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8-22 00:00:00| 人氣1,95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Luc Besson導演作品記事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呂克貝松(盧貝松)說過這一生只導演十部片的誓言,早在《亞瑟的奇幻王國:毫髮人的冒險Arthuret les Minimoys, Arthur et la vengeance de Maltazard, 2009)時不攻自破,當然他自己後來是說因為他當時覺得拍電影太累,然後在真的導演十部後反而覺得很滿足,自然就繼續拍,就算是食言,宮崎駿也在宣稱封刀後復出,貝松繼續當導演何嘗不可,況且如果他謹守誓言的話,就不會拍出至今最賣座的導演作品《露西》。

綜觀貝松的導演作品,其實評價平平,但前幾部都各擁死忠影迷到成為cult經典,尤其是現在五六七年級生的童年少年記憶。第一部長片《最後決戰》Le dernier combat, 1983就是重拍他短片的科幻動作片,只是用比較小規模和黑白攝影拍成,入圍凱薩獎最佳首部長片;第二部長片《地下鐵》Subway, 1985)就升格為大製作,獲得法國大廠GaumontTF1出資,成本躍升為一千七百萬法郎,聘請大明星伊莎貝艾珍妮本片前貝松拍了一支艾珍妮的MV和克里斯多佛蘭伯特主演,入圍多達最佳影片等13項凱薩獎,獲得最佳男主角等三項大獎,並入圍英國影視學院電影獎(英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第三部長片《碧海藍天》Le grand bleu, 1988)是影迷心目中的圭臬,也是擁有潛水教練雙親並熱愛海洋的貝松第一部理所當然的非科幻片,成本高達八千萬法郎;第四部長片《霹靂煞》Nikita, 1990)讓第一任妻子安娜芭卓瑤成為凱薩獎影后,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成為日後香港和美國都屢屢取法重拍的經典原型,妮姬塔也成為他其後作品中女主角的典型。

貝松在宣傳《露西》時曾說他把這部片視為《2001:太空漫遊》、《全面啟動》和他個人第五部劇情長片也是第一部英語作品的《終極追殺令》(Léon, 1994)的綜合版,《終》是他至今最受影迷推崇的作品,由他的長年好友尚雷諾與被他慧眼相中的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曼主演,波曼在奧斯卡典禮上致詞時還不忘提到他;第六部長片《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7)曾攜當時還是女友的第三任妻子兼女主角蜜拉喬娃維琪來台宣傳,很巧地還和《露西》一樣都是在日新大戲院(現為日新威秀)舉行首映,全球叫好叫座外,讓他終於拿下第一座凱薩獎最佳導演,但很諷刺的是這片也讓他與在片中飾演外星女伶的第二任妻子瑪伊雯的婚姻畫下句點。

斥資三億九千萬法郎的首部歷史大片《聖女貞德》(Joan of Arc, 1999)並不成功,因本片慘遭金酸莓提名的喬娃維琪,在拍完本片後隨即與貝松離婚;睽違六年後才推出的黑白小品《天使A》(Angel-A, 2005)是他唯一一部從未在台映演或發行影音產品的劇情長片,也是在《地下鐵》20年後第一部非由Gaumont製作的作品;《亞瑟的奇幻王國》三部曲(Arthuret les Minimoys, 2006, 2009, 2010)是他根據自己的童書拍攝的動畫片,第一集是本該是他的「最後一部導演作品」;《神鬼驚奇:古生物復活》(Les aventures extraordinaires d'Adèle Blanc-Sec, 2010)是他首度取材自他人著作,改編賈克塔第的漫畫作品;《以愛之名:翁山蘇姬》(TheLady, 2011)是他首部劇本非出自他筆下的作品;《黑幫追殺令》(The Family, 2013)是他首度與美國公司(Relativity Media)合作製片的作品,也才是他第一部有「美國片」身分的電影。

《露西》在美以至今一億九百多萬的票房成績成為他個人在美最賣座電影,遠勝第二名《第五元素》的六千三百多萬,也很合理地是他片長最短的作品(89分鐘,場次能排比較多),影評分數意外地在他的作品中僅次於《終極追殺令》,但觀眾評分其實沒有比較高,配樂依然是由創造出歷來貝松片中經典樂章的艾力克賽拉譜寫,攝影提耶利阿波加斯特也從《霹靂煞》合作至今,沒有美國公司參與製作(環球/UIP公司僅為發行),所以它的國籍還是法國,可見貝松對家鄉的高度認同。

台長: 喬治鎊

小童
盧貝松真的是很棒的導演
2014-08-22 13:55:5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