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09 13:29:14| 人氣183|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是「晨型人」嗎? (轉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是「晨型人」嗎?每天早起一小時 未來贏人一大步
 
 
冬天六點半,天光漸漸亮。台北國父紀念館廣場已被各種早起團體分隔得體無完膚,充滿活力與朝氣,沒有一絲黑夜的猶豫、遲疑或浪漫的氣氛。
  做瑜珈的人佔據了大門口的草皮,貼在地上做魚式動作。廣場的中央放著響亮的音樂,一群人使勁地跳舞。不遠處有一群人跟著老師做太極導引,緩慢中呼吸與使力,各佔地盤。
  當然還加入每天都來報到的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在十二度的低溫中,穿著無袖黑色背心練跆拳道,跑三千公尺。"不要覺得辛苦,英雄是打出來的,功夫是練出來的,"郭特利認為天天早起能夠鍛鍊紀律與堅毅的性格,才能打出奧圖碼在全球投影機市場第二名的品牌之路。
  晨型人來了!
  有人早起鍛練意志力。
  新任的韓國總統李明博,二○○四年是首爾市市長,當時他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表示,每天清晨四點半起床,運動一小時,閱讀一小時,從不間斷。這位種過田、當過建築工人、市場清潔工、現代建設CEO的總統,早起的習慣鍛鍊堅韌的意志力,當選之後提出的政見是"無論如何,都要拚經濟!"希望能帶領韓國在十年內,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有人早起悟人生,發揮創意。
  今年初才開畫展"花甲"的蔣勳,連續八年夏天在法國巴黎畫畫。蔣勳提起這一次"花甲"的繪畫狀態和過去大不相同。過去好像要抓住短暫的夏日時光,畫得很急也很亢奮,到了六十花甲,生命面對一個週期的完成,覺得有一種領悟的安靜,生命也不再只是短暫青春的眷戀,不再只是夏日時光的亢奮,"每一個清晨,從黎明日出的微光看花,靜坐在花前,像參悟生命的來日方長,是歲月的老花,是頭髮的花白,但是也是生命的燦爛之花。"這一次他只畫了六張畫,但是其中兩幅已經被知名媒體人陳文茜與聯電集團的創辦人曹興誠收購珍藏。
  蔣勳最黃金的工作時間一直是早上六點到九點,排除任何電話與干擾,九點之後,覺得已經專注工作三小時,之後的時光就隨心所欲。
  有人早起追求健康。
  早起運動最著名的企業家是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整個台塑集團也承襲了早起運動的生活習慣。台塑集團副董事長王永在,不論刮風下雨,喜歡在早上五點打高爾夫球,是早場球賽的愛好者。
  台塑關係企業行政中心副總裁王瑞華,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花二十分鐘跑跑步機三千公尺,再打一套太極導引與瑜珈融會合成的運動三十分鐘,多年如一日。身材清瘦、個性內斂的王瑞華分享早起運動的好處,"根據研究,有運動和多吃蔬果的人,平均壽命比不運動、不注重飲食養生的人,多了十四年。"她身兼長庚生物科技公司副董事長,身體力行養生之道。
  有人早起維繫友誼。
  由前財政部次長、現任匯宏顧問董事長楊子江號召的政大金融人早起聚會,每週六日沿著政大校園山路走一圈,不分晴雨,已經十年,包含了會計師、財富管理、銀行家、租賃業、媒體業等事業人士。
  時間管理往早晨延伸
  早起,不再只是個別行動,已經在許多國家蔚為風潮。
  日本興起時間管理新概念。一種叫做"晨型人"的新人種,正迅速掀起風潮。其中的主要概念就是:你的未來,決戰早晨。
  以往的時間管理是"注重效率"、"運用密度"與"化零為整"。例如,原本需要三小時才能做好的事,怎樣才能夠在一小時內完成;或是利用每天搭車通勤的零碎時間,準備資格考試;或是運用行動通訊,有效處理事情。
  全球化運作,工作不落日。當時間管理發揮到極致,然後呢?
  愈來愈多上班族發現,午休時,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或是必須跟同事客戶吃飯以維繫人脈,根本沒空做自己的事。晚上加班、應酬之後,拖著疲累身軀回家,當父母還得陪小孩,洗澡後頂多看一下書或電視,就差不多該睡覺了。
  利用下班後充實自己?沒時間,累斃了。而且在疲倦狀態下,精神難集中,學習效果也不好。
  因此,當這些時間管理的理論發揮到極致之後,上班族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此時,時間管理的新戰場,就開始向早晨延伸。
  台灣麥當勞總裁李明元觀察,全球化時代,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在工作,麥當勞速食延長為二十四小時。其中成長最快的時段就是早餐時間,五年來營業額累計成長二五%,"早餐的銷售時段從早上六點往前推至四點,"李明元說。
  數字證明,近年來,的確有愈來愈多人早起投入工作。
  根據NHK放送文化研究所的《國民生活時間調查》發現,以二○○○年與二○○五年的數字來比較,日本上班族早上四點半到八點半之間開始工作的比例,有愈來愈增加的趨勢(見下表)。
  夜型生活,最大極限三十歲
  NHK研究員對《日經商業週刊》分析這份報告表示,日本社會的工作趨勢正朝"二十四小時化"邁進。因為,早起工作的族群愈來愈多,時間也愈來愈往早推進,未來將可能逐漸跟加班到深夜的族群連成一線。
  全世界健康意識高漲,正從"夜型社會"逐漸邁向"晨型社會"。
  長庚紀念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表示,年輕人很容易晚睡晚起,中年以後,睡眠的週期會愈來愈往前移,就這樣來看,"早睡早起"的理論,對中年以上的人比較正確。如果年屆中年仍過著"夜型生活",那麼可能晚睡之後,生理時鐘還是會讓人自然早起,反而造成"睡眠剝奪",影響自律神經、免疫系統的健康。
  日本"早起心身醫學研究所"所長稅所弘,是在日本推動"晨型人"觀念的先驅。他的"晨型人"相關著作,例如《晨型人的成功哲學》、《一百天內成為晨型人的方法》、《給晨型人的建議》、《晨型人的生活革命》等,超過十本以上,甚至在韓國大賣,造成韓國社會推動吃早飯運動。
  根據稅所弘的定義,早上六、七點起床,只能算"早起";五點就起床,才是"晨型人",也才能利用上班之前的時間,為自己的人生開拓不同的可能性。
  稅所弘特別強調,早睡早起對人的身體健康與工作效率,有絕對的關係。如果是晚睡晚起、或是連續熬夜之後大睡一天,都會對自律神經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判斷力變弱、意志力不集中。
  稅所弘認為,"夜型社會"的生活形態,最大的極限是三十歲。因為,包括過度加班、應酬猛吃宵夜與喝酒、已經疲累卻硬撐著繼續玩樂等,都會一點一滴地損害自律神經、循環系統與呼吸系統。
  像這樣的摧殘健康,身體在年輕時還可以應付並進行修復;然而,一旦超過三十歲,新陳代謝功能逐漸趨緩,修復功能減弱,如果仍不知節制,持續沈溺在"夜型社會",那麼健康情況將每況愈下,直到身體發出警報,到時候就為時已晚。例如猛暴型肝炎,等到出現症狀時,通常都已經很嚴重了。因此,一旦超過三十歲,就應該告別"夜型社會",向"晨型人"的生活邁進。

台長: Yvette
人氣(183)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Stella |
此分類下一篇:你知不知道蔓越莓如何採收 (轉載)
此分類上一篇:劉大潭的故事 (轉載)

陳情人
有一次,A君到同學家過夜,四.五人擠一間.早上四.五點A君已自然醒,其他人卻還呼呼大睡,因環境不熟,房間又不透光,而且沒開燈.所以A君不敢起床走動,只好賴在床上到八.九點,終於有一人醒了,早醒無事做,A君可苦了.
2008-12-09 14:58:05
Yvette
我本來以為「陳情人」是我們班姓陳的傢伙,筆名情人,那就有可能是:Butcher, Alice, Sherry,...
假如是姓陳同學的情人,那就有可能是 Janet 或是 Paul 。
到底是誰呢?
2008-12-09 21:54:01
Liz to 陳情人
A君太客氣了,其實他還是可以好好享受晨型人的生活,若只是偶發的早醒,當然無事做就苦了!
2008-12-10 11:24:50
晨型人 to Liz
晨型人一定不會錯過她的早餐,有時還會煮溫馨的......讓家人吃得幸福滿滿.
2008-12-16 12:50:0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