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6-16 16:10:42| 人氣1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談偽造魏良輔的《南詞引正》救崑曲的曲界往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談偽造魏良輔的《南詞引正》救崑曲的曲界往事

1957年,文化部派趙萬里與路工(葉德基)到江南訪書,而由某些人的蓄意之下,所偽造的崑曲鼻祖魏良輔的《南詞引正》一短文就透過趙萬里與路工(葉德基)所謂的訪書時的發現,而經由吳新雷為媒介,由錢南揚校正之下,拿了出來而出世。於偽文內,有一段文字談及黃幡綽是崑山腔的鼻祖,而指出:

 

『惟崑山為正聲,乃唐玄宗時黃幡綽所傳。』

 

再把自崑山遷移南通的顧家宗譜裡的一個約元明間的人名顧堅抬出來和黃幡綽都當作崑山腔的鼻祖,而又指出的:

 

『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精於南辭,善作古賦。擴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與楊鐵笛、顧阿瑛、倪元鎮為友。自號風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行於世。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

 

所以把崑山腔改成『黃幡綽所傳』,而元朝顧堅則是『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但唐朝的黃幡綽實在荒遠,則顧堅自好拿來當成崑曲鼻祖。於是達成把崑山腔改掉1949年以來被認為是封建土大夫的戲曲,再重新藉由黃幡綽及顧堅加以定位為民間戲曲,而把作為封建士大夫戲曲吹鼓手的魏良輔一下子就由崑曲的鼻祖改造成『把原來流行的崑腔進行了加工提高,而不是像某些記載所說的那樣是他創造了崑腔。』(蔣星煜:〈談南詞引正中的幾個問題──崑腔形成歷史的新探索〉,文滙報,1961年7月19日)

 

當然這位和《南詞引正》透露給吳新雷以產生發表慾的路工其人,在1961年錢南楊於1961年第7及8兩期合刋的《戲劇報》上發表《南詞引正校注》時,路工於錢文後,又附上一篇《魏良輔和他的著作南詞引正》即已把此種當日想要偽造者把崑曲偷天換日成人民戲曲的目的也露骨的表露出來,『過去文學史、戲曲史盲目的稱他是“崑曲的創始人”、“一手創造了崑曲”。……崑曲在元末明初已經在崑山一帶流傳,……顧堅在民間流傳的南詞基礎上,進行了加工提高的工作,……崑曲流傳到明代正德、嘉靖年間,已經有二百年來民間戲曲演員所積累的經驗,……魏良輔雖然不是“一手創造了崑曲”,但是由於他苦心鑽研,接受了民間藝人優秀的傳統與經驗,……《南詞引正》是無數民間藝人演唱經驗的總和,……(魏良輔)的認識,是高於當時文人學士的,他重視了民間戲曲……』

路工此文內,就很明確把《南詞引正》出世的功能講出來了,那就是《南詞引正》出現,證明崑山腔是民間戲曲,而且顧堅是『在民間流傳的南詞基礎上,進行了加工提高的工作』。於是有偽造者和詮釋者密切合作下,把崑曲改換成可以生存在當日情境下的民間的戲曲了,而脫掉其封建文人屬性性質。說來雖《南詞引正》的偽造,是學術界不光彩的事,但以當日為求崑曲活命,也是某些有心學者的不惜玩命也要搞的作偽把戲。不過時過境遷,今日當還崑曲一個真面目。

 

因為有鑑於崑曲在當日的生態環境下,其歷史上所呈現的就是士大夫的戲曲,為了長久活下去,在當日還好1956年有《十五貫》此一齣戲救活崑山腔還稍能提崑山腔的當頭,必須要有有心人出面改造其成為民間性的戲曲。

 

也就是,在當日處於崑曲的封建士大夫戲曲本質的不利生存及易在某一天又受環境改變,再遭批判命運,於是少數學界有心人的為挽救崑曲的生存大計,於是偽造《南詞引正》,讓崑曲再上延個一百多年,從明朝中葉前移到元末的顧堅的人民性,加諸於是在人民群眾中創造了崑山腔。作偽者,其作偽靈感的直接來源,就是根據了蔣星煜於1957年在《解放日報》上公開他當年發現了明末周玄暐《涇林續記》內有明太祖問崑山人瑞崑山腔一事,於是是為在1957到1960年間偽造了《南詞引正》的引信的靈火,而造就替崑曲延生了生命到了五百五十年去,把士大夫的戲曲改頭換面為人民戲曲。

而蔣星煜後來又為文一直把魏良輔用同時的同名江西進士大官去比附成此位魏良輔,而想盡辨法去論證圖把他抹粉成是封建官僚分子,於是顧堅更可名正言順變成崑曲五百五十年的人民戲曲崑山腔的鼻祖。又五十年過去了,於是現在大家在人云亦云的『崑曲六百年』的虛詞偽語就流行成了口頭禪。當然,現在改革開放,以往的時代背景不再,一切都必須回歸到真相本質,還它崑曲真實面目。(劉有恒,台北)

 

台長: lino (小俗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