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2-22 18:50:00| 人氣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田野】來去夏威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
金門王和李炳輝如果真的結伴到夏威夷玩,那畫面一定很有趣。可惜兩個歐吉桑眼睛都不大好,不然可以猛吃涼快的冰淇淋。

觀光旅行能像那歌一樣夏威夷得愉快有趣,就很好。


2.
談觀光旅行的文字常常會牽扯出前幾個世紀英國二十歲上下有閒男子們的 grand tour。那種旅行很奢侈。時間至少一年,帶一個嚮導兼家教老師、幾個僕人,過海到法國、普魯士、義大利用蝸牛的速度旅行。最近看了本有意思的書,才知道這種奢侈旅行對這些仕紳們的多重功用,一言以蔽之是 wear off the rough edges (這幾個字不好翻,勉強翻作福佬話的「轉大人」):瞭解歐陸風俗儀節、熟悉外國語言、印證書本上讀過的各地特有建築、藝術、傳統,並且進行一些在本國不好意思學習的自我性教育。

今天的英國小孩,上大學前也常有一年所謂的 gap year:隔年進大學,本年整年沒事。家裡有些錢的也喜歡遠遊。他們喜歡跑西藏、泰國、非洲一類的地方。


3.
有一次碰到一個家鄉在普羅旺斯的法國人,他說這幾年有很多 East Asia 的女人在他家鄉到處流竄(用英文說的啦,我不懂法文),我很可以猜想其中主因。

「你家鄉人怎麼看這些日本人、台灣人呢?」我問。

「喔,做觀光客生意的當然很高興,想要清靜的就覺得很煩」。

我想這句話可以總結在「被旅行」處過活者的一般感受。自己這幾年居住的城市,每年湧進幾百萬來自五湖四海的觀光客。有時趕時間在狹窄的街道上想快步,卻常被掛著相機大搖大擺的遊客堵住,也覺得很煩,十分煩。倫敦僅有的晚報去年刊過一則所有倫敦人都不敢置信的新聞:根據觀光協會問卷調查,觀光客對於倫敦最有好感的事物裡,地鐵居第三名。

地鐵?所有夏天持續忍耐車廂裡攝氏三十九度烘焙,冬天日日忍受那高齡一百五十年的老舊系統一小時一小毛病、三小時一大毛病的倫敦人,見到這報導時大概都不禁懷疑,到底是自己有問題,還是這些可愛的觀光客有問題。


4.
描繪觀光客,最傳神的 stereotype 大概要算 Alex Katz 所塑的兩尊美國觀光客人像。初看的人或許會覺得那作品很諷刺,但是看多了觀光客,卻覺得那是大體上的實相。


5.
當然,比較高級的人總說自己從事的是旅行 (travel) 而不是觀光 (sight seeing),所以是旅人 (traveler) 而非「庸俗的」觀光客 (tourist)。

不少這個層級的旅人們,到外地念茲在茲的通常是要「在行」、「像在地人」,生怕跟其他觀光客一樣。所以行前得先四處探聽在地人都喜歡到哪家僻巷裡的小咖啡廳消磨時間,到哪家小餐館點哪些菜;屆時就仿照著「在地」一下,以明自己旅行而非觀光之姿。不知道台北書肆目前狀況,但是英文的、日文的書店裡於是就有一堆「○○○在地人常去場所指南」一類的搞頭,電視旅行節目、報紙旅行專欄也都朝這個「非觀光客」的方向努力。

有閒者在消費文化壓力下的踵事增華。很累。

想像一下什麼是台北「在地人」的食肆呢?住在內湖某條街的人常吃的鄰近麵攤,住在新店的人通常是不會也沒有興趣知道的。業務員常聚攏的咖啡店,也必定和寫作者喜歡泡的地方不一樣。「○○○在地人常去場所」這種概念,有些虛幻,有些無聊。在地就是在地,外地就是外地,外來的人充內行點綴自己的虛榮,在地者看了很難不搖頭。


6.
台北文壇風潮容易鼓動。詹宏志一干人喜歡旅行文學和推理小說,近幾年這些文類就風光了起來。鄙陋的我數年前初聞「旅行文學」這玩意兒,尤其又由航空公司辦文學獎,就以為它該是廣告文案的一種。後來才慢慢知道了「旅行文學」作為一種文案,大概得擺什麼姿態才好賣。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與眾不同」。看過一位這方面的作者寫她旅行巴黎,不放心到這太「平常」的地方有沒有辦法「與眾不同」,於是還特別強調自己那趟去是「深度旅行」。

這一類的「深度旅行」,敘述時得具備把數日遊歷寫得像是已在當地數十寒暑,且品評所遊處人事地物絲毫不臉紅不膽怯。這可能嗎?

今天哪個英國人到台北「深度」五天,看到書店裡暢銷排行第一名是日文翻譯書,導遊的友人正好又哈日,那麼他老兄的台灣對焦不定就是:「台北--廣島以南的最大日本城市」。過兩個月,一個德國人玩完中國,再到台灣一個星期,接觸的人都是民俗愛好者,帶他看了堆掌中戲、歌仔戲表演;回去以後這傢伙腦海中的台灣,民俗的比重大概會和我們的認知不大成比例。這些外人看到的都是台灣沒錯,但是在地住久了的,就知道即便這些瞎子摸象的印象全加起來,隔靴怎麼搔卻仍搔不出在地真正的癢處。


7.
其實不跟團的異域旅行常是狀況百出的煩心事。這兩年賴明珠翻了些好看的村上春樹記遊文字,那些文字不似很多中文「旅行文學」的矯情做作,行文很自然。自然之中,看到的大概就是旅者遭遇的各色麻煩,碰到的奇怪人物,無解的種種疑惑。樂趣、體會當然也有,但常旅行的人就知道,這些面向在旅途上只可遇而不可求。

各色麻煩、奇怪人物、種種疑惑這些旅事,透過有觀察力而不虛偽的旅行作者處理,自然就能煲出不必掛什麼招牌的深度和洞見。

至於戲臺上常見的,一些苦苦背著圖書館繞著地球跑、旅行間還不斷透露自己種種「人文關懷」訊息的花旦、丑角,廚房的偏見是:演戲的啦,沒人真能那樣旅行的。


8.
現代中文書寫裡旅行得恰到好看的當然也有,像舒國治。

小白前一陣子有兩三篇文章跟他有關,講得比我能說的有意思,還沒看過的不妨轉台去看看,這兒就不廢話了。我覺得舒哥作品裡最神的一筆,在一針見血言說歐洲咖啡館裡到處可見的「小阿巴桑」。至於對舒哥「旅行文學」作品的形容呢,迄今所見最厲害的大概是小白所安的歌名:「宛若處女」。

現代人用現代語氣寫旅行文學而不想搞得太假,實在很難。隔霧看花,又不想走村上式自搔自癢的坦白路徑,下筆良策大概也就是這不得不的,宛若處女的衿持了。





台長: Levin
人氣(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