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29 20:01:32| 人氣58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消失的擬體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家店是我心愛的女人喜歡去的
她喜歡這家店的粥
她最愛吃的是裡面放豬肝的(名字又忘記了)
我點的是皮蛋瘦肉粥

她看到我拍自己點的皮蛋瘦肉粥時嘆息地跟我說:
ㄟ 妳不是經歷過令人絕望的事情嗎?
不過看來 妳還對現實世界的很多東西充滿好奇耶!
妳怎麼可以這樣啊?(大概如此)

我邊吃粥(它好好吃喔!)邊跟她說:
我有絕望啊
我剛坐捷運走路到這裡的時候一直感到絕望啊
覺得 唉 我的人生就這樣差不多了啊(大概如此)
難過到眼淚快要掉出來(用身體語言表達)

她邊吃粥(我偷吃她的豬肝 嗯 也好好吃喔!)邊跟我說:
可是妳對身邊的很多東西或人 還是很有興趣啊
也很喜歡跟妳身邊的人互動啊
而且妳覺得 妳跟他們的互動會讓妳的生命更豐富、精采啊
我一點都看不出妳處於絕望的狀態
妳的口氣也不像已經對現實世界絕望的人的口氣啊
(我對空間觀察的描述 聽起來好好玩的樣子)
如果對現實生活真的感到絕望的話 對任何事情失去興趣不是嗎?
不過妳一點都沒有對它失去興趣啊?(大概如此)

※※※※※※※※

我們後來離開那裡 一起走路時我跟她說:
不過我真的有「我(或青春期的我)死了」的感覺喔

我覺得 到了這個年紀一個人長期在異地生活
也自己對事情或人際關係的解讀能力遭到質疑、否定
真的像是村上春樹在《終於悲哀的外國語》後記寫的「『消失(=死亡)』的擬體驗」

不過事先體驗「死亡」似乎不完全是壞事 
這個經驗讓我知道「又絕望又平靜」的感覺
這個感覺讓我很想知道
我在關切的是什麼 以及我的關切跟他人有什麼樣的差異
還有 為什麼我對事情的解讀 會讓人覺得「沒有看到現實」?

如果沒有經歷過「消失的擬體驗」的話
現在的我不會這麼渴望 自己能做到更細膩的觀察
也不會這麼在乎「誰掌握詮釋權」的問題吧

※※※※※※※※

她把我的「死亡的擬體驗」解讀成一種「成長」
我很感謝她的同時 真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認為如此

<參考>

關於我一個人長期在國外生活的部分
我覺得村上春樹在《終於悲哀的外國語》後記寫的有些部分很貼近我的感受
我在如下網頁轉載我認同的部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ulanggou/3/1276045121/20061126123037/#centerFlag




台長: 雪子
人氣(58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台北、新北】消費空間 |
此分類下一篇:消失的空間【公館】
此分類上一篇:義大利麵店【食物】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