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23 16:18:24| 人氣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共十六大(專題):中國經濟總量2020年達5萬億美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专家梁化解画中国小康
2002年11月12日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基本现代化在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就此问题,商报特派记者在北京专访了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权威牛文元教授。应记者要求,牛文元对小康社会进行了量化解画。他认为,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达到4.5到5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


小康社会属质的飞跃


牛文元表示,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用20年的时间夯实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非常务实,特别是有几个标?,比如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都提得很明确,这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准备阶段,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也首次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据悉,今年3月份,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曾经要求牛文元在去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再作进一步的分析,一部分是理论指引,一部分是实证分析,给出了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总体框架。消息人士指出,牛氏此份研究报告,已由中国科学院送到了相关部门。跟踪牛文元小组的分析人士表示,十六大报告中关於小康和现代化问题的内容,应该说吸收过牛文元小组的研究成果。不过,牛文元对此不愿给予正面的证实。


中国领导人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首次提出小康的概念,到2000年已经总体实现了小康。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牛文元认为在质上是一个飞跃,“社会代表什麽?社会应当反映三种非常本质的东西,就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社会前进的质量和社会前进的公平”。牛文元认为,江泽民提出的小康社会,实际上隐含了这三方面的内容。牛文元所提的三点,和江泽民提出一个小康社会所要有的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实并不相左。一个小康社会,并不仅仅从一两个经济指标去衡量,如果停留在这一层面,如报告中所言便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因此,牛氏认为,江泽民所提的小康社会,应该是对原先小康水平或小康生活概念的的一个突破和创新。


中国实现工业化仅用70年


牛文元特别指出,十六大报告关於小康社会的目标,有一项是基本实现工业化。也就是说,小康社会实现的时候,中国工业化也基本完成了。牛氏认为,这一点很重要,是小康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牛文元介绍,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启动於十八世纪的中期,大概经历了将近200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中国的工业化是1950年发动的,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如果按照报告中的设计,2020年完成工业化,还有近20年。也就是说,中国要用70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国家大约200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这就是通常我们所理解的跨越发展”。


不过,根据牛氏观点,跨越并不等於超越。牛氏认为,发展阶段是不能够超越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加速走完一个发展阶段,比如西方国家用200年,中国用70年,但不能不走,中国的工业化阶段是必须完成的。至於中国的工业化完成了多少,牛文元认为,大概到了55%到60%左右,相比於现代化是要超前一点,而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却只完成了40%。也就是说,中国真正的现代化路程还没走到一半。因此,中国要用近20年的时间,完成另外40%的工业化,使工业化水平达到100%。届时,中国的信息化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然后再用30年的时间,到2050年也就是本世纪的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程度。牛文元认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量估计处乐观悲观间



总体上的小康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也就是GDP达到1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䭾管小康社会并非一两个指标所能涵盖的,但牛文元还是应记者的要求,对小康社会的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作了推算。牛氏说,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达到4.5到5万亿美元,相当於日本现在GDP的总量,这对中国来讲是一个相当大的台阶,因为中国的人均GDP今年可能达到1000美元,而到2020年,能够达到将近3000美元左右。无论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中国均具备了向现代化隽击的基础。


牛氏认为,他们的这个推算是比较准确的,也是比较中性的。他同时介绍,对於中国的国力,乐观的和相对悲观的估计都有。乐观的估计是,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达7万亿美元左右,接近美国的70%至80%,但牛氏认为这一估计有点过了;悲观的估计是,只有3.5至4万亿美元,因为中国在未来的近20年,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很严峻的挑战。牛氏表示,这一估计有几个对中国有利的条件没有估计上去。他的估计则处於乐观和悲观之间。


十年翻番增加额较美日低


牛文元对记者分析,美国的GDP在1969年达到1万亿美元,十年之后,美国的GDP上升至2.7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十年增加了1.7万亿美元;日本大概是1980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十年之后的1990年达到了2.4万亿美元,增加了1.4万亿美元。中国在2000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十年之后是多少?翻一番,就是达到2万亿,也就是十年增加1万亿美元。


牛文元此时十分敏锐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麽美国十年增加了1.7万亿美元,日本增加了1.4万亿美元,而中国只能增加1万亿美元?牛氏认为,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城市化程度过低,大大限制了GDP的增长。牛氏提供了一组可作参照的数据,当美国宣布达到1万亿美元的时候,它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87%,日本宣布的时候是65%,而中国宣布时则只有36%。也就是说,中国达到1万亿美元这一台阶时,城市化程度只有美国的41%、日本的55%。


牛氏认为,中国城市化率过低,大大限制了社会财富的积累。他分析,中国70%的人在农村,不可能在农村内部生产的水平和手段的情况下,指望农村能迅速地积累财富。他称,现在国家很注意“三农”问题,其中一条就是减轻农民负担,但是,即使农民的负担为零,农民也很难富起来,真正能够积累社会财富的是减少农民,通过城市化提高集聚财富的能力。


牛氏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过程非常曲折,大约经历了三个误区:一是鼓励工业化,抑制城市化;二是严格限制大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三是小城镇,大发展。牛氏说,这三个误区,对中国的城市化实际是有害的,不能认为小城市、小城镇好搞,实际上按照城市标准而言,小城镇的发展成本是最高的。更重要的是,搞起来后,如何提供就业机会,如何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增长点?牛氏认为这均成疑。


城市化每增1%需4000亿


现在,中国已经开始调整城市发展的战略,大城市、中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是接近科学的提法了。记者也注意到,对於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的发展,中国这几年动作比较大,一些城市正在合?,一些区域的城市群已经初现规模。牛氏表示,城市化是未来解决中国财富集聚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根据他们的推算结果,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目前是36%,将来提高到75%的话,国家大约需要投入15到16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在这期间,每一个百分点的城市化成本,大约是4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城市化莫在空间上搞均衡


对江泽民提到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发展得快一点,率先实现现代化,牛文元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一些地区可能走得快,发展得好,而且产业结构层次和和工业化水平都很高。但是,另外一些地区可能还刚刚起步,比较差一点,如果用同一个要求,那肯定是不行的。因此,从国家的战略层面上,应当有所区别的。


牛氏特别提到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三大地区,无论城市化还是工业化的程度,都比较高,如果这三大地区能够集聚中国社会财富70%的话,那中国的发展成本就低得很。牛氏特别强调,中国的城市化不能在空间上搞均衡,必须有主力军。




二访牛文元



牛文元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的首席科学家,也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首席科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在北京友谊宾馆首访牛文元,牛文元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其时,牛文元牵头的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推出的中国现代化报告,提出了衡量中国现代化程度与进程的一整套指标体系。国际上对现代化的研究主要有五大学派,牛文元领衔提出的这套指标体系,形成现代化的系统学研究学派,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反响很大。首访牛文元后,记者将这套指标体系称为“牛氏指标”,不想得到行内人士的广泛认可。


前天是星期天,致电牛宅约访,牛氏到北大参加该校一个晋升教授的闭门评审会,所幸手机尚开,一听是香港商报记者约访,他即向评审会临时告假,约记者在北大见面,接受独家专访。


从1999年起,牛文元即主持中国科学院的年度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至今已经是连续第四年推出。




胡鞍钢:GDP应年增7.2%



【商报北京专讯】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即超过35万亿元人民币。一直在会外关注十六大的经济学家胡鞍钢在接受传媒采访时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他在对未来20年的经济增长率进行测算后,得出要实现这一目标,每年的增长率应为7.2%。他认为,头10年的增长率可能要高一些,达到7%至8%;后10年可能保持在6%至7%之间。


20年前,中国曾提出目标,到2000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也就是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胡鞍钢承认,“翻两番”刚提出时,全世界几乎没有人相信,“我们自己做研究时也没敢想”。


现任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的胡鞍钢分析说,中国较高的国内储蓄率将带来较高的国内投资率;中国的人力资本即平均受教育程度,在过去10年提高较快,而且其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正在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将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加上国有经济进一步搞活,非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都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戴相龙:有能力筹资建小康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接受北京官方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支持了胡鞍钢的观点。这位央行行长说,中国位居世界前列的高储蓄率保证了信贷资金来源充足,央行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预计今后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将较多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增长速度之和。他说,中国有能力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小康重量亦重质


另外,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他强调,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物质的极大丰富就是小康,它还包括人民群众全面素质的提高,全面建设小康实际上还代表了先进文化方向。他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标,代表了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所商业室主任、研究员宋则认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不仅要增加中等收入人群的“量”,还要增加他们的“质”,使他们更多的成为“殷实之家”。他认为,目前社会上的高收入人群更值得关注。他说,全面建设小康不是要“消灭”那些高收入人群,而是要“消灭”贫困人口。高收入人群的出现实际上是实现小康战略很重要的一部分。


青年经济学家胡必亮认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体系。它包括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工业;从农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从不太完善的民主社会过渡到较发达的民主社会;从传统文明过渡到现代文明。他说,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指标,不仅强调经济的因素,也要强调社会转型、民主化进程的提高和文明层次的提升。



台長: 東方亮
人氣(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