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07 02:33:41| 人氣4,75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穿越美國的照妖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太陽的願望》Little Miss Sunshine
美國的公路電影就跟西部電影一樣,往往包藏著創作者對其地域特色與邊境文化的好奇探索。在廣袤開闊的景致中,在漫長無垠的公路上,在寂靜不可預期的旅程裡,在孤單或是鬧熱的,有生命或無生命的旅伴陪同下,那些本來被擠壓的,潛藏的情緒,終於得到一次淋漓盡致的發洩與釋放。那種瞬間解壓縮的暢快感,往往成就了一部公路電影,最最美妙的一刻。

跟《窈窕老爸》一樣,《小太陽的願望》與《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絕對是本屆奧斯卡最精彩的兩部公路電影。在麥可唐納精彩的旋律搭配下,夫妻檔導演強納森達頓與維萊莉法瑞斯讓《小太陽的願望》洋溢著一股荒謬中有著甜美,憂傷中又帶著振奮,以往只有在西班牙或法國電影中才嗅得到的奇妙氣味。

這部可愛的電影,多虧了一群可愛演員的精彩詮釋。我尤其喜歡老番癲亞倫艾金,改頭換面的史蒂夫卡萊爾,以及低調卻又充滿爆發力的保羅達諾。無論是各個家庭成員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劇本聰明地利用吃炸雞、吃冰淇淋兩場戲點出來),那台狀況連連的黃色小巴所引發的種種「奇蹟」,還是這場公路之旅的最後高潮(選美會場),強納森達頓與維萊莉法瑞斯的確狠狠地對準所謂美國夢的虛假與所謂家庭價值的真實這兩條血管,溫柔地哄著你,然後注射下去…。

不過,《小太陽的願望》跟《天才一族》、《海海人生》這類處理「怪ㄎㄚ家庭」問題的電影,本質上依舊不盡相同。它在甜美平凡與怪誕驚世駭俗中,它在獨立與主流間,掐出了一個聰明的平衡。它的劇本實在討好得非常弔詭,它沒有迪士尼那種膚淺明亮的歡樂一家親,也沒有《親情難捨》那種赤裸鋒利的無情批判。或許它的討好,其實來自它的「沒那麼獨立」(我總覺得《親情難捨》、《我的毒蟲老師》這類電影才能算是「道地」的美國獨立製片),來自它的Feel Good,來自它一方面對美國價值偽善虛浮的批判,一方面卻也再次成就、肯定了某種同樣純粹的、小小保守的家庭信念(或者說,也是美國信念與標準)。這種感覺,就跟去年的《窈窕老爸》,以及李安早期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給我的感覺極為類似。

看過電影的觀眾,應該都會記得這個怪胎家庭推著黃色小巴,半跑半追上路的動人畫面。不過我覺得更有意思,更油然而生一股「狠狠搧了某人一巴掌」滿足感的,其實是本片的最後一幕。當矯揉做作的名媛阿桑(選美大賽主辦人)循規蹈矩地等著收費停車場的柵欄放行的時候,小太陽一家人的黃色小巴卻是兇猛地直接撞開柵欄呼嘯而去,留下名媛阿桑瞠目結舌的表情。這般輕巧,這樣瀟灑的謝幕,應該足夠我回味一整年了。

.《窈窕老爸》影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67838374/20060421195630
.《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 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
同樣是一部穿越美國的公路電影,同樣有一輛奇異的小巴,《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應該是今年最適合與《小太陽的願望》對照觀賞的電影了。對我來說,《芭樂特》絕對不只是一部漫天大開屎尿笑話的爆笑性喜劇而已,它的奧妙絕非沒看過的觀眾所能想像。我以為它的批判力道,比起麥可摩爾的紀錄片,比起《小太陽的願望》,其實更要強勁、尖銳許多。

《芭樂特》裡的每個角色,當然包括芭樂特自己,全都正經得可以,然而,這卻是一部徹徹底底關於蠢人的電影。芭樂特粗俗不雅甚至可說是白痴荒誕的行徑,芭樂特種種冒犯偏見不禮貌的舉止,芭樂特集刻板印象、性別歧視、性向歧視、宗教歧視、種族偏見、國情文化衝突於一身,白爛顢頇愚昧卻又純真的可愛特質,被編劇兼男主角薩夏貝倫柯恩大膽地,聰明,而且高明地,幻化成一面閃亮的照妖鏡。從紐約一路照到洛杉磯,從世界政經重鎮照到全球娛樂中心,整個穿越美國的旅程,照出了各式各樣可愛的、純樸的、偽善的種種陌生美國人,在表面的善意之下,偏見、保守、愚昧,極其真實與殘酷的一面。然後,在訕笑美國夢,訕笑美國精神的同時,芭樂特也鋒利而不留情地嘲笑了自己。最高明的是,這面鏡子更反射出在銀幕前笑得樂不可支的我們,那自以為聰明,自以為優越,其實根本就是蠢斃了的種種醜態。

之前看過《芭樂特》電視版的搞笑片段,並沒覺得這麼精彩,甚至如電影版這般到達「震撼」的地步。我以為電影版的成功,在於它把一個橋段接著一個橋段的訕笑,鑲成一鍊夾雜著惡毒、自省、終至感傷的美國夢「碎」。

現在回想起Borat用爆笑的口音說出「a glorious country」,用美國國歌旋律唱改編版哈薩克國歌,問女權運動者潘蜜拉安德森的住處,在猶太人家裡鬼頭鬼腦,在別人家作客時把「retired」聽成「retard」……,還是覺得美妙至極。

台長: Ryan
人氣(4,75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拼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血染的風采 -- 中國新電影的華麗與哀愁(一)歷史的痕跡
此分類上一篇:Epic Moment

阿佐
看了little ms sunshine幾個不同結局版本
還是這個最妙
半推半追上路……人生好像就是這樣
有點狼狽有點憂傷有點振奮

Ryan寫得很好
看了以后就是這樣的感覺

不過要選奧斯卡最佳電影
還是會嫌它太討好太甜美了
2007-02-08 12:19:23
版主回應
不同版本的結局?是dvd的bonus?阿佐可以大略告訴我還有哪些版本嗎?
2007-02-09 02:38:20
阿佐
是DVD的bonus
就是眾人在舞臺上鬧場以后的劇情
我們看到的結尾是大家又追車上路
其他的結局包括:
-眾人拿着超大獎座開心離開(這里頭又根據不同角度和速度分幾個版本,有靜悄悄的、有狂奔型的)
-一家人開車后在山崖邊的桌椅上賞景聊天(原先劇本的結尾,棄用的原因是光線和畫面質感跟電影整體感覺不契合)

by the way我又看了一次lit ms sunshine
Steve Carell改頭換面竟然還蠻有型的
2007-02-14 10:53:32
版主回應
看來,這個結局真是「誤打誤撞」成經典!!!其他的聽起來,都感覺遜掉了!

感謝阿佐提供。

另外,我覺得下回可以找Steve Carell跟那個爸爸,演一對Gay Couple,兩人看起來,很有「夫夫」臉說。
2007-02-15 05:44:37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