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31 21:48:40| 人氣1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掰(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接上)

  五、七零中期之後:龐克搖滾的自覺意識

  複雜樂曲結構與電子科技交織而成的搖滾音樂,在七零年代中期以英國為中心影響世界各地,大多數前衛/藝術搖滾的樂手都有學院的訓練背景,這使得玩搖滾樂的門檻變高許多,不僅必須有足夠的資金買器材設備,還得有紮實的學院訓練,搖滾樂愈趨晦澀難懂,這些都激起了對抗資本主義、菁英主義的另一派力量----龐克搖滾;然而,搖滾樂團從一開始在小酒館表演賺取微薄的酬勞,到後來能成為一個能賺取暴利的表演事業,和音樂工業裡的商品化活動還是脫不了關係,而搖滾樂之所以能成為如此有效的意識形態宣傳工具,也是因為商業活動的大力推展,於是,打著反偶像和無政府主義口號的龐克搖滾樂團,一旦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和青少年的崇拜,就免不了落入自我矛盾的掙扎。

  早期英國龐克的開創團體Sex Pistols,是一個以五名藝術學院男學生組成的團體,他們的吉他以極簡單的和絃伴奏,演唱也只是毫無旋律性的叫喊,這種不注重創作的粗糙表演,卻因為強烈的意識型態獲得廣大注意,之後不到兩年,他們因為喪失初衷而在完成巡迴美國的演唱後宣布解散,五個團員中的四人都在經紀人的安排下另組新團,而唯一被認為徹底實踐龐克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貝斯手Sid Vicious, 則是沉迷於毒品中,後來涉嫌殺害女友,最終以自殺收場,享年僅二十一歲。Sid Vicious在Sex pistols創團初期並非團員之一,他原先是同樣來自倫敦的龐克團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的鼓手,這個樂團的主腦是一個叫Siouxsie的女子,她因為受到Sex pistols的啟發而開始自組樂團,Siouxie的樂團在她的維繫下一直到一九九六年才解散,其中二十年歷經多次團員的替換,面對這二十年間社會的變動與搖滾樂環境的變遷,她的團體一直屹立不搖,持續的在創作上奉行她所認為的龐克精神。

  受到龐克運動影響的英美搖滾樂面貌,從龐克運動之後開始進入所謂的「新---」或「後---」的時代,諸如post-punk, New Wave, New Romantic…等紛雜的類型,互相重疊又難以劃清分界,其中蘊含的概念或者意識形態也難以清楚辨認,這可以說是龐克時期樂手與聽眾們對搖滾樂在政治經濟脈絡中處境的自覺所造成的影響,這種自覺意識,使得被音樂工業資本家選中後當成商品化推銷的特定搖滾樂意識形態,不再能輕易的騙取青少年的大量消費,於是搖滾樂才能夠多少跳脫出政治經濟的脈絡而多元發展。

  若說搖滾樂受到青少年歡迎是因為它反對傳統與權威價值觀,它的確提供了各時代青少年一個認同的另類選擇,但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的傳統價值觀卻是企圖建立秩序,於是在商業化的搖滾樂界中,往往自然的複製了社會上傳統的性別刻板角色;從音樂工業開始塑造出搖滾巨星以來,Groupie文化就一直存在,所謂的Groupie是指那種跟著樂團的巡迴表演四處跑,然後想盡辦法買通工作人員好遛進後台的女追星族,她們為了見到崇拜的搖滾樂手,不惜以肉體交換通行證,這背後傳達出的權力結構是,既然自己不能成為搖滾巨星,便藉由和有權力的人上床來獲得地位;在經過龐克運動的啟發後,一群女性搖滾樂手開始注意到這些存在搖滾樂界和社會上已久的現象,於是在九零年代的獨立搖滾樂界(指非隸屬於大唱片公司之下,強調DIY的音樂創作者),出現了一種混合了社會運動與個人淨化作用的音樂類型----Riot Grrrl。


    六、九零年代:暴女的重述權

  Riot Grrrl運動的開始,是幾個女學生(Kathleen Hanna, Tobi Vail, and Kathi Wilcox)因為討論性別議題而產生編寫女性主義同人誌刊(fanzine)物的想法,她們討論各式的性別議題,包括搖滾圈內的性別歧視,後來決定組成一個龐克女子樂團,名稱叫「Bikini Kill」,根據另一位搖滾樂手Lois Maffeo(不是Bikini Kill的團員)的說法,這個名字的構想是她採用一部電影劇情創作歌曲,流傳出去後成為合適Riot Grrrl運動的符號,於是被其他人拿來當作團名,Lois Maffeo的談話內容如下:(節錄自Andrea Juno 1996, Angry Women in Rock,楊久穎譯):

  Frankie Avalon拍的電影,叫The Million Eyes of Sumaru。那是一齣愚蠢的爛電影,但是我們深深迷上電影情節。……電影描寫一個邪惡的天才女人,有很多奴婢,都是些很性感的女人。她們陰謀計畫成為世界領袖的女朋友或妻子──之後,把這些領袖幹掉。這樣一來Samura----也就是那個天才邪惡的女人,就可以控制世界!……片中有一段,一個穿比基尼的女孩真的愛上她要陰謀殺害的世界領袖,不忍心殺害他;所以某日當她在游泳時,來了兩的體型豐滿、美麗的亞馬遜女戰士──也就是邪惡天才女人所操控的奴婢──帶著刀下水要殺掉她。所以我們做了一首歌……「兩個比基尼女郎,殺了一個比基尼女郎,嘎拉嘎拉嘎拉,她死了。但她的棕色皮膚看起來依然很美,她的比基尼也沒有走樣…」我們帶著黑色假髮身穿毛皮裝,唱著這首調子輕快的清唱曲,整套表演就叫做Bikini Kill。

  Riot grrrl運動的策劃是為了多重目的,它企圖確保anti-corporate音樂不會淪落為另一種形式的造神運動,事實上,後來發行大部分參與Riot Grrrl運動的樂團唱片的小型獨立廠牌,就叫做Kill Rock Star;此外,Riot Grrrl 不認同社會上對於女性樂手應該溫順、極度敏感和渴求愛的刻板印象,Riot Grrl認為噪音是個極具表現力的工具,對大部分的Riot grrrl 樂團來說,拿起吉他來用力彈出尖銳喧鬧的聲音並不僅是有趣,而是一種取得發聲權的自由行動,Riot Girl樂團的歌詞內容涵蓋了許多議題──強暴、家暴、性傾向、社會中的性別階層化和female empowerment。Riot Grrrl運動連結了當時美國的一些關心性別議題的團體和女性主義同人誌,甚至還有英國的樂團響應(Huggy Bear),然而,受到主流新聞媒體報導的時候,運動發起人之一的Kathleen Hanna卻感受到媒體觀點的歪曲,當她寫了一首關於亂倫的歌曲時,媒體便報導說她曾受父親強暴等等,使她自問道:「有人報導你,就代表你處於權力位置嗎?」她曾清楚點出搖滾樂及社會上反叛文化背後的二元架構:「(左派人士的烈士觀念)為自己的理念活不光榮,為理念犧牲才是光榮。──但是人生不會只有一個理念!……你喝酒你宿醉,你熬過宿醉痛苦,之後或許你幾天不喝酒,然後你又喝了。因為喝酒是區分工作與休閒的方法。區隔無時無刻不在:純潔與不純潔,高潮與低落。我們的文化充斥二元對立。死是光榮的;只有十分鐘絢爛,而後完全自毀,也是光榮的。」

  在社會上逐漸打破二元對立的思考邏輯的同時,獨立搖滾圈也出現Riot Grrrl的大力發聲,或許是社會變遷使得這個運動出現,但Riot Grrrl也確實把對性別議題深切的思考帶進搖滾圈,為後代無論男女的搖滾樂手開創較為寬廣的揮灑空間,使社會又反過來被搖滾樂中多元的聲音給影響。


         七、結語

  Jacques Attali將聆聽音樂解釋成一種政治經濟行為,因為音樂是排除了部分的聲音(歸諸為「噪音」),然後採取部分聲音來表現特定旋律與節奏,以傳達某種意境,就像是建築一個新世界的秩序一般;若以此種觀點來看待搖滾樂文化,各種不同的新樂風出現就像是一種將噪音整合成新論述,以開創新世界秩序的方式,無怪乎許多人都以搖滾樂做抒發對自身處境不滿的出口,然而,歷經龐克運動之後,女性才終於真正站出來取得以搖滾樂音重新詮釋社會的權力,並讓其他依附在搖滾巨星之下看世界的人知道,每個人都有拿起樂器創造屬於自己的音樂的權力;而作為一個搖滾唱片市場中的消費者,我們也有聽見多元聲音的義務與權力。


台長: joan-c
人氣(1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