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03 23:00:54| 人氣1,72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學韻語》朱子輯

朱子輯《小學韻語》


教人之道,首重發蒙,蒙以養正,是曰聖功。

小學之功,大學之基,涵養德性,務習少儀。

 

人之初生,至善者性,仁義禮智,天之所命。

惻隱辭讓,羞惡是非,藹然四端,擴而充之。

 

幼而不學,遂喪天真,性漓情乖,不可為人。

父兄之教,當及其時,長其良能,充其良知。

 

古人妊子,胎教有則,不聽淫聲,不視惡色。

坐立不倚,邪味不嚐,如此生子,端正異常。

欲求乳母,須擇淑慎,所飼之子,類其性行。

更擇諸母,恭敬而慈,出入教導,為子之師。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子能言語,唯俞不苟。

子稍有知,常示毋誑,孟母買肉,言期不妄。

數與方名,六歲可知,男女異席,七歲別之。

遞至八歲,乃入小學,講習少儀,罔敢或錯。

 

小學之道,教之有方,敬爾威儀,飭爾倫常。

威儀抑抑,是曰定命,彝倫攸敘,乃盡其性。

凡為弟子,夙夜儼恪,向晦晏息,日出而作。

盥漱既畢,振衣垂紳,納履著綦,佩用衿纓。

乃灑庭內,攘袂及肘,堂上播水,室中握手。

從而掃之,袂拘而退,以箕自向,報其塵穢。

拭其幾案,正其坐席,飭其器物,整其書籍。

日用酬酢,必敬必恭,無稍差謬,惟道是從。

 

天生蒸民,有物有則,耳目口體,悉具天德。

目無淫視,耳無側聽,奸聲亂色,不留聰明。

下帶則憂,上麵則傲,胸中不正,眸子乃毛。

鄭聲亂雅,邪說誣民,聽之不聰,乃病我心。

 

與子言孝,與臣言忠,與兄言友,與弟言恭。

吉凶榮辱,為口所起,君子存誠,不妄語始。

溫溫恭人,為德之基,容體必正,顏色必齊。

足容宜重,手容宜恭,肩背竦直,步履從容。

 

立不可跛,坐不可箕,折旋中矩,周旋中規。

無曰虛器,執虛如盈,無曰虛室,入如有人。

將上其堂,爾聲必揚,將入其戶,爾視毋昂。

入戶奉扃,視瞻毋回,戶闔亦闔,戶開亦開。

入國不馳,城上不呼,衣裳齊衰,見之必趨。

若有疾風,恐雷甚雨,雖夜必興,不敢安處。

 

童子之年,不衣裘帛,潔其衣裳,正其服色,

冠垢則漱,衣垢則洗,褻衣與衾,不見其裏。

不服紅紫,不飾紺緅,服之不衷,致災之由。

暑無裸裎,勞無裼袒,蓬頭跣足,是曰放誕。

口之於味,人有同嗜,左食右羹,先菜後胾。

不可放飯,不可流歠,食不可吒,骨不可齧。

 

毋揚爾飯,毋刺爾齒,嚃羹絮羹,人所共恥。

毋投狗骨,毋反魚肉,固獲嘬炙,是曰肆欲。

 

子事父母,雞鳴請安,下氣柔聲,問衣燠寒。

少者奉盤,長者奉水,沃盥授巾,乃進甘旨。

 

養以雞豚,膳以稻黍,酒肉將徹,必請所與。

屙癢則搔,疾痛則抑,出入扶持,小心翼翼。

立則視足,坐則視膝,遊目以察,惟恐有失。

不敢嚏咳,不敢跛依,不敢唾洟,不敢睇視。

親召無諾,急趨其所,執業則投,既食則吐。

出則告之,反則面之,出不易方,複不過時。

牲無私畜,貨無私貯,不敢私假,不敢私與。

敬其所敬,愛其所愛,先意承志,罔敢或悖。

  

父母有過,人子幾諫,諫若不入,孝敬無間。

待其既悅,複諫不違,三諫不聽,號泣以隨。

父母有疾,飲藥先嚐,冠則不櫛,行則不翔。

飲不變貌,食不變味,笑不至矧,怒不至詈。

 

父母之喪,乃當大事,衣衾棺槨,必誠必備。

寢苫枕塊,居於喪次,既殯食粥,既葬蔬食。

期年小祥,兩期大樣,中月而禫,酒肉始嚐。

毋信浮屠,供佛念藏,毋慕貴穴,逾時不葬。

家必有廟,廟必有主,朔日薦新,忌日陳俎。

四時致祭,視死如生,豺獺報本,人胡不誠?

 

陸績懷橘,黃香溫被,江革行傭,子路負米。

薛包灑掃,王祥躍鯉,伯俞泣杖,黔婁代死。

全受全歸,曾子守身,瞽瞍底豫,天下化行。

百行之原,在於一孝,凡爾人子,是則是效。

 

戚戚兄弟,手足之親,兄宜友弟,弟宜恭兄。

常則和樂,天倫暢敘,變則急難,外禦其侮。

毋好貨財,而傷同氣;難得兄弟,易得田地。

毋私妻子,而疏骨肉,婦言不聽,友愛自篤。

陳氏廣席,薑家大被;唐建花萼,虞封有庳。

弘不問牛,袞不避疾,趙孝爭死,伯道存侄。

繆肜自責,諸婦釋爭;田氏不分,紫荊複榮。

鬥粟尺布,後悔無及;煮豆燃萁,相煎太急。

 

長幼之節,人之大倫,侍於先生,必敬必誠。

毋蹶爾足,毋撥爾衣,長者不及,儳言何為?

正爾之容,聽則必恭,不可剿說,不可雷同。

先生有問,終焉則對,敬陳所見,詞必謙退。

請業則起,請益則起,更端而問,對之以禮。

君子欠伸,視日早暮,侍坐者出,罔致其斁。

侍飲長者,拜受維謹,長者未酹,少不敢飲。

尊客之前,讓食不唾,不敢叱狗,駭客於座。

尊長逾等,不問其年,鄉人飲酒,出不敢先。

先生,拱立毋背,與言則對,不語則退。

父齒隨行,兄齒雁行,重任則分,輕任則並。

親親為仕,敬長為義,凡爾後生,毋敢輕易。

 

若夫婚姻,萬世之始,先有夫婦,乃有父子。

居喪不娶,吉凶異轍,同姓不婚,所以厚別。

家之盛衰,由於婦人,凡人擇婦,察其性情。

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納采納幣,惟禮是循。

親迎以歸,交拜秩秩,合巹而飲,共牢而食。

明日夙興,乃見舅姑,三月廟見,禮不可逾。

 

夫婦之親,貴於有別,不共湢浴,不共巾櫛。

夫之笥篋,妻不敢兼,夫之楎椸,妻不敢懸。

婦無攸遂,中饋維恪,牝雞司晨,為家之索。

情欲不介,宴私不形,閨門之內,肅若朝廷。

臣不二君,女不二夫,一與之齊,終身與俱。

不幸夫喪,守節勿墜,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凡為男女,內外有秩,外言不入,內言不出。

男子入內,中嘯不指,女子夜行,無燭則止。

不與並立,不相雜坐,男行由右,女行由左。

非祭非喪,不相授器,受必以篚,無篚則置。

諸姑姊妹,已嫁而反,不與同席,不與共飯。

男女之稱,其長備異,曰嫂與叔,不通問遺。

 

郤妻饁耕,相敬如賓;言不逾閾,敬薑堪欽。

孟光荊釵,少君鹿車,緹縈救父,盧氏衛姑。

玖英投穢,凝妻斷臂;董氏封發,令女割鼻。

家人之吉,利於女貞;凡此閫範,可法可型。

 

朋友之交,列於五倫,勸善規過,以輔吾仁。

齒德俱尊,事之以師;志同道合,擇而友之。

交友之道,惟淡乃成;甘如醴者,忿怒易生。

交友之道,惟敬乃久;謔浪笑傲,難善其後。

毋矜勢利,利盡交疏;毋尚意氣,氣衰情渝。

毋喜善柔,執袂拍肩;毋事遊戲,酒食流連。

不盡人歡,不竭人忠,以全其交,慎始至終。

不可挾長,不可挾貴,惟德是友,同心共濟。

益友當親,損友當絕;善人芝蘭,惡人蛇蠍。

士有爭友,令名日灼;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君尊臣卑,萬世之綱;元首宜明,股肱宜良。

以忠報國,隨位皆然;大臣以法,小臣以廉。

匡救其惡,將順其美;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毋避艱險,毋戀富貴,患得患失,無所不至。

堯舜其君,堯舜其民,論道經邦,輔相太平。

可以寄命,可以托孤,一臨大節,死生不渝。

 

孝者事君,弟者事長,慈以使眾,其道無兩。

致君澤民,雖俟異時,童蒙之年,早立其基。

弟子之職,首重力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或習乎禮,束其筋骸;或習乎樂,律呂克諧;

射觀德行,禦範馳驅;極變者數,記事者書。

凡此六者,理之所寓,朝夕遊焉,以博其趣。

 

聖賢典籍,大道所彰,以辨威儀,以明倫常。

人不讀書,面牆而立,義理莫名,悔尤交集。

 

 

《小學》一書,做人樣子,

兒曹誦讀,當自此始。

《小學》既終,《四書》宜知,

四子之書,五經階梯。

 

首讀《大學》,規模宏遠;

次讀《論語》,立其根本;

次及《孟子》,觀其發越;

次及《中庸》,微妙以揭。

四書既熟,五經可肄。

 

《詩》言性情,《書》道政事。

《易》明陰陽,《禮》紀製作,

百王法戒,《春秋》筆削。

經術既明,乃讀諸史。

 

《綱目》一編,《麟經》遺旨,

辨其興亡,別其得失,

酌古準今,以求治術。

 

孔孟既沒,宋儒挺生。

濂溪《太極》,橫渠《西銘》,

明道伊川,發微闡精,

朱子述之,用集大成。

貶黜功利,詆排佛老,

繼往開來,厥功不小。

 

五子之書,四子之精,不讀其書,斯道何明?

人生十五,始入大學,明德新民,本末攸灼。

格物致知,以窮其理,表裏精粗,各知其止。

人禽關頭,在於意誠,心正身修,明德以明。

由是而推,齊家治國,均平天下,至善各得。

不習小學,罔識幼儀,欲入大學,而無其基。

不進大學,知行未優,小學成功,亦無由收。

學有大小,道無異旨,幼習其事,長達其理。

少成天性,習慣自然,今日蒙士,他日聖賢。

 

戒爾童子,不可失時,少不努力,老徒傷悲。

戒爾童子,不可助長,譬如行遠,由近而往。

戒爾童子,不可佚遊,盤遊無度,我是用憂。

戒爾童子,不可放曠,晉人清談,名教日喪。

戒爾童子,勿開侈端,儉入奢易,奢入儉難。

戒爾童子,勿生驕矜,月滿則缺,器滿則傾。

戒爾童子,勿好諛媚,奉承我者,以我兒戲。

戒爾童子,勿逞奸謀,作偽日拙,作德日休。

戒爾童子,勿嗜旨酒,狂蕩移人,損生喪守。

戒爾童子,勿戀女色,溫柔鄉裏,鑠精敗德。

戒爾童子,勿貪貨寶,得之有命,求之有道。

戒爾童子,勿妄生瞋,一朝之忿,忘身及親。

 

勿摘人失,勿言人惡,責己宜厚,責人宜薄。

勿護己短,勿飾己非,聞過不喜,如疾忌醫。

勿壞心術,勿喪品行,澡身浴德,表裏交正。

勿合汙世,勿同流俗,經正民興,古道可複。

讀書何為?曰學聖人,稟資雖異,降衷維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學至聖人,盡性而已。

 

人之為學,須自立志,志之所向,其氣自至。

所向維何?必大且遠,天道王道,有末有本。

古有程子,不囿小成,十五歲時,便學聖人。

伊尹躬耕,樂道有莘,天下己任,堯舜君民。

不計其功,不謀其利,無為而為,明道正誼。

內則為聖,外則為王,參讚天地,悠久無疆。

 

舜也何人?予也何人?待人而興,是為凡民。

妄念作狂,克念作聖,徹始徹終,惟是一敬。

 

《小學》一書,大法略備,

朱子輯之,以覺來裔。

內外兩篇,萬世典型,

敬如父母,信如神明。

爰撮其要,輯為韻語,

匪我之言,古人遺矩。

勖哉童子,共相講習,

天下風俗,庶補萬一。

台長: 發哥
人氣(1,72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讀經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弟子規》全文
此分類上一篇:〈文心雕龍‧原道第一〉

(悄悄話)
2015-09-11 09:41:02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