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23 22:35:40| 人氣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語文小教室》心意與新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語文小教室》心意與新意

【聯合報/廖玉蕙(散文家,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 2007.01.23 02:28 am


寫作必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因此道貌岸然的說些前人說過的道理,或誇張心裡沒有的感覺,一味虛構,非從胸臆流出的作品,是得不到共鳴的,而這種情況最常見諸學生的作文裡。學生的作文之所以容易罹患這樣的毛病,有三個重要原因:一是文題離生命經驗過度遙遠,所以只能倚賴虛構來建立文章的基礎,缺乏「心意」;一是下筆時缺乏深思熟慮,人云亦云,結果是千篇一律,虛構建立在老生常談上,缺乏「新意」;另有一種是誇大情緒,所謂「為賦新詞強說愁」,或刻意用華麗的修辭來包裝虛偽的情感,虛構建立在無病呻吟上,實則缺乏「誠意」。前二者最容易從議論性的文章裡看到,後者則常常見諸抒情性的散文中。

例如:讓年輕人寫作「忍耐」、「論節儉之重要」等類似的題目,所論之事,其實作者並無高論可述,只能胡謅一通,心中其實全無看法。或者乾脆以平日常見的議論,囫圇吞棗,依樣畫葫蘆,或運用常用的成語,或按照習見的窠臼,相互套用,互相承襲,覺得便捷省力,正迎合人們怠惰的天性。論「時光」,則「白駒過隙」、「歲月如梭」;說「傳統」,則必「墨守成規」、「脫胎換骨」;講「忍耐」,則援「胯下之辱」、「毋忘在莒」;云「父親」,則奉朱自清之〈背影〉為最佳典範,摹「母愛」,幾乎全無例外的讓母親「衣不解帶」。諸如此類,可謂不勝枚舉。全是一些既無「心意」、又乏「新意」的作品。

另外,例如寫「秋日」則必秋風颯颯,離人心上秋,有說不完的愁緒;談「友情」則戀舊懷遠,滿紙辛酸話;寫抒情文時,似乎永遠被濃得化不開的傷春悲秋情感所宰制,動輒流淚,不時驚心。而實際的情況是,言非所想,論非所思。既感動不了自己,閱讀者當然更無所動,徒然覺得可厭而已。

【2007/01/23 聯合報】

台長:
人氣(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生活資訊 |
此分類下一篇:語文小教室》太陽底下有沒有新鮮事?
此分類上一篇:語文小教室》右文說的聯想魅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