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14 19:32:32| 人氣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木魚書與口傳歷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木魚書與口傳歷史
http://hk.myblog.yahoo.com/lwmlung/article?mid=2104


龍緯汶
龍緯汶文化藝術國際交流協會主席
2010年2月14日


前言

木魚書最早出現於明朝晚期,內容多與歷史、愛情故事、傳奇等有關。說書的人將內容自譜音樂,即席演唱。有些更配以簡單的樂器,包括:二胡、木魚等。

時人多目不識丁,配了音樂後容易背誦,讓木魚書的內容更加容易傳於後世。木魚書的內容繁多,而有些更不見於正史。木魚書的流傳,對中國歷史、文化及藝術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中《花箋記》、《二荷花史》更擁歐語譯本,影響了歐洲十九世紀的文藝創作。


木魚書與香港及澳門

十九及廿世紀以來,香港及澳門都成了中國商人及外商設廠的熱門地點。當中,澳門便曾經以做炮竹及打引而成名。工業革命以後,工廠的工序被細分,每位工人都沉悶地做著重覆的工序。

工人們便以唱詠木魚書自娛,當中亦有唱得好的工人,義務教授其他工人學習唱詠木魚書,務求大家一眾於刻板的生活中取樂。

其間,香港南洋影片公司更將木魚書中的《紫霞杯》拍攝成電影。當時,在香港可謂是轟動一時。該片以侯曜編導,羅品超及梁雪霏作主演。


歲月不留木魚書

現今一代,很少人還會記得木魚書;年青的一群也不太明白口傳歷史的重要,也不知道為何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意,為書中字句,創作出旋律。木魚書正在香港消聲匿跡中。曾經與香港打工仔女在工廠度過數十年寒暑的文化結晶,最後竟然落的如此下場,實在令人心酸。

時值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希望市民,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提出建議。本協會希望民政事務局可以將<木魚書>加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努力保護<木魚書>,並尋找出<木魚書>在香港數十年的痕跡。


我們邀請了一位80歲的婆婆,為大家演譯<木魚書>中<提起筆,淚紛紛...>一段。歡迎大家登入<龍緯汶文化藝術國際交流協會 youtube 頻道>欣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sOtcUaH2os

台長: 龍緯汶
人氣(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