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01 11:29:57| 人氣9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母語.番外篇 - 我爸爸及《聖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引用自〈我爸爸和石俞恭先生的長子〉
說的是我爸爸的信仰與我,以及福佬話聖經資源分享。


其一.逆子的基督徒爸爸

我爸爸小時候,和鄉里的其他孩子一起在星期天上教會的主日學。他們大概以「頂禮」的理解去仰望耶穌,然後帶回麵粉、砂糖、奶粉。年幼的我爸爸愛去教會。但是,即便在那生活拮据困頓,而年幼的我爸爸帶回的物資對持家不無小補的時節,我阿嬷仍然對年幼的我爸爸說:「阿恭仔,你要去當耶穌的兒子,不當我的兒子了嗎?」

很多很多年以後的今年夏天,我爸爸石俞恭先生在南投.中興新村的長老教會受洗成為基督徒。

就某一種角度而言,我爸爸的受洗無疑更加重我一直以來「做歹子」的焦慮。我爸爸是天父的孩子了。這麼一來,不只是我長年以來的不受教忤逆我爸爸,我的「不信仰」甚至還忤逆天父的救恩了……。這下子,我這不肖逆子肯定得下地獄。因為,即便是在少年的時候把《聖經》當作文學讀了又讀,即便是在人本教育基金會的營隊裡用聖經故事調解扭打的男孩,陰錯陽差讓所有的孩子確信他們的「小民」是個基督徒;即便是如此,我仍然對我爸爸說:「把拔,就算下輩子我還要當你兒子,但是我實在不想讓耶穌認我作兒子……」

然而,作為一個不信者,我由衷為我爸爸尋獲他的信仰而高興。因為我終於發現,如若我畢竟有那麼一點神似我爸爸,必定是因為一副不安定的靈魂。我爸爸有一副不安定的靈魂。那不安定源自童年赤貧的恐慌以及成年以後太敏於自省的戰戰兢兢。我爸爸不安定的靈魂讓他想太多;想自己的不圓滿,想自己的不完善,想自己的不圓滿與不完善加諸至親的傷害……,想太多。我感覺我爸爸在對上帝的信仰裡獲得他窮畢生心力追尋的平安。

我也經常感到自己靈魂中的不安,平靜的法門我還在找。找得瘋魔焦急,經常刺傷我爸爸。於是,就像我在〈我爸爸和石俞恭先生的長子〉裡紀錄的那樣,我爸爸對我提及《新約聖經.以弗所書》第6章第4節的經文後,落下眼淚。我爸爸的眼淚教我慚愧地自責,於是痛定思痛。我重新查找少年時讀過的經文,我重新發現與我爸爸應對的方法,我重新體認我一直以來是如何地看待我的爸爸。

即便,作為一個不信者,我畢竟知道那是我爸爸的信仰令上帝的救恩進入我們的父子關係的時刻。

我所以知道我想要陪同我爸爸認識上帝。我所以知道我想要以我爸爸逐漸熟稔的那一種話語和他溝通。當我說「母語」,其中所以有專屬於我爸爸的概念;我爸爸研讀上帝教誨世人的語言,將那當作他日後信仰的語言,那所以也就是即便作為不信者的我願意去研習的母語。


其二.福佬話網路聖經資源分享:

所以我找到了這個:

  1. 線上福佬話有聲聖經:可以在這個頁面下載或者線上收聽以福佬話朗誦的巴克禮聖經。(註)
  2. 信、望、愛信仰與聖經資源中心:可以在這個網頁查詢福佬話巴克禮聖經(以及其他各種版本)的經文。

其實,無論有沒有信仰,研讀或者朗誦福佬話聖經對於福佬話的學習都是很有功效的。並且,在信、望、愛信仰與聖經資源中心的查詢介面上,也可以分別查詢漢字與教會羅馬字混用的經文或者純以羅馬字書寫的經文;經由對照,也可以學習福佬話的羅馬字表音和書寫。


註:
台灣通行的福佬話巴克禮聖經是由英籍宣教士巴克禮牧師(Rev. Dr. Thomas Barclay, 1849 – 1935)譯成。巴克禮牧師於1916年譯成新約,1930年譯成舊約。


台長: 石牧民
人氣(9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那些男人 |
此分類下一篇:福佬語.第26日:爸爸ê目屎
此分類上一篇:我爸爸和石俞恭先生的長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