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2-07 23:01:38| 人氣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方亮時評:加稅須考慮机會成本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2.02.07 A1
盡管稅收問題,並不是一個受歡迎的話題,但這兩天,稅收問題又成為港人最為關心的話題,其中最為矚目的是,IMF建議本港要長遠解決財政赤字問題,應該開徵消費稅,并建議當局盡快展開籌備工作,而与之相左的觀點,亦都紛揚登場,不絕於耳。
  開徵消費稅,對港人而言,已非空穴來風,一些高層人士從去年年中開始,便在多個場合加以暗示,并推出了一份以擴闊稅基為名的諮詢報告,向港人打足了加稅預防針。不過,時至今日,年關已近,但港人仍然帶著加稅与否的懸念,辭舊迎新,送蛇迎馬。財爺任君盤問,亦自不開金口,或大打太极,非到3月6日,不愿揭開最終的謎底。

  作為一項經濟政策,其實施的結果,自然是利弊兼有的,沒有一項政策會使所有人都受損,也不會有一項政策能使所有人都受益。換言之,加稅可能使本港增加一部分財政收入,而整体經濟可能亦要為之付出不菲的代价。

  复蘇重於削減財赤

  經濟學上有一個很基本的概念,謂為“机會成本”,說的是為了得到一樣東西所必須失去的。如以這一概念來衡量加稅政策,政府決策者必須考慮的是,得大於失還是失大於得;決策者所能作出的選擇,是“兩利相衡取其重,兩害相衡取其輕”。而決策者的選擇,必須充分考慮本港目前經濟格局的基本特點,選擇是否有利於經濟增長。

  目前本港的經濟格局,主要呈現兩大特點:

  一是本港經濟相對不景气。盡管2001年基本保持了零增長,已經出現了止跌回升的勢頭,但經濟增長的基礎仍不鞏固,仍然需要一些刺激性的因素,才能更進一步地促進本港經濟的复蘇。

  二是本港面臨巨額的財政赤字。盡管最終的數据還沒有出來,但普遍估計在600億元左右,目前無論是業界還是官方,都還沒有一個很具体的方案,可以解決本港可能一連几年的財政赤字。

  筆者覺得,現在影響決策者的一個主要觀點,似乎是解決赤字的重要性,遠甚於經濟的复蘇。因此,最近充斥於傳媒的言論,解決赤字問題是第一位的,似乎赤字問題解決了,經濟也就自然复蘇了。阿根廷新近發生的危机,加深了人們的這一認識。

  然而,港府高官已在多個場合表示財政赤字屬於結构性的,沒有三五年解決不了,而本港經濟目前已露出复蘇的跡象。因此,与其現在絞盡腦汁去解決非得三五年才能解決的問題,不如千方百計地去催化即將到來的經濟复蘇。要學會在財政赤字中實現經濟增長,并在經濟增長中實現財政收支平衡,而不應以經濟萎縮作為代价,求得財政平衡。

  加稅机會成本過大

  如果撇除進出口的因素不算,擴大消費和鼓勵厂商投資,以及增加政府開支和減稅,均可以在不同的程度刺激一地的經濟增長。

  本港目前赤字嚴重,依靠增加政府開支來刺激經濟增長,顯然不現實,因而積极的財政政策并不容易實行,雖然本港的財政儲備仍有3700億元,但礙於對金融風險的防范,相信港府已經不會輕易動用。如果希望以積极的財政政策去刺激經濟增長,加稅可能是不得不的選擇,而加稅本身已經對經濟增長构成損害,而且會削弱擴大消費和厂商投資的經濟增長的正面作用。這是在目前狀態下加稅的机會成本。

  本港目前稅种單一是一個基本事實,單一的稅种固然導致稅基不寬,但也不能因為目前財赤嚴重而詬病本港的稅制,對於本港競爭力和在區域內地位的形成,本港的稅制功不可沒。筆者亦并非覺得要固守單一的稅制,但稅制本身應該要有相對的穩定性,不能因為一時甚或稍長時間的財政壓力,而動搖稅制的穩定性。

  按照“擴闊稅基派”領軍鄭慕智等人的研究,以及坊間正在討論的各种加稅方案,大多傾向於新加銷售稅、离境稅、博彩稅及提高利得稅。但業界所討論的加稅方案,到目前為止,仍對加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認識尚不充分。

  例如,本港市道不景,港府高官及一些團体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一再勸喻市民留港度歲、留港消費,并和一河之隔的深圳作比較,本港的消費并不貴。這意味港人的消費信心在經濟低谷中已經受到嚴重打擊。有數据表明本港出現了連續36個月的通縮,使去年零售額出現負增長。開徵消費稅,雖然庫房可以增加收入,但消費信心則是百上加斤,難望靠擴大消費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

  再如离境稅,港府千方百計才爭取到放寬內地人“香港游”的政策,況且近年兩地的經貿往來較回歸前已經更為密切,增收离境稅与此大勢顯然是背道而馳,并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內地因素對本港經濟的拉動。況且,如從羅湖過境,反映在九鐵的票价上,已較正常的价格多收了近20元,這已經是變相的“离境稅”,再徵离境稅,無疑是雙重課稅,不知還想不想离境人士,再回香港?

  加稅亦難解決赤字

  按照有關人士為港府開出的方案,消滅財政赤字無非四途:一是開源,二是節流,三是舉債,四是部分公營机构私有化。有報告顯示,港府的經常性開支,有70%左右是用於公務員及公營机构的人工及其他福利開支,兩者約各佔一半。如果公務員薪金減少10%,可以節省開支約160億元。不過,政府開支具剛性,缺乏下調的彈性和空間;而且,有研究表明,政府開支的增長遠超出GDP的增長,兩者的差距預料在今年還會進一步擴大。因此,節流一途,許多人并不抱太大的奢望。將公營机构私有化,亦被市場人士詬病為將金銀珠寶變賣,以支持日常支出。對於發債,梁錦松則稱“等如碌卡,意義不大。”

  對號入座,加稅無疑屬於開源一法。如果開徵銷售稅,若以3%的稅率計算,每年約可新增180億元;如果開徵离境稅,每年可以新增稅收18億元;如果將利得稅提高一個百分點,每年可以新增約20億元的稅收。這就是說,單靠一項新稅,對解決本港財政赤字可謂杯水車薪。即使捆在一起實施,不算博彩稅(其實博彩例如賭波,迄今尚未合法化),仍只能解決本港財政赤字的三分之一。這說明,加稅并不能有效地解決本港的財政赤字。

  曾獲諾獎的美國經濟學家加里貝克,對美國稅收增長后可以大幅度削減財政赤字表示怀疑,他以美國過往一段時期的研究表明,當政府稅收增加的時候,政府的支出可能會增長得更快。因此,即使加稅成功,政府開支減少亦難獲得必要的保證,相反增加開支的可能性會更大。

  凡此种种,本港現時不具備加稅的條件。



台長: 東方亮
人氣(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