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21 15:00:00| 人氣1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路加福音第九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又差遣他們去宣傳神國的道,醫治病人,』
  這是主耶穌第一次差祂身邊十二個使徒去傳福音,馬太福音第10章及馬可福音第6章都有清楚的記載,他們分成6組,每一組2人,被差遣只可到以色列人中間傳講,所以不一定能適用在今天的外邦人福音工作上,但仍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其中我們看到主耶穌給他們的是很大的能力,就是主耶穌曾經在眾人面前行過的神蹟。這實在是非常寶貴,神能藉著信祂的人的手行出一樣的神蹟奇事,是我們不敢想望的,然而主耶穌卻說過:『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 (約14: 12)
  主耶穌固然可以給我們能力及權柄去作工,但我們是否合適使用更重要。
運用權柄的目的是要對付魔鬼邪靈,使人能從黑暗的勢力中釋放出來。能力是用來醫治病人,脫離身上疾病的痛苦,最大的目的就是要人接受神所預備的福音。所以在差遣中一定有:
i) 主耶穌的吩咐
ii) 有清楚的目標和對象
iii) 知道主耶穌應許給的是什麼
iv) 知道祂所給的應該如何運用及合適施用的對象
v) 目的是要人接受神的福音歸向神
  這對有心事奉神的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以上的要點不對,不單難得到神的祝福,更容易成為魔鬼利用的對象。過往神給人的,常被人誤用,造成傷害,所以人一定要真誠謙卑在主耶穌面前才是最重要,我也要學習更常常謙卑在主面前,以至能在祂面前行祂所喜悅的事。
(441102)


『對他們說:行路的時候,不要帶柺杖和口袋,不要帶食物和銀子,也不要帶兩件褂子。』
在馬太福音第10章有更清楚的記載『因為工人得飲食是應當的。』所以在這裡看來好像是很沒有計劃及安全感,其實是對神有信心的操練,正如人雇用工人時,一般來說都是在作工後才發薪資。神比地上的雇主更信實,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成為神合用的工人,按著祂的旨意作工,這一切需用的神必為我們預備。(441004)

『無論進那一家,就住在那裡,也從那裡起行。凡不接待你們的,你們離開那城的時候,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見證他們的不是。門徒就出去,走遍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

  在馬太福音第10章有更清楚的記載,就是先探聽那地方哪家有好名聲,然後往那家去看看能否被接待,在得到接待時表現友善向那家問安,住在那裡直至離開那地方。
  由於當時主耶穌的名聲已經傳開,並且他們這次傳道的對象只是以色列人,有一定的背景及屬靈基礎,故這種傳道方式現今是否在其他地區仍同樣可行,則有待研究,但神是全能的神,祂能為屬祂的工人預備,使他們能作神的工。另外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傳道原則。
1) 倚靠神的信心 - 即使在看見最沒有安排的情況下,只要知道是神的心意就可遵行,神必為祂工人預備合適的住所。
2) 謙卑、友善地與人交接 - 作為神的工人,雖然並非要乞求人的收留,但在面對那願意接待我們的家庭時我們需要表現謙卑及友善,祝福恩待我們的家庭,正如主耶穌在人中間也是謙卑一樣,為的是要得著我們,使我們更認識神。事實上那接待我們的家庭最能從基督徒身上看到基督的榮耀,也是說在將來極有可能為基督徒作美好的見證。
3) 面對拒絕,甚至是逼迫的勇氣 - 縱使帶著主耶穌所給的權柄及能力,仍會面對不信及硬心的人,但若達到逼迫的地步,我們就不要再留戀那地方,到別處傳揚主耶穌的名。
  另外馬太福音第10章有更詳細記載關於為主耶穌傳道時所面對的情況及環境
,對一個傳道人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指引。(441109)


『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所作的一切事,就游移不定;因為有人說:是約翰從死裡復活;又有人說:是以利亞顯現;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希律說:約翰我已經斬了,這卻是甚麼人﹖我竟聽見他這樣的事呢﹖就想要見他。』
  當使徒開始到處傳福音時,主耶穌的名聲就快速地在猶大地擴散,以致在眾人中間對這位主耶穌有很多不同的傳言,即使這風聲傳至希律耳中,他仍對主耶穌有錯誤的認識。
  在現今的時代裡,很多人對耶穌名字並不陌生,但當中有很多對主耶穌有錯誤的認識,甚至貶低主耶穌的身份。惟有親自回到主耶穌面前與祂接觸的才能正確地認識到主耶穌並祂的名,所以別只在人的口中認識主耶穌,要親自回到主耶穌面前,主耶穌必打開我們的眼睛,看到祂的寶貴和榮耀。
(441009)


『使徒回來,將所作的事告訴耶穌,耶穌就帶他們暗暗的離開那裡,往一座城去;那城名叫伯賽大。但眾人知道了,就跟著他去;耶穌便接待他們,對他們講論神國的道,醫治那些需醫的人。』
  綜覽各福音書的記載,當時施洗約翰已經殉道,他的門徒特意來告訴主耶穌這個消息,並且當時主耶穌的事奉已面臨透支,故想暗暗的帶使徒們離開往別處休息一下。然而百姓渴慕的心,甚至不惜付代價走遠路來到主耶穌面前,為的是要聽神國的道,以至主耶穌也不忍心拒絕他們,向他們講道、治病。
  我們在這裡看到即使主耶穌也因為自己肉身及身邊使徒們需要的緣故,暫時放下事奉,為的是要在神面前得力,免得因太疲累給魔鬼有機可乘。這世界的需要實在很大,一定需要大量神的工人來承擔,但若取捨,神更寶貴祂的工人,過於祂的工作。
  另外,渴慕主、願意付代價跟隨主耶穌的人實在是很觸動主耶穌的心,以致主耶穌心靈體力即使已經開始透支,也難以拒絕他們的要求供應他們心靈的需要。
(441113)


『日頭快要平西,十二個門徒來對他說: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裡去借宿找喫的,因為我們這裡是野地。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喫罷!門徒說:我們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若不去為這許多人買食物就不彀。那時,人數約有五千。耶穌對門徒說:叫他們一排一排的坐下,每排大約五十個人。門徒就如此行,叫眾人都坐下。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他們就喫,並且都喫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籃子。』
  當天百姓是走遠路去到主耶穌跟前,而且人數眾多,要他們入夜後各自到附近買吃的,恐怕就是找到了也可能不夠給這麼多人吃,主耶穌掛念他們肉身上的需要,為了不讓眾人最後帶著疲倦及飢餓的身驅回家,故已準備供應他們的需要。
  神的關顧是全面的,除了我們心靈的需要外,也關顧我們肉身上的需要,祂也最知道我們的狀況,在我們還未遇見時已經為我們思想,使我們遇見或不遇見。
  福音書中清楚記載5餅2魚是一名小孩提供的,我們不曉得為何這名小孩要帶這麼多食物來,是否有親人跟他一起來。但相信帶這些食物的人是為了走遠路所準備的,他跟隨主耶穌是有所準備的。這名小孩能及時把食物捐出來,無論他的動機是什麼,他是十分敏銳當時主耶穌和一群使徒的反應,也主動的嘗試解決當時的需要,雖然看起來好像無補於事,但主耶穌也就藉著他的預備和主動行了一個能夠飽足多人的神蹟,相信連這名小孩也沒有想到,主耶穌用他所給的施行神蹟。神固然是使無變為有,使死人復活的神,但神喜愛有人配合祂一起作工,使人更深認識祂的榮耀,這是天使、魔鬼及整個靈界中所沒有的福氣。我們不知道神藉著我們能作多大的事,但我們要常作準備、有敏銳神的靈及單純勇敢的信心,神必按祂的心意及時候使用。

  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喫罷!』我們不過有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主耶穌的心意就是透過使徒供應眾人,在整個神蹟中也是先遞給使徒,再擺在眾人前。這在一個服侍主耶穌的人來說具有很大的意義。
1) 勇於承擔主耶穌的吩咐,即使是看起來不可行,只要是出於神,神自有祂的安排。
2) 只要不與真道相違,我們要有一個廣闊的心去學習及領受不同的領受,因為神能透過我們所擁有的去祝福更多的人,正如使徒安得烈接受小孩5餅2魚的擺上,也把這5餅2魚交給主耶穌使用。
3) 我們只是一條流通管道,先從神領受,再擺在人面前讓他們領受,所以要謙卑在神面前,也歸榮耀給神,因為一切能力都是從神而來的,沒有祂的供應,一切都會結束

  約翰福音6章12節清楚記載主耶穌吩咐門徒把零碎收拾起來,免得被糟蹋,即使是零碎,主耶穌仍然很珍惜。所收拾起來的十二個籃子,也是神蹟的最大證據,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十二個籃子的零碎最後會被主耶穌及使徒們所食用,供應肉身上的需要。一向以來,當人達到目的後,就棄置那認為無用的,造成很多的浪費及污染,但在神的創造裡面,往往都是循環不息地運用下去,並不會造成浪費及污染。惟有把一生交給主耶穌,聽從主耶穌的話,在主耶穌的手裡一生才不會枉費,我們也要謹記珍惜神給我們擁有的一切,無論是時間、健康、親人及財富,免得有糟蹋及錯過的,這在神面前是可喜悅的。(441114)

『耶穌自己禱告的時候,門徒也同他在那裡。耶穌問他們說:眾人說我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是神所立的基督。耶穌切切的囑咐他們,不可將這事告訴人,又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一向以來彼得看起來總是率直、真誠、但卻快人快語的一個人,我們不知道彼得對關於基督的事認識有多深,但自主耶穌對祂的呼召到那時候,在親眼看到主耶穌的能力、榮耀、權柄及愛的時候,他明白到他所跟隨的並不是一般的先知,乃是基督、是神的兒子。彼得算是第一個在跟隨的人中間公開勇敢認定主耶穌是基督的人,他的看見使他當下得到主耶穌的稱讚,以致日後得到主耶穌的重用和交託。
  自此以後,主耶穌才把祂降世的救贖任務告訴使徒,雖然即使當時使徒們都不明白,甚至彼得後來也因為試圖阻止主耶穌的心意而反遭責備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定要先認識主耶穌是基督,才認識到神的救恩。這在一個要跟隨神,服侍神的人來說是不可缺的。(441016)


『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deny himself),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這是主耶穌對一切跟隨祂的人的要求,使我要認真地去想捨己的意義,並什麼是自己的十字架。在英文字面上 deny 有克制及拒絕兩方面的意思,所以捨己這詞有放下自己和不以自己利益為主的解釋。主耶穌一生為我們走了一條完全捨己的道路,其實祂就是如腓立比書2章6-8節所說的放下自己與神同等的地位,降生成為人子來完成救恩。約翰福音第4章34節、9章4節也清楚記載到主耶穌是要照父的旨意走一生的路,祂信任父的一切的帶領,直到十字架、復活、升天及再來,所以捨己是要有對象和信心的。而十字架是父為主耶穌所安排的路,主耶穌也照父的旨意走上,以致成就救恩。
  總括來說,主耶穌的捨己和十字架就是放下自己的地位,遵照父的旨意降生成人,在地上作工,甚至走上父為祂所安排的十字架。今日父沒有要求我們走主耶穌一樣十字架的道路,但我們不自以為是,願意在凡事上憑信心遵從主耶穌的旨意,這就是捨己。
無論景況如何都願意及堅持照主耶穌的旨意走人生的路,這就是我們的十字架,所以要認識神的旨意,並時常感謝、禱告和求問,才能真正走捨己及十字架的路。(441117)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生命:或作靈魂;下同)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be cast away),有甚麼益處呢﹖』
  很多人都很願意為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而不斷努力,這是一個很合理和很基本的目標。然而主耶穌卻說『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又說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甚麼益處呢﹖』所以明顯真正的生命並非是人一向以來努力的生存目標,也不是從任何物質世界中可以尋找得到。但主耶穌卻說,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這不是說我們要為主耶穌連性命都不要才算得救,當然直到如今仍有寶貴的基督徒為見證主耶穌而受逼害,甚至殉道,但主耶穌並非要求每一位基督徒都走這樣的路。這裡是回應上一節關於捨己及走十字架的路。『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惟有完全放下自己並交給主耶穌,我們才得著真正的生命(441117)


『凡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自己的榮耀裡,並天父與聖天使
(angels)的榮耀裡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我實在告訴你們(But I tell you of a truth),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神的國。』
  主耶穌在這裡提到一件將來要發生的事,就是主耶穌在天父、聖天使並祂自己的榮耀裡降臨,馬太福音16章27節更清楚說出主耶穌要按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故此一定是主耶穌再來時的情景,並且主耶穌有審判各人的權柄。
  這裡主耶穌特別提醒一件事,就是要認定主耶穌並祂的教訓,否則這人將來在主耶穌面前必被藐視,這可以說是認識主耶穌及一切真理的原則,值得我們加倍留意及
分辨真偽,因為主耶穌必不接受任何不認定祂並祂教訓的道理及亮光
  很多人都很希望神的國早日降臨,以為這樣就可以息去他們在地上的苦,然而主耶穌所說的神的國與在人心中所想的其實並非一致,因為主耶穌所說的是神掌權的地方,並非單指一個可看到的國度。神固然用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但神更要的就是人甘心順從神,遠離惡事,這樣才把罪的問題根治淨盡,否則即使有一個全新的世界出現,人仍然是沒有平安及快樂。所以要從心裡實幹起來,不要存著任何幻想,因愛順從神走人生的路,才是祂的最高旨意。(441118)


『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他們在榮光裡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
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heavy with sleep),既清醒了,就看見耶穌的榮光,並同他站著的那兩個人。二人正要和耶穌分離的時候,彼得對耶穌說:夫子,我們在這裡真好!可以搭三座(tabernacles),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他卻不知道所說的是甚麼。說這話的時候,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他們進入雲彩裡就懼怕。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有古卷: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聲音住了,只見耶穌一人在那裡。當那些日子,門徒不提所看見的事,一樣也不告訴人。』
  這是聖經中惟一一次記載主耶穌在祂上十字架之前的改變形象,顯出祂的榮耀來。當時能夠看見的就只有最親近主耶穌的三位使徒,而且是在主耶穌特意安排下顯現給他們看的。相信使徒們當時十分疲倦,而且是在沒有心裡準備下看到的。我們不知道使徒怎樣知道與主耶穌一同在榮光中顯現的是摩西和以利亞,但從他們的顯現及討論的話題中可以知道。
i) 他們見證出主耶穌在耶路撒冷將要去世的事是真的。
ii) 主耶穌的去世是一件大事
  棚 (tabenacle) 這字在 King James 聖經中其實與舊約時期摩西按神指示所建的會幕同字,雖然不明白使徒彼得為何提出搭棚的建議,是否因為與看見摩西有關,但明顯他的建議是把主耶穌跟摩西和以利亞看齊,以致天父再一次透過雲彩向他們三人見證出主耶穌是神的愛子,並且吩咐他們要聽從祂。
  對一個愛主耶穌的基督徒來說,能夠認識主耶穌的榮耀是一生中極寶貴的功課,但主耶穌的榮耀不是只在祂形象上所散發出來的榮光,祂的美德和愛更是吸引了我們。正如後來使徒彼得在彼得後書所說『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彼後:1:3)
  主耶穌的榮耀絕對不是用來滿足我們對祂的好奇,又或用來在人面前誇口自己多屬靈,乃是要影響我們、改變我們成為更合乎主耶穌所用,並因帶有基督的香氣,成為一個榮耀神的人,見證主耶穌的人。正如使徒保羅所說『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3:18)
  昔日使徒因沒有心理準備,在看見主耶穌的榮耀時卻不知所措,今日我們每逢在神面前的時候,我們的心就應有所準備,讓神的榮耀和美德影響我們的心,以致我們心靈有真的更新,行為上有更美好的改變,這才是主耶穌向我們所要的。
(441122)


『第二天,他們下了山,就有許多人迎見耶穌。其中有一人喊叫說:夫子!求你看顧我的兒子,因為他是我的獨生子。他被鬼抓住就忽然喊叫;鬼又叫他抽瘋,口中流沫,並且重重的傷害他,難以離開他。我求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
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阿,我在你們這裡,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將你的兒子帶到這裡來罷!正來的時候,鬼把他摔倒,叫他重重的抽瘋。耶穌就斥責那污鬼(unclean spirit),把孩子治好了,交給他父親。』
  當時其他使徒們在山下等候主耶穌的時候,即有人要求他們的幫助,由於之前使徒們都有醫病趕鬼的經驗,所以就嘗試幫忙趕鬼,卻是失敗,這使他們再一次體會到,其實人在靈界面前是很軟弱的,沒有主耶穌的話,人是無法對抗靈界的力量。使徒的失敗也重創孩子父親對孩子得醫治的信心以致當這位父親面對主耶穌的時候也不敢抱太大希望 (參閱馬可福音第9章)。相信這位父親也曾聽聞關於主耶穌的事,不然他不會懂得為自己的孩子找主耶穌幫忙,但為何他會信不足,而信不足(unbelief)又是什麼意思,相信值得進一步查考。
  但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有時候我們信心不足,並不代表神一定不會聽我們的禱告,重要的是有一顆真誠倚靠神的心,這才是搖動神動工的關鍵,這對一個信心軟弱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信心的鼓勵,就是回到神面前的,神總不輕易放棄。最後這孩子得了醫治,同時也醫治了那父親對神軟弱的信心。(441127)

『眾人都詫異神的大能(大能:或作威榮)。耶穌所作的一切事,眾人正希奇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要把這些話存在耳中,因為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不明白這話,意思乃是隱藏的,叫他們不能明白,他們也不敢問這話的意思。』
  主耶穌多次向使徒提到的就是神救贖的福音,但使徒的反應是不明白、不敢問,馬太福音17章更記載使徒們大大的憂愁,他們明顯明白主耶穌在說什麼,而且他們也相信是真的,只是他們不明白為何如此。他們也可能因為知道更多後會更害怕而不敢多問,因為這對當時的使徒來說實在是一個不好的消息,也是對他們信心的考驗。
  面對不好的消息,人往往的反應是不肯面對,有時候更避而不談。但神告訴我們的是要我們得著最大的益處,並且在祂裡面得以完成。所在乎的,是我們有沒有認真去面對神的話。
(441127)

『門徒中間起了議論,誰將為大。耶穌看出他們心中的議論,就領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自己旁邊,對他們說: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你們中間最小的,他便為大。』
  在
這世界中,人喜歡坐高位往往是因為自己會受更多的服侍和尊重,得更多的益處、名、利及更少的約束。相對在神的國中,主耶穌所要求為首的是一個充滿愛、單純及樂意服侍人的心,因為連神祂自己也是這樣向人付出,就如經上說『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
  所以即使是小子,也要因主耶穌的緣故接待他。這是服侍主耶穌的最基本原則,也是教會中每一個神的用人要緊記的。
(441127)


『約翰說:夫子,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與我們一同跟從你。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
  在這裡可以看到使徒約翰認為跟從主耶穌的才有資格奉主耶穌的名作事,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主耶穌給他看到的是更廣闊的,馬可福音第9章的記載中可以看到主耶穌尊重每一個尊重主耶穌之名的人,奉主耶穌的名作事是在乎對主耶穌之名的重視,而不是那些所謂跟隨主耶穌的人所特有的。他若是真心靠主耶穌的,就讓那人經歷主耶穌基督之名的真實及寶貴,以致他的信心更被建立。
  這表示我們在傳福音時,如果對方有需要及真誠的,不妨鼓勵對方直接奉主耶穌的名祈求,讓他與主耶穌開始建立個人的關係,這是一條更好使人歸向主耶穌的方法。
(441201)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他們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豫備。那裡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阿,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作的(有古卷無「像以利亞所作的」數字)麼﹖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Ye know not what manner of spirit ye are of)。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或作:靈魂;下同),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有古卷只有五十五節首句,五十六節末句)。』
  這裡可以看出當時被稱為使徒的約翰及雅各,在不被人接待時的心態是犯了多麼嚴重的錯誤,竟然完全忘記主耶穌一向只想拯救人的行動,卻想要運用權柄去害人、消滅異己,為的是要消心頭之憤,如同魔鬼的作為,難怪主耶穌當面的責備他們。
  
面對人的拒絕是難受的,但主耶穌往往是存著一顆溫柔的心去接受,只有在對付魔鬼勢力時主耶穌才會運用權柄,所以作為一個服侍主耶穌的人,在面對人的拒絕,甚至是逼迫時,他只可以努力學習以愛、溫柔和忍耐去包容及改變對方,一切出於憤怒、仇恨、私意,利用一切方法、手段、甚至是當時所擁有的權柄意圖傷害或消滅對方等惡念都是主耶穌所不容許的。事實上即使那些人拒絕主耶穌,但連最有資格定他們罪的也已經為他們捨命,我們就更應存謙卑忍耐的心學習愛他們,期望他們日後心眼得開,悔改接受福音。(441202)


『他們走路的時候,有一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往那裡去,我要跟從你。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主耶穌不單止為我們捨棄天上的榮耀,在地上也沒有為自己存留什麼,這是主耶穌要跟隨祂的人知道的,所以跟隨主耶穌的也不留戀在地上的,只要完成主耶穌要我們走的路程,仰望天上神為我們所預備的。(441206)


又對一個人說:跟從我來!那人說: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
  這在不明白的人來說主耶穌好像很不懂人情世故,也好像無情及不孝,但其實是要我們明白不要給一些不能改變的事實拖累自己,相反地要更努力跟隨主耶穌,作主耶穌的工,搶救更多寶貴的靈魂來得重要。事實上那人只是因人的緣故回去埋葬自己的父親,事實上他所作的對他父親來說已經是於事無補,因主耶穌為活著的人努力才更重要,因為人的靈魂在這世界中才是最寶貴及具有永恒價值的,是神所愛的。(441206)


又有一人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
  相對於第一位說要跟隨主耶穌的那人,這人無疑是沒有這麼大的決心,並且他心裡所掛念的是自己家裡的人,那人並沒有想到要帶家人一起來跟隨主耶穌,卻因為心裡把家人放在首位反被延誤了,難怪主耶穌以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人來比喻這人的猶疑不定。其實主耶穌的步伐並不會因那人而停留,但那人卻會因自己不夠決斷而錯失機會,有所虧損。
  我們明白到家人對每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但要使家人有永恒真正的幸福,那就只有帶他們回到那位愛他們的神面前,況且地上的關係有一天是會完結的,只有天上的關係才是永恒。如果我們愛家人,那就更該愛把家人賜給我們的神,神必按我們對祂的信心和愛祝福我們的家人,這才是送給家人最寶貴的禮物。
(441208)

台長: David
人氣(1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 路加福音 |
此分類下一篇:路加福音第十章
此分類上一篇:路加福音第八章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