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19 03:47:20| 人氣1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春去春又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先講我的金基德經驗。

(經驗一) 在錄影帶租售店找他的「漂流慾室」(又譯「水上賓館」),結果被店員領到擺放色情電影的櫃子前面。

(經驗二) 看他的「只愛陌生人」,前面竟然有人罵聲,「不知道在演啥」,然後拂袖而去。

(經驗三) 加上這部「春去春又來」,我也就只這三次金基德經驗。
-------------------------------------------------------------------------------

衝著近來在各大影展均頗受敬重的金基德,我其實是抱著很好奇的心情去看「春去春又來」的,金氏作品的爭議性已將這位導演置入許多論戰焦點,但作為一個在台灣的純影迷,真正品味金基德的機會不多,因此只想好好把握上片的機會,好好的看看「金基德」這個品牌,又會推出甚麼產品。

「春去春又來」有人視為金基德的轉變之作,有論者認為他不再走偏鋒、搞噁心。例如在「漂流慾室」裡,為了表現男女主角彼此間的糾纏已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竟安排女主角將釣魚鉤放進自己私處,而男主角也有將魚鉤吞入口中的戲。就是如此的直接,如此的不加掩飾,因此冒犯到許多觀眾,便無可避免了。

因此當「春去春又來」問世,金基德以充滿禪意的四季隱喻人生輪迴,被攻擊的聲音,我想或許小點,但也有很多人看出,他根本沒有妥協。在「春去春又來」裡對生死和人慾的露骨描寫,並不因為禪味而稍有減少,反而正因為如此,俗世的青面獠牙還更清晰點,而他善於描寫中下階層邊緣人物直來直往的慾望發洩,更不因為場景是一座脫俗的水上寺廟而有所收斂。

例如在春天一段,小沙彌對生命懵懂無知,只是像新萌的綠芽般,想趕快探索這個有趣的世界,因此即便是對魚兒、青蛙、蛇的虐待,在觀者的預期裡,也都是情有可原的。但導演反其道而行,直接安排老和尚比照小和尚虐待動物的方式來處罰小和尚,一點不囉唆的替小和尚開啟塵世的大門。小和尚的嚎啕看似因為動物失去生命而哭,其實也是哀嘆自己一生磨難的序曲登場。

在夏天一段,導演以交配中的蛇,暗喻少年和尚的內在慾望,此時出現的因病到寺廟療養的女孩,理所當然的成為慾望投射的對象。老和尚看著少年和尚與女孩的關係快速進展,像是若有所思,最後雖未袖手,但少年和尚情慾已然出軌,一發不可收拾了。

金基德的巧思,在這段中尤其明顯。廟宇中兩位和尚所睡的房間與廟堂的大廳,透過鏡頭來看,是沒有牆壁隔閡的,但卻仍有一道門讓老小和尚自願進出。這就有如和尚們服從佛法的教導,自願走著一條固定的修行之路。但當情慾凌駕了一切,少年和尚也顧不了修行,不再經過那道門,而選擇穿越無形的牆偷情去也。少年和尚離開了廟宇,純真也一去不復返了,更可預見秋、冬兩段中,青年和尚被慾望支配的波折人生,老和尚看在眼裡,卻無力阻止,因為真正修行的路,原來還是要自己一步一腳印去完成,最後才有春回大地的結局,雖然宿命,但富含深意。

金基德的主角很沉默,鏡頭本身才是帶動故事向前的推手。在「春去春又來」裡,他用極簡的情節、極少的對白、就能豐富整部電影和感染滿場觀眾,境界自此也高了一層。而他習畫的背景,更使他的電影充滿了畫家的元素。在本片裡,每段的開場,廟門一開,四方上下的光影顏色變化便揮灑出四季的遞嬗,蕩漾的湖水、搖曳的樹梢、翩翩的飛雪,安靜而有力的傳達導演的訊息,既寫景又寫意,可說是他的「signature」,也是我最愛的部分。

雖然只看過他幾部電影,但金基德給我多面向的震撼,不是單單像「鬼才導演」這類形容詞就可以概括的;而韓國電影的百花齊放,也在金基德身上得到例證,也不禁又要感嘆寶島台灣,何時才能變為一塊電影沃土。


台長: lawnmower
人氣(1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