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14 10:52:12| 人氣8,263| 回應9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個腦科學家中風時的「開悟」體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醒來之後,有時會有不同尋常的事發生,例如村上春樹與卡夫卡的小說也曾描述過。但確實在13年前,有個腦科學家經歷了一次奇特的中風,這次的中風開啟了她人生的一個新窗口,也讓她成為自己的研究對象。請看以下的文章:


2008-5-12 日美國《時代》雜誌選出2008年最具影響力100位世界人物,美國印地安納大學醫學院女神經解剖學家、哈佛醫學院畢業博士 Dr. Jill Bolte Taylor被列入名單。

在她37歲時,因其顱內血管破裂,導致一次罕見的左半大腦中風,產生一次類似「悟了」的經歷,之後的8年一直處於康復過程,由此親身獲得深刻的關於生命的意義。她將此經驗寫在最近出版的書 “My stroke of insight”(該書在奧普拉網站上有節選,有關於那個精彩而奇特的禪定經歷的詳細描述),對當今的醫學界和人文界產生重大的影響。

(註:當然,她所稱的「開悟」與佛教所說的有很大距離,我們可以將此當成是一種「比喻」。)

今年2月,泰勒博士在世界著名的 TED會議作了一場激勵人心弦的 18分鐘演講,該演講錄影目前正在世界廣為流傳(可下載http://www.ted.com/talks/view/id/229)。5月,她應邀在美國著名主持人奧普拉的「心靈系列」節目接受採訪。(採訪的4集錄影可下載http://www.oprah.com/media/20080601_tows_TAYLOR_JILLBOLTE_O_VIDEO_1

1996年一個夢中醒來的清晨,泰勒博士顱內血管破裂,最初她並不知道,只是感到左眼後部疼痛,結果她的左半大腦在四個小時內逐步shut down(被關閉), 喪失了語言辨識和用語言進行思維的能力、對過往的大部分記憶和自我身份認同意識消失,意即,自我意識消失,而在同時,她的右半球大腦仍在正常工作,結果, 因而親身體驗到一種極度奇特的“all knowing(全知全覺)”、與宇宙融為一體、自己與周遭一切物體不再有邊界區分、只有此時此刻的當下、內心深 度寧靜平和、見到宇宙與自身身體細胞能量生動和諧運作的驚奇經歷,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進入到了涅槃」(“ Nirvana!Wow, this is cool!”)。

這個「涅槃」狀態至少連續持續了五周,而且在她經過8年的逐步恢復左半球 大腦功能的時期後,她說她「已經毫不憐惜地拋掉 了過往那個生活了37年的瑣碎、焦躁而自私的自我」,建立了一個全新的自我身份,以一種全新的觀念而回到 我們這個「正常的」世界,同時,只要她現在想進入 那個「涅槃」,隨時隨地她都可以“with an effort of thought (以一念之功夫)”而進去。

在與奧普拉的對話節 目中,她一再真誠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進入「涅槃」體驗的能力,只要你願意,只要你警覺觀 察並對自己的情緒或思維作出選擇,通過轉移你的專注力,你 就能容易地、隨時隨地地進入你的右半球大腦作主的狀態,而讓左半球的功能運作僅作為被你使用的 工具,永不再被它控制,因為,You are not your thoughts!(你並不是你的思想!)。

她說,我們絕大多數人之所以沒有體驗到、看到世界和宇宙的這個奇妙的一面,是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鼓勵和教育大都 是側重使用左腦半球的能力,還由於通過左腦半球的能力而取得的在社會上的成就而受到獎勵,比如,語言、文字、邏輯、推理、判斷、計算、數位、分辨力等,但是,按泰勒博士的話說,
「但是大腦右半球給我們的才是關於世界的大圖像。」(“but the right hemisphere gives us the big picture.”)

泰勒博士自己感慨地說,作為一個科學家,一個研究大腦的專業人士,能夠以自己的親身體驗來從當事人內部(from inside out)來研究自己的大腦,這是非常罕見而幸運的一件事。

她現身演講的內容,非常精采有震撼力,請點進以下網址

有中文字幕,但速度稍慢: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MzODAyNTY=.html

無中文字幕,但速度較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yyjU8fzEYU
http://www.ted.com/talks/view/id/229



註:
TED是一個縮寫,代表科技(technology)、娛樂(entertainment)與設計(design)。TED大會是一個非營利機構,每年的三月在美國彙集眾多科學家、設計師、文學家、音樂家等領域的傑出人物,在TED大會上分享他們關於科技、社會、人的思考和探索。


資料出處:
改寫與加註自中國佛教網的一篇貼文http://bbs.zgfj.cn/ShowPost.asp?ThreadID=64731


台長: 無遮,小光,一休
人氣(8,263) | 回應(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生活/小故事 |
此分類下一篇:金庸談皈依佛教的心路歷程
此分類上一篇:兒童佛法班即將開課

小孩
這篇文章真得很有趣,看了youtube的演講畫面,尤其是她描述涅槃經驗的時候,都不自覺得感動起來,然後真是忍不住想要讚揚釋迦佛所教導我們的一切。Oh! My dear Buddha! You’re super!
2009-07-14 13:32:10
版主回應
對啊!真的是很特殊的機緣,才能讓她有這種經歷。雖然有網友認為那不是「涅槃」,而只是一種類似「初禪」的境界。但這對我們而言應該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我們從她的體驗中得到什麼。這樣才有意思啊!
2009-07-14 14:10:34
如蓮
當Dr. Taylor提到左腦把她從無邊界的能量又獨立出來的時候,我當下就覺得:「喔~~~原來左腦就是我們的「末那識」所造成的,它把我們用一個界限圈住,讓我們只去執取宇宙中那一小部分的能量,然後堅固執著的把它當成是「自我」~~~~~~~」

當然,看起來,這個左腦至少還兼備了「意識」,因為她無法分別同事在說什麼………,我們的分別與執著造就了我們的左腦。呵呵,真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

這場演講實在是太有意思了,至少它讓我對唯識與十二因緣,又多了那麼一點感覺………..
2009-07-24 17:58:42
版主回應
沒錯!這篇真的要看這位科學家自己的現身說法才精采,我看了覺得有點起雞皮疙瘩。要是有人繼續這樣的研究,想必是促成當代人類對自身理解的一個重要關鍵。讚!
2009-07-24 18:11:50
小杯同學
這只是因為此人平常沒有修行

突然因為生理機能的故障導致產生和平常的感官知覺完全不同的感受

也因為如此第一次感受到萬緣放下的寧靜

但是並不是自己本身放下了欲望

所以離涅槃還很遙遠

再加上他的知識領域還是停留在未修行之人的思考模式

所以有境界產生就往物質世界去探索

( 大腦也只是四大和合 )


修行就是要藉由察覺自己的心來克服習氣

而不是從大腦上下手


那如果沒有這個肉身

或是他方世界沒有大腦的眾生

也就沒有左腦右腦的問題

那又怎麼證涅盤?
2009-07-24 19:28:41
無遮,小光,一休
你說的很道理!我也堅信涅槃要實修才能得到。
不過,這位腦科學家的觀點也很震撼:You are not your thoughts!這個觀點對西方人而言是很大的突破,因為我是誰?這個問題一直是西方人探討的核心,而自笛卡兒提出「我思=存在」後觀念後,就成了目前西方哲學的基礎,要知道,對西方人而言,哲學是現代各種科學之母啊!而這位腦科學家提出來的經驗打破了這個觀點,因此,我挺好奇他繼續的發展是什麼?

當然,一般人執著在自己的思想裡,一直無法自拔,他以自身經驗,提出了遠離自我想法的經驗,這或許也是另一種的體悟吧!
2009-07-24 22:10:00
版主回應
謝謝小光的回應,希望你接下來旅途愉快,順利回台.
2009-07-25 11:42:28
小杯同學
嘿啊!

丟啊!

人都是降的啦~

遇到了疑惑才知道要去思考

也許等到他們發現物質世界不是他們要的答案了以後

才會有勇氣拋開科學



= =+


或是等到有一天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的真像和佛教所描述的大致符合了

他們才願意信佛教
2009-07-24 22:30:27
knot
佛教所說的開悟感覺好像很神奇,但其實廣義的開悟每人每天都會發生,忽然領悟到什麼就是一種開悟,只是開悟的題目與大小的區別....

廣義的涅槃每一個人都有,當一個人舜間的從某種煩惱解脫,我們可以說這也是一種涅槃,只是能不能持續,持續多久,通常是短到無法發覺....

所以說Dr. Taylor的體驗是一種開悟 或是 涅槃 並沒有錯 ,只是那是一種 廣義的開悟與涅槃 ,因為對於無時無刻不在禪定中的人是沒有進去與出來的分別, 而Dr. Taylor有,所以他所體驗的只能算禪定!
2010-10-04 20:10:46
knot
=======================================================
佛家和印度教修行者傳統奉行的“看破紅塵”、擯棄世俗快樂、“苦行”的長期和終極必要性真
=======================================================

佛家並沒有這樣認為 ,大多數人會這樣認會那都是對佛教的誤解 ,佛教的教義並沒有這些 ,佛教並沒有反對人結婚生子 ,相反結婚是個工具 就像阿斯匹林一樣,痛的時候吃一個,只是最後有人會因為服用阿斯匹林而痊癒 , 有些人則上了癮而一輩子依賴他........

出家的定義並不是去作和尚找個山洞永遠離群而居,這並不是正信佛教 ,出家真正的定義擁有出離一切煩惱的心,最後連想要出離一切煩惱的煩惱都能出離 ,也就是說形式不是必要的, 一但人有了出離心 ,出家與否並不重要 ,只是在家居士比和尚還難修 ,但不代表一定要出家才有所成就 ,如同維摩詰居士(他在佛教史上的成就可以算得上是無人能及的!!)

彿教的教義是教人用智慧, 慈悲去生活 , 當任何事物被一個定義所侷限後 智慧就不再存在, 因為那不叫智慧 , 也不是佛教 , 相反佛教是靈活的 , 文化大革命時 , 很多佛教的經典都被破壞盡 , 很多紅衛兵要求那些所謂的山寨和尚還俗, 只要和尚不從就難逃批鬥的命運 ,而有一部份的經典之所以保存下來均有賴禪宗的功勞 ,禪宗不拘泥於型式靈活的理解教義 , 因此有很多人直接還俗帶著經點躲過了劫難...........


就像佛陀告訴人應當吃素 , 但佛陀當時也告訴他們的弟子托缽的時候有什麼就吃什麼( 因為當時食物匱乏)

世界有哪麼多不同的佛教 , 但只有中國的佛教是吃素的 ! 但這不代表那些不吃素的佛教不是佛教!!
2010-10-04 23:08:39
knot
對不起上面那二篇我PO 錯地方了 = =''
2010-10-04 23:21:08
版主回應
很歡迎你。沒關係,錯有錯著,大家還是一樣看到你的po文,有空常來坐啊!
2010-10-05 10:35: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