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21 02:02:36| 人氣1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王家衛的2046 204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林沛理
亞洲週刊 2004.10月號
轉貼至"台灣電影筆記"

評論界對王家衛的「拜戀」(fetishization)一如電影經典形成的過程,牽涉種種權力的運作。電影做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商品,受制於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體制化遊戲規則。一部作品能否順利完成,繼而得到影評人的青睞、電影節的賞識,以致引起觀眾的消費興趣,甚至流傳後世,並不單單取決於美學標準而已。同樣地,王家衛高不可攀的作者地位,他的電影的閱讀和藝術價值,以及他做為藝術家所散發的「靈光」(artistic aura)也不全然建立在他完成了的作品(finished work)之上。

當今世界,再沒有一個導演比王家衛更懂得利用電影的生產過程來樹立自己的作者權威、利用參與拍攝演員的「無知」來突顯自己的「全知」(omniscience)。王家衛是公認的電影天才,因為他永遠智珠在握,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在一片混沌和虛空之中建構出系統和意義。這種將自己的作者角色浪漫化、戲劇化,以至神話的手法,令人聯想到另一個自我戲劇化(self dramatization)的大師張愛玲。
張愛玲在『我的天才夢』中對自己的古怪極盡耶揄諷刺之能事,但其實是要用這古怪來烘托他的天才。他誇張了自己在生活某方面的無能,是為了對照出她在另外一方面的超能。然而張愛玲畢竟是貨真價實的天才-十八歲就寫出「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這樣的句子當然是天才-王家衛是偉大的藝術家(great artist)還是請君入甕的高手(con artist),深不可測的作者(auteur)還是故作高深的擺姿態者(poseur),卻仍是一條未決問題(open question)。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王家衛的新作《2046》是其神話破滅的一個里程碑,那些王家衛奉若神明的影評人若仍有一絲清醒,應效法尼采高呼「上帝已死」。

奢侈投資成浪費

我在看拍攝四年耗資逾億港元的《2046》時,腦海盤旋著一個問題,這麼多的時間、這麼多的金錢都往哪裡去了?拍電影本來就是一種時間和金錢的奢侈投資,但像《2046》這樣的一個電影黑洞卻稱不上是投資,而是浪費,一種可恥的浪費。
我們老早知道王家衛是時間的戀癖者,也知道他沒有歷史視野,但看過《2046》方才發現原來王家衛的未來觀竟是那樣的殘缺不全。他對未來的想像不過是咀嚼《大都會》(Metropolis)和《2020》(Blade Runner)等科幻電影經典的殘羹冷炙。

獨白太多 映像太少

電影的生命乃故事性,故大道理不必說,不可說,但冥頑不靈的王家衛偏偏要借梁朝偉那戀人絮語式的獨白長篇大論愛情的得失;他對愛情的領悟又不過是「愛情最重要的是它的時間性」、「愛情的對象不可替代」這些老掉大牙的陳腐。的確,《2046》是王家衛所有的作品中電影感最薄弱的-部 - 影片所有重要的感情、信息都是靠口述言詮,而非映像表達(everything is told, nothing is shown )。

王家衛連基本的氣氛、情調和戲劇處境都把握不到。影片在製作上的馬虎、攝影角度和畫面構圖的惺惺作態、隨心所欲的敘事結構、喃喃自語的畫外音,通通叫人受不了。最致命的是角色的塑造:機械人的造型只可以用「嚇人」來形容,梁朝偉一味吃力地模仿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木村拓哉的一臉無奈反映他對角色的全無頭緒。劉嘉玲、張震和張曼玉全是人肉佈景版。唯一有戲可演的是飾演高傲妓女的章子怡,而章子怡心力交瘁的演出,正反映了其他角色的貧血蒼白及導演的裝腔作勢。

《2046》充斥著王家衛作品的自我指涉,幾乎已經到了自我戲謔(self parody)的地步。從前王家衛處理它的alter ego(他我)梁朝偉的角色總帶著一點批判性,自戀亦由影片探討的主題變成影片呈現的病症。

討厭王家衛的人會喜歡《2046》,因為這部電影令他們可以更加理直氣壯地討厭王家衛。只是與其花時間對缺乏深度的《2046》進行深度閱讀,倒不如研究一下王家衛的品牌在全球大受吹捧的原因。《2046》慘不忍睹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時代週刊』十月六日一期的國際版,還是用了六頁的篇幅作了專題報導,並把它譽為「浪漫主義的傑作」(其實叫「浪費主義的傑作」會比較貼切)。究竟王家衛電影的魅力何在?我想影評人對王家衛俯首稱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intellectual insecurity(自感學養不足而萌生的不安全感)作祟。寫影評的不比寫文學評論的,大家都沒有受過嚴格的理論和學術訓練。所以王家衛的電影打著後現代主義的招牌,虛幌幾招,影評人便應聲倒地,全無招架之力。另一個原因,是王家衛的作品為影評人和觀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觀看藝術電影的經驗。在王家衛於世界影壇嶄露頭角之前,藝術電影是沈重和沈悶的同義詞。王家衛的電影卻永遠都賞心悅目、極盡視聽之娛。從這個角度看,王家衛作品的華美是對藝術電影的慘淡美學的一種反動,也是對藝術電影的定義的一種重新書寫(rewriting)。「好看」一直是王家衛堅守的美學據點,直到《2046》,他終於失守了。


這是我在"台灣電影筆記"網站上所讀到的,這樣的影評實在不多見。
尤其是裡面提到的:

"究竟王家衛電影的魅力何在?我想影評人對王家衛俯首稱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intellectual insecurity(自感學養不足而萌生的不安全感)作祟。寫影評的不比寫文學評論的,大家都沒有受過嚴格的理論和學術訓練。所以王家衛的電影打著後現代主義的招牌,虛幌幾招,影評人便應聲倒地,全無招架之力。另一個原因,是王家衛的作品為影評人和觀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觀看藝術電影的經驗。"


同樣的句子套用在近年來的張藝謀跟蔡明亮身上,我想是在適合不過了。

台長: shan
人氣(1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