色和作品非常多樣;其中不乏令人難以理解的例子,但是藝術家自己跳出來暢談創業的故事則非常少見。
村上隆在《藝術創業論》中快人快語地提出:日本要挑戰歐美的藝術世界,就是要把握主流藝術世界的脈絡,藝術家需要分析美術史,精密的計畫和行銷自己。他毫不留情地說出:如果認為藝術是純潔無垢,不好意思談金錢的藝術家,就把藝術當作是終生興趣好了。
每個時代的藝術家都並不是從新土冒出來的,他們需要擷取養分向其他人學習。村上隆被稱為是日本的新普普藝術家,從他成名和創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他是如何巧妙揉合了日本流行文化與普普的特質,進入歐美藝術市場,創造「村上隆傳奇」。他的作品不乏日本次文化中動漫畫特質,他筆下創造了機智的、性感的、可愛的角色與故事;他的大型雕塑作品善用「設計」與「遊戲」這兩個大眾化且具娛樂效果的元素,普遍受到國際藝術市場的肯定,堪稱是日本知名度最高的當代藝術家。
依照村上隆自己看,他通行藝術世界的勝利法則,一是他大膽提出了「日本的藝術來自漫畫御宅族」的理論,打破規則融入西方的藝術脈絡,向歷史學習(向聰明的安迪‧沃荷學習吧!)。二是他成功地將「時尚與藝術結合」,和LV合作。三是「整合的技巧」,他以集團從事藝術創作,成功行銷「村上隆」這個品牌,順利募集資金。
過去藝術界不習慣把金錢與藝術放在一起討論。通常人們會刻意避免在討論美的過程中,提到經濟利益。但長期以來,藝術與經濟依存的關係,尤其是藝術市場的收藏與買賣,藝術的「品質」等同於經濟學中的加乘價值,早已是眾所皆知了。
所謂的藝術理論其實只是一種架構,用來幫助或支持我們去理解或詮釋觀察到的現象。事實上,杜象和安迪‧沃荷已經證明:只要有適當的時機和理論,任何東西都可以是藝術。
對當代藝術家或設計師而言,藝術就是一種溝通,一種連結的模式。當代藝術學者Arthur Danto最早探討「藝術世界」(The Art World)的運作機制;George Dickie的「藝術體制論」(Institutional theory of Art),更明白談到歐美藝術的社會脈絡。簡言之,只要作品得到藝術世界的「代表們」欣賞,意即特定的藝術機構,像現代美術館或重量級收藏家收藏、購買,就可以被稱為是「藝術」。
村上隆成功的藝術創業理論既聰明又簡單,但是卻不一定適用於其他地區的藝術家。我要特別提醒讀者注意:所謂的藝術市場交易,和購買藝術家設計開發的商品(美術館紀念品或LV手袋),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雖然都是收藏村上隆,但是遊戲規則大不同。
我想,用Kitsch(媚俗)這個字形容村上隆的作品風格很是恰當。在藝術評論中,Kitsch原本並無貶低的意思,通常指一種中產階級的趣味,能夠受到大眾喜愛、有群眾魅力、反映流行文化的作品。「品味藝術」是指能夠感受藝術品的質感與優雅,有一種主觀的感受和歡愉。如果大家都愛村上隆,應該多瞭解他的藝術。
|
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善用行銷手法,打入歐美市場:村上隆在紐約中央車站的裝置展。 法新社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