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9-19 16:12:45| 人氣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甘肅回應投資16億扶貧路刷層塗料算 儲存倉 整改:6人停職|甘肅|考勒|隧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甘肅回應投資16億扶貧路刷層塗料算 儲存倉 整改:6人停職|甘肅|考勒|隧道


  原標題:關於中央電視臺曝光折達公路考勒隧道問題處理進展情況的通報

  甘肅省交通運輸廳網站4月1日消息,2018年4月1Kwun Tong Storage日上午10:30中央電視臺對折達公路考勒隧道質量等有關問題曝光後,甘肅省交通運輸廳緊急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對相關工作進行瞭安排部署,現通報如下。

  省道折達二級公路是國道G213線和國道G109線的連接線。2008年11月,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關於臨夏折橋至蘭州達川公路工程可研報告的批復》(甘發改交運〔2008〕1084號)批復該項目為二級收費公路(2017年5月31日取消收費),估算投資15.7億元。甘肅省公路航空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甘肅遠大路業集團有限公司為項目建設單位,考勒隧道項目中標施工單位為核工業西北工程建設總公司,項目設計單位為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監理單位為太原市華寶通工程監理有限公司。該項目於2009年8月開工建設,2013年12月交工投入運營。

  會議傳達瞭省委書記、省長、省紀委主要領導和分管副省長的指示精神,並形成瞭以下決定:

  1、對折達公路考勒隧道立即進行交通管制,疏導車輛有序通行。

  2、成立以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為組長的調查工作組,立即趕赴現場組織交通質監、安監、公安交警等部門專傢對考勒隧道安全再次進行檢測評估,並著手從項目立項、建設、管理全過程進行調查,徹查工程質量安全問題背後的違規違紀腐敗問題及工作作風問題,以零容忍的態度嚴肅追責問責。

  3、責成項目建設業主甘肅遠大路業集團有限公司及施工單位核工業西北工程建設總公司立即組織進場,按照原設計單位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審查通過的隧道加寬段加固處理方案及現場調查組專傢的處理意見,立即進行整治;同時對折達公路全線進行質量安全檢測,對發現的問題全面進行整治。

  4、對中央電視臺曝光的工作不實、推諉扯皮的6名相關人員進行停職調查,並責成甘肅省公路航空旅遊投資集團公司對項目業主、施工等單位相關人員做出處理。

  折達公路質量安全問題再次給我們敲響瞭警鐘。甘肅省交通運輸廳誠懇接受媒體和社會公眾的批評監督,我們將舉一反三,深刻汲取教訓,深入查找在項目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質量監管不嚴、安全管理不細等問題,以及作風不實、工作推拖、態度生硬等頑疾文件倉,以知恥而後勇的態度深刻反省改進,向社會公眾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再次衷心感謝新聞媒體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我們的批評監督,並懇請幫助我們不斷改進工作。

  來源:甘肅省交通運輸廳網站

  相關閱讀:

  投資16億公路鋼筋雙層變單層 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央視新聞)

  甘肅省折達公路是一條投資近16億,專門修建的扶貧公路。這條公路經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東鄉縣,屬於國傢級貧困縣,當地的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群眾出門隻能爬山或者坐渡船。這條公路的通車,不僅可以解決當地群眾的出行問題,對於經濟發展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然而就是這樣一條事關百姓福祉的扶貧公路,卻被舉報“工程質量差”,特別是這條路上的“考勒隧道”。

  國傢信訪辦在接到舉報之後,要求甘肅省立即組成專項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隧道內原設計中“雙層鋼筋”,施工後變成瞭“單層鋼筋”,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隨即,專項聯合調查組要求相關部門對隧道封路進行加固整修,計劃2017年11月28日完成整改。

拖延半年 刷個塗料就算“整改”

  眼下,距計劃整改完成的時間已經過去四個多月瞭,隧道整改的到底怎麼樣瞭呢?

  記者調查的第一站就是東鄉村,一提起“考勒隧道”,村民們就打開瞭話匣子。

  東鄉村民:坑坑窪窪 路不好走,一直改不瞭。

東鄉村民:事故相當多。

  記者:隧道裡有沒有進行過維修啊?

  村民:沒,不知道,我沒見過。

  記者:有沒有封過路維修啊?

  村民:沒封過,這個路沒封過,正常通車。

  但是在記者掌握的這份處理報告上,明確寫明2017年11月10日,施工單位就已經進場,組織實施整改,計劃11月28日完工。而當地村民卻告訴記者,隧道連“封路”都沒有封過,更沒有進行什麼“整改”瞭,事實究竟如何?記者繼續趕往考勒隧道。

  在“考勒隧道”外,記者看到瞭這樣的景象:這條隧道,穿山而建,隧道頂部是綿延的山脈,隧道到山頂的距離,至少有幾百米,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隧道內的鋼筋不達標,將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在考勒隧道內,記者看到,路基的裂縫隨處可見,有的地方的裂縫已經接近一厘米,有的裂縫橫跨整個隧道,而隧道的墻面更是隨處可見各種裂紋,墻面上修修補補,有些水泥和塗料覆蓋裂縫的痕跡,眼前的情形跟處理報告當中的整改方案相差甚遠。

  央視記者 王顥一:現在我所在的地方就是檢測報告中缺少鋼筋的地方,根據整改報告當中的要求,這個地方應該有一個環向和縱向的加固處理,根據我手上的這張圖,大傢可以看到,這個處理加固應該是每65公分和60公分的環向和縱向的鋼帶加固。而我在現場卻沒有看到任何這樣的加固措施。

  這座隧道究竟有沒有進行過整改?隧道裡這些新刷的塗料是整改的一部分嗎?記者前往負責這條隧道養護工作的臨夏州公路局瞭解情況。

  臨夏公路局 值班人員:加固這個應該沒有吧,我不太清楚,這麼大的工程沒聽說過。

  記者:重新刷新哪個單位負責的?

  臨夏公路局 值班人員:是我們副站長在負責,技術方面的事情。

  隨後記者打通瞭公路局副站長的電話,進行核實。

記者:“考勒隧道”進行過什麼施工嗎?

  臨夏公路局 副站長:去年不是刷過一次塗料嗎,去年,就這一次。

  記者:塗料是哪兒刷的啊?

  臨夏公路局 副站長:我們不認識,不是我們刷的,是以前的施工單位刷的。

  如此整改的“扶貧路”

  這樣的現狀與整改報告上的要求相差太大。在這份處理報告上,明確瞭整改涉及的各個部門以及相關責任。首先整改工程由核工業西北工程建設總公司進行施工,甘肅省遠大路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督促;這一事件還由甘肅省公路管理局成立瞭專門的聯合調查組,最後這份處理報告抄送給瞭甘肅省公路管理局的上級部門甘肅省交通廳。

  記者調查:問題工程 誰在“整改”

  層層部署、層層監管,應該說各個部門按文件辦事,整改很快就可以完成,但是現實卻大相徑庭。處理報告上,言之鑿鑿,去年11月底就能完工,可直到現在,當地村民和公路部門都表示,並沒有進行整改,到底是怎麼回事?

  處理報告當中寫到“專項聯合調查組已責成甘肅遠大路業集團有限公司根據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督促核工業西北工程建設總公司”對隧道進行加固處理。而這傢核工業西北工程建設總公司正是隧道建設的施工方。記者找到這傢公司。

  記者:整改的事情知道吧?

  核工業西北建設負責人:知道。

  記者:然後咱們也按照整改標準去整改瞭?

  核工業西北建設負責人:對,肯定的,這是必須的,項目負責人還在項目上加固隧道呢。

  記者:加固多久瞭?

  核工業西北建設負責人:加固半年瞭。

  這位負責人給記者的回答是,公司認真地履行整改要求,項目負責人此時正在隧道的施工現場。而記者剛剛從隧道現場回來,並沒有發現任何施工單位。這樣的說法顯然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

  記者:您能問一下工程的負責人 ,這個工程現在到什麼程度瞭

  核工業西北建設負責人:我問他,是回頭我的事兒,好吧。

  面對記者的追問,這位負責人沒有正面回答。

  為瞭瞭解真實情況,記者又找到瞭處理報告中,負責督促施工的甘肅遠大路業有限公司,在甘肅遠大路業有限公司,記者見到瞭公司負責人孫國生,他的名字也出現在處理報告上,是這條隧道整改專項聯合調查組的成員之一。

  甘肅遠大路業有限公司 孫國生:肯定處理 現在還處理呢。

  記者:還在處理?

  孫國生:還在處理,因為這個方案做瞭一個,經過專傢評審,轉接評審覺得這個方案不行,不行就要打回去重新做。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處理報告中,清晰地寫著:隧道加寬段加固處理方案已通過審查,並且當時“施工單位已進場”。

  當記者把這份報告,放在這位遠大路業公司負責人,同時也是隧道整改專項調查組成員之一的孫國生面前時,他仔細翻閱後,給出瞭這樣的解釋。

  孫國生:這個說的是事實,施工隊伍都進去瞭。進去瞭在那等著呢沒事幹,所以就把隧道重新粉刷瞭一遍,粉刷瞭一遍以後最終這個方案還沒有出來,施工隊伍就走瞭。

  如此“整改” 誰來監管

  一個關乎工程質量安全,關乎百姓出行生命安危的工程整改,就這樣,在文件一級一級的下發過程中,效果也是一級級的衰減,最後就成瞭現在我們看到的情況,施工方敷衍瞭事,監理方搪塞忽悠。對於如此整改,上級主管部門對這樣的情況到底知不知道呢?記者找到瞭甘肅省公路管理局建設管理處。

  甘肅省公路管理局建設管理處副處長 楊愛明:從這個文件打出來以後,這個事情已經畫上瞭句號瞭。

  記者:就是關於整改的事你也不清楚?

  楊愛明:人傢說整改好瞭,我又沒空上去看去。

  這位楊副處長,並沒有向記者出示任何關於隧道已經整改完畢的答復文件。而當提到公路局應該對整改工程進行管理時,這位省公路局建設管理處副處長居然表示無能為力。

  楊愛明:我們公路局也是行業監管,正兒八經我也管不瞭人傢,我隻能督促一下,我隻能說吃飯瞭,你吃不吃飯,你不吃飯我也沒辦法。現在形勢就是這麼個形勢。

  管不瞭“整改”的上級單位

  甘肅省級公路管理局,隻是負責“發發文件”?管不瞭隧道的整改。如果是這樣,印發這份調查和處理報告的意義又在哪兒呢?

  施工單位、主管部門相互推諉,問題隧道,還在使用當中,政府出錢修的“扶貧路”,一下子變成瞭時時刻刻存在安全隱患的“危險路”。

  這事兒,總得有人管吧,省公路局管不瞭,那麼究竟誰能管呢?

  這份處理報告,抄送給瞭省交通運輸廳,也就是甘肅省公路管理局的上級單位。記者前往甘肅省交通廳信訪辦。

  在交通廳保安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來到瞭六樓的一個會議室,等待工作人員,但是一上午的時間過去瞭,沒有任何人出現。再次回到一樓大廳,保安人員這樣回復我們。

  保安:要不你們下午來吧,這兩天開兩會領導都不在。

  下午,記者再次來到交通廳。

  保安:辦公室沒有人,周一打電話就有人上班瞭,信訪辦你來找他就可以瞭。他絕對會接待你,你周一打電話就行瞭嘛,你還要幹啥?

  周一,記者再次來到甘肅省交通廳。這位保安人員幫記者撥通瞭信訪辦的電話。記者直接在電話中,向工作人員說明瞭情況。

  甘肅省交通廳信訪辦:但這個事情不歸我們交通廳管。

  記者:那誰管啊?

  信訪辦:你去找交警啊 你出大事故瞭不去找交警啊?有沒有人來接待你?你等著Co-Working Kwun Tong吧,你到六樓去吧,你把電話給我們小保安。

  隨後,記者又一次來到六樓會議廳,又等瞭整整一天,除瞭保安人員,沒有見到任何其他工作人員。最後,也是由這位保安代表交通廳信訪辦,宣佈瞭對我們的來訪的處理結果。

  交通廳 保安人員:剛才我接到瞭電話,上面的領導說你們的這個事情,上周星期五已經接待完瞭,想待著就待著,不想待著就走,找公路局也行、找別的單位也行。這是你們的事情,你不要跟我說。

  需要整改的更應是政風、作風

  拖延半年的整修工程,刷瞭刷漆就草草收場;整改不到位的情況,反映到甘肅省公路局、交通廳,結果卻都是“此路不通”;花十多億元資金修建的扶貧路,就這樣成為瞭一條危險叢生的問題路。修建通向貧困縣的扶貧路,本來應該是解決實際困難,讓群眾滿意的“暖心”工程,如今反而成為瞭讓群眾不滿的“寒心”工程。這說明,在一些地區、一些部門和一些官員身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作風仍然根深蒂固。黨中央多次指出,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要讓扶貧路能真正的連通民心民意,最需要整改的還是有關部門的政風,有些幹部官員的作風。



台長: mabalelal
人氣(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