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09 05:11:36| 人氣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共產黨的腐敗來自「改革開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所謂“改革路徑”的選擇,簡言之,就是選擇從政治體制改革還是由經濟體制改革入手推行改革。而這一選擇說到底其實完全是由改革方略所決定的。既然中共只願意在保留原有政治權力格局的基礎上推行改革,其結果必然是放縱權力進入市場,導致各種尋租活動的泛濫。

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是鄧小平家族大張旗鼓地下海經商為尋租活動開了先河。鄧在世時,指責他放縱權力進入市場(即其子女下海經商)的聲音就不絕于耳。一些人認為,鄧的家庭理念很強,因“文革”時期子女遭受了許多痛苦,出于補償心理,對子女下海經商並不約束。于是上行下效,造成了腐敗之風蔓延。有人據此把鄧的個人選擇視為腐敗盛行的主要原因︰“在體制缺陷已經成形之后,體制缺陷是造成腐敗的主要原因。但是,在產生這個缺陷之前,在最初的決策者作出最原始決策的時候,人的原素,決策者的一念之差,卻對將來是否產生體制化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這種說法認為,中國現存體制的缺陷產生于改革時期的初始政策選擇,實在是對共產黨政治體制的本質缺乏了解。

中國走上目前這種改革路徑有其深層製度根源,因為這種改革路徑最容易完成權力和利益的代際傳遞。 中共自掌權以來就不斷鼓吹“傳人”說,其內核就是要承認政治高層的子女們與生俱來就享有繼承父輩壟斷性權力的特權。這一說法體現了位于中國政治制度核心的權力傳承機製。在這一機製中,上一代領導人的政治權力雖然不便象北韓的金日成父子那樣透過“父傳子繼”的模式直接繼承,但其子女除了有優先獲得政治高位的特權之外,還可以透過其他模式傳繼父輩的權力,而作為贖買政治繼承權的最佳補償物的經濟資源就必然成為首選}。中國政治上層從未有人真正反對過這種權力(利益)繼承模式,而且實際上向來互為同僚的子女親屬大開此方便之門。既然上層的權力可以如此繼承,中下層干部自然樂于群起仿效,最終結果必然是腐敗泛濫成災,導致政府高度軟政權化。這種把控制國家機器和壟斷性資源之權力私相授受的權力傳承機製,實際上就是今日中國的腐敗在現行體制下無法清除的制度性根源。

中國目前無法克服腐敗,還因為腐敗已成了維系中共統治生命的重要凝聚力。鄧小平將意識形態空殼化的結果本身就蘊含著內在危機,但這種危機在80年代及90年代上半期有經濟利益作為替代品時還未曾顯山露水。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當局既無法為社會各階層源源不斷地提供利益,又沒有意識型態去整合執政集團成員,那就只能依靠道統的政治控制手段,即依靠政治高壓(包括日益廣泛地借助安全部門的特務監控)及對社會輿論的高度管製來加強社會控制。

任何政府如只能借助政治高壓來穩定社會,就必須給官員們足夠的利益,以換取他們對專製政府的效忠。而要直接給予龐大的官員隊伍以經濟利益,已頗感困難的中央財政將不堪重負。所以仿宋體{當局表面上並未直接給其官員們太多利益,官員們的工資並不比普通職工高多少,他們可獲得的大量利益除了附著于職務上的各種“待遇”之外,主要是透過權力來攫取,如貪污受賄,此外還有介于合法、非法之間的“灰色”收入。中國的當代政治還有一大發明,即政府部門利用權力“創收”,如此則集體性腐敗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政治機器運轉的“潤滑油”}。 …

─ 摘錄自《何清漣︰中國改革的得與失》

台長: Linch
人氣(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