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9-11 05:32:58| 人氣2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050911研究回顧_陳來先生〈王陽明哲學的心物論〉(1)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陳來先生的重要著作《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1]、《朱子哲學研究》[2]、《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3]、《宋明理學》[4]、《宋明儒學論》[5]等,陳氏對心外無物、儒學中的神秘主義等學術問題提出重要的見解。此外,陳氏在考證陽明活動上的重要文章如:〈年譜箋證〉[6]、〈王陽明與陽明洞——王陽明越城活動考〉[7]、〈越城活動考〉[8]、〈明嘉靖時期王學知識人的會講活動〉[9]等。陳氏考證陽明著作、佚文的重要文章如:〈《遺言錄》與《傳習錄》〉[10]、〈《遺言錄》、《稽山承語》與王陽明語錄佚文〉[11]、〈續編書札考〉[12]、〈著述辨疑〉[13]、〈王龍溪、鄒東廓等集所見王陽明言行錄佚文輯錄〉[14]、〈王陽明語錄佚文與王陽明晚年思想〉[15]、〈王龍溪、鄒東廓等集所見王陽明言行錄佚文輯錄〉[16]、〈《明儒學案》所見陽明言行錄佚文〉[17]等。其中,與論文直接相關的〈王陽明哲學的心物論〉[18]、〈心學傳統中的神秘主義問題〉[19]、〈儒學傳統中的神秘主義〉[20]值得仔細探討。

陳來先生強調「心外無理」在陽明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陳氏曰:「陽明哲學在論及「心外無理」的問題時,不僅涉及心與理的定義及其相互關係,也常常涉及心與物、心與事的相互關係。」陳氏又說:「與心理關係一樣,心物問題也是陽明哲學中格物理論的基本前提,它與體系中其他部分密切關聯,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陳氏將「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的心與物、心與事分開立說,恐怕容易引起誤解為心與物是心與客觀事物,心與事是人參與客觀事物的活動。須注意的是,陽明所說的「物」即是「事」,依陽明,陽明的理論重心不在純粹客觀之物,這是陽明心外無物的理論特色,但這並不表示,陽明否定天地萬物等客觀之物。若是我們去問,陽明如何看待客觀物,則不是在陽明所關注的範疇內,我們從「遊南鎮」一段,可以知,山中之花自開自落,陽明也是關注花與汝心的關係,花與汝心雖未直接接觸,然而花與汝心「寂然不動」,則保證了「感而遂通」的可能性。因此,我們從陽明的心外無物發現,陽明的世界觀相當重要,也極其容易引起爭議。



台長: 張雅評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