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06 17:19:51| 人氣5,906|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幽微曖昧中見人性 --【色|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原刊於〈新台灣新聞週刊〉第602期「電癮隨筆」專欄,請勿轉載,謝謝!


當然,讓電影版【色|戒】走出張愛玲原著魔帳的真正關鍵,在於李安賦予了易先生更幽微複雜的內心層次。精緻的光影調度配合梁朝偉超越自我的真誠詮釋,所有的波淘洶湧,所有的千迴百轉,最後都淹沒在那無比安靜的悲哀黑暗中。就如同當年【理性與感性】的收場,負心漢衛勒比一個人在山丘上遙望,那若有所思的臉上,竟泛著一股令人不忍的孤獨。這是屬於李安式的寬容。

由於本文已收入《台灣電影愛與死》一書,此處不再全文刊登,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台長: Ryan
人氣(5,906) | 回應(1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寫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穿越無盡詩意的想像邊界 -- 關於《穿牆人》二三事
此分類上一篇:不尋常的詩意想像 --《草木戰役》觀後

彌勒熊~
^^
2007-10-06 23:17:29
平仄
Still need another viewing to decide how much i love this film, but it will make my year-end top five for sure.

Very surprised to know that you chose【推手】及【臥虎藏龍】as two personal fave of Ang Lee`s selection. Not that theres any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i`m curious about the reason.
2007-10-07 03:24:34
版主回應
推手,我想除了是李安創作的起點,也是他的私電影,我個人向來最愛讀私小說,私電影了。

至於臥虎藏龍,對我來說它真正顛覆了一個武俠類型,當年那種震撼,更勝斷背山。
2007-10-08 02:29:35
firebirdsuit
都快一個禮拜了
電影裡的情節還是不斷徘徊在我的腦裡
哪怕只是一絲光線
都足夠挑起我的陰暗面

感覺像是被什麼很重的東西狠狠的砸到
人沒死
心卻裂了

我想這部電影厲害的地方
不是鏡頭帶的多好
劇情對白演員的表情多生動
而是他帶給我的一些思考
給了我另一種情懷
是很深刻的一些&quot什麼&quot
2007-10-07 22:28:39
版主回應
但,不正是因為鏡頭調度好,劇情對白表情好,整體的化學作用,才能讓你深刻嗎?
2007-10-08 02:31:36
阿佐
得以讓觀眾不斷地以各種方式解構和討論
這就是<色戒>之豐富層次
以及李安注重細節的功力
最近一次能有如此能耐的電影
個人覺得好像就是<斷背山>

不過大馬上映的版本遭刪剪了
我和朋友們正期待翻版降臨
2007-10-08 13:22:56
版主回應
大馬真的把床戲剪掉很多嗎?殘念。
2007-10-17 19:07:17
大哲
王蕙玲寫出了原著裡並沒有的這麼一段話:「他不僅像蛇一樣鑽進我身體裡,每次都折磨得我流血,他也像蛇一樣要鑽進我心裡」。

這段是李安在拍攝期間,自己再加寫的對白喔!
2007-10-17 15:44:51
版主回應
謝謝你的指正,我馬上來改。
2007-10-17 19:06:40
謝敏
我非常能夠理解你說的在感情上
你會偏好推手與臥虎藏龍一點點
因為在看色戒之前 我也是
只是我將所有的私心全放在臥虎藏龍身上
推手因為是我看李安的入門戲
感情之重也很難形容
但看完色戒那一剎那
我真的坐在戲院的位子上不肯起來
那個情緒滿到喉頭的位置
難以想像中的滿
怎麼能夠拍的這麼好看啊
當場幹掉我的臥虎藏龍
然後覺得我從北京特地奔回台北看這部電影
有多麼值德
2007-10-20 23:02:44
版主回應
我真的很佩服你,居然從北京飛回來...。不過這樣也的確值得,至少沒有被剪掉。
2007-10-21 00:35:42
毛毛
不知道為什麼
我一直忘不了的是那幕
易先生在辦公桌前 手下把鴿子蛋放在桌上時
他馬上說&quot這不是我的!&quot
我把它解讀是 老易認定那已經是麥太太的了!他已經送給她了 即使麥太太已變成將被他處死的王佳芝..
所以我以為...色/戒 的戒 就在王佳芝看見易先生看著她把戒指帶上的眼神 和易先生到最後還是願意也認為那是王佳芝的戒指了
色 或許是易先生和王佳芝的起點
戒 卻是易先生和王佳芝各自某個面向上的終點
我個人心得 狠拙劣 但還是想和您分享> <
呵呵 不好意思...
2007-10-29 02:15:35
版主回應
我倒沒想過他指的是「王佳芝的」
很有意思的觀點呢!
2007-10-31 00:57:11
Banff
台長你寫得真好。

雖然很多張迷對李安的「色戒」有許多嚴厲的批評,但是我認為李安拍出了原著想要表達的,但是也放進自己對這段特殊情感的感受。

另外,對於王力宏我跟你有一樣的感受,拍完殺老曹的戲後李安非得上前擁抱他,誰說他不入戲呢?
2007-11-21 13:20:49
版主回應
的確,創作者改編名著,有自己的觀點最重要。
2007-11-22 22:13:56
guei
我也是先看過張愛玲原著才看電影的,我覺得電影少拍了一些王佳芝的迷惘:在亂世裡 愛情 國家 自己 何去何從. 或許表現在性愛場景裡,但我看不太懂.我比較喜歡卧虎藏龍有拍出女主角的任性與她內心的煩悶.
2007-12-08 22:13:03
Amy
很喜歡<天涯歌女>那場戲。很多時候﹐看完一部電影﹐要過一下才會慢慢發覺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場。當然也有很多電影實在波長不符合﹐過多久也沒有留下哪怕一場戲的印象。在我看<天涯歌女>那一段﹐不知為什麼與_WALK THE LINE_ 裡面深夜小飯店那場很相似。都是細而慢地唯唯道來﹐卻又甘醇如酒﹐讓人不知不覺間醉入其中。人物之間微妙的感知與變化盡在其中﹐每看一次﹐想一次便能有更多可以挖掘到的情感與領悟。

其實我看<色戒>小說里﹐印象最深的不是這段(廢話﹐這段根本就是編劇後加的嘛﹗)﹐而是在最後面﹐王佳芝拿着鑽戒看易先生﹐“他的側影迎着台燈,目光下視,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頰上,在她看來是一种溫柔怜惜的神气”。(在網上查這段原文時才發現﹐原來這段話被引用來評論小說相當多啊。哈哈。)其實﹐天下多少女人傾盡一生所追尋的﹐不外是一個溫柔憐惜她的男人。這裡易先生的溫柔憐惜並不見得認真﹐至少﹐沒有王佳芝痴痴願意相信那麼樣的認真﹐但這裡似乎更隱藏了張愛玲許多小說的根本﹐女人不見得聰明到能夠看破男人真心﹐但女人會任性地以為自己看到了男人真心﹐為此赴湯蹈火而毫無怨言﹔而男人永遠不會像女人想像得那樣﹐為了愛情不顧一切。易先生在後來自認為“無毒不丈夫”。

讓我思索再三的﹐是李安為什麼沒有加這一段。他把這一段換成了易先生說“因為我和你在一起”。是因為原書裡面沒有對白﹐太難拍出那個溫柔憐惜的神氣嗎﹖那個輕輕的睫毛影子被描述得那麼清晰﹐似乎比其他隱晦的字句更能讓人想像成動態的畫面。而我總覺得哪怕別人演不出﹐粱朝偉一定行的。當然﹐我承認加上的對白之後的效果更明顯。其實﹐就是加上了對白還有很多囫圇吞棗看電影的人認為王佳芝的轉變純純是為了那顆鑽戒呢。
2008-02-27 08:59:23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