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18 23:14:35| 人氣1,0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魚線的盡頭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又去了嘉義荒野保護協會看了一部影片~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看完之後感觸頗深。

片中討論了全球海洋資源正快速萎縮的原因,主要是人類的捕撈技術早已遠遠超過魚群的求生能力,在一網打盡、過度捕撈的作業方式下,所有大型魚類只剩下約不到一成,世界各地的漁獲量均大幅衰退,科學家甚至預測,到了2050年人類將無魚可吃。

這真是可怕的警訊,我想到自己就住在海洋島嶼上,但是對海洋生態正面臨的浩劫卻一無所知。『魚線的盡頭』這部影片希望喚醒大家:Knowledge is Power,當我們開始瞭解海洋及漁業危機時而自省時,也許會願意嘗試改變來挽回劣勢。

影片中提到:如果人的想法不改變,海洋就會逐漸步入死亡,因為人是瘋狂的。過度捕撈某種魚類的結果必會使該物種滅絕,當海洋的自然平衡被打亂時,對生態的影響就是失去某些物種,而物種消失愈多,最後海洋中將只剩下藻類及浮游生物,那有多麼可怕。

西非的塞內加爾海岸居民世代以捕魚維生,但他們卻面臨了無魚可捕的窘況。雖然幾百年來他們的捕魚技術都沒有改變,他們駕著小舢舨與海洋搏鬥,就算再賣命也不可能把魚捕光,那麼為什麼此地的魚仍舊愈來愈少呢?

原來是先進國家的大型遠洋漁船開來了,這些設備精良的漁船輕易就能佈下天羅地網,再多的魚也能在極短時間內捕捉殆盡,這些滿載的漁船以勝利之姿駛向下一片海域,舢舨上的當地漁民只能注視著他們離去的身影,再回頭繼續為生計努力。

這真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當我們大口吃著美味的鱈魚排或黑鮪魚壽司時,可曾想過這些食物的背後可能涉及經濟強勢者對弱勢者的剝削?

我承認,過去我真的没想過。

不過從今天起,我對於「吃魚」這件事總算有了全新的領悟。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大家可以上網看看更多有關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探討http://www.worldoceansday.org.tw/9-1.htm

真的很重要喔!

最後來看看這部片子的介紹吧:
這是一部根據 Charles Clover 原著,2006 年出版的《魚線的盡頭》一書所拍攝製作的影片,也應是一部迄今剖析人類因過度捕撈對海洋造成衝擊及影響最詳盡透徹的紀錄片。
片中特別針對大型掠食魚類如鮪、旗魚、鱈、鯊、底棲魚類、石斑、龍蝦等珊瑚礁生物之不當捕撈及對生態系的影響,真正原因及對策有深入的探討。片中亦訪問了許多位當代最權威的漁業生物學家,包括近幾年在Nature及Science 期刊中發表重要論文的Daniel保利、Jeffrey哈金斯、Callum羅伯、Boris窩姆、Ray西本、Yvonne薩多維、Pete彼得森、Steve帕蘭比、Patricia馬吉盧等專家現身說法,不但兼具知性與感性,亦相當能令人深省。非常值得作為海洋保育的教材。本片由 Rupert莫瑞導演,Ted丹森旁白,拍攝及製作共費時兩年,於今年才剛正式殺青。
本片係由歐美各地之民間組織及基金會贊助拍攝,獨立完成。主要目的在提醒我們如果政府只一味地追求漁村經濟繁榮,漁民只想到增加短期的近利,消費者只要求價廉味美海鮮,但卻未想到海洋生態及海洋生物多樣性己在快速衰退,則我們的下一代將會面臨無魚可捕、無魚可吃的窘境。大家現在如再不努力予以改善,積極採取行動,如劃設海洋保護區、限漁、慢漁及改變消費習慣(底食原則),則漁業產業的末日將為期不遠,許多仰賴海產為生的地區也將會面臨到嚴重的饑荒問題。
(資料來源:http://www.worldoceansday.org.tw/3-3.htm)

20100618

台長: 星空之下
人氣(1,05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生活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當你選擇神之後
此分類上一篇:夕陽無限好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