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20 23:57:41| 人氣1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645篇 : 詹宏志 ...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Internet時代來臨,對我們原本的生活產生了那些重要的影響?
網際網路又為人類傳統的行為模式,引發了什麼樣具體的衝擊和實質的變化?

詹宏志認為在Internet的世界中,資訊流通本身就是一項最大的價值。



早期網際網路剛發展的時候,Internet的概念(即電腦與電腦之間,資料可以分享與流通的概念),是由美國的國防部最先倡導的,後來才提供給教育體系應用,因此也就改變了學術研究的速度及面貌。

以前如果某位學者有新的研究結果或發現,須透過國際學術期刊的審查之後才能發表,因此從論文的寫作到被世界大眾所知道,可能需要經過好長的一段時間,而現在幾乎全世界重要的科學研究室都有連線,不但馬上就可以知道別人研究的結果和見解,學者之間還可以針對某個議題藉由網路彼此討論和爭辯,而學術期刊的發表也就從學術傳播的開始,演變為學術討論的結束以及歷史存證的工具。


網際網路成為傳播新聞的重要媒介

網際網路擴散到一般民眾也可以上網,在台灣不過只有短短四、五年的歷史,而在這區區數年的時間當中,卻已經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非常重大的改變。雖然並不一定每個人皆會從事與Internet相關的工作,但卻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網際網路所帶來的便利。

在廿年前大概有九成左右的新聞是從報紙獲得的,其餘一成則是由電視新聞獲得的,而現在我們從報紙上得到的新聞大概只有六十%,因為有四十%的新聞是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的,繼而往下發展的結果,未來可能在我們每天所知道的一百條新聞中,有卅條是報紙來的、卅條是電視來的、卅條是網路來的,另外十條則是由別的地方來的,這就是網際網路所帶來的新生活。


科林頓緋聞 報告九十分鐘 下載五十萬份

以美國總統科林頓和李文斯基的緋聞案為例,首先揭發這件事情的便是網際網路上一個個人報紙,所有主流媒介全都引述該網路上的報導,而調查此一案件的史坦報告也是公布在網路上面,且在公布之後的一個半小時之內,全世界便下載了五十萬份。


用最小的代價可以獲得最多的知識

在這裡我也以自己的一段親身經歷,來跟大家一同分享,在我大學畢業上班的第一個月,就立刻跑去訂購了一套大英百科全書,當時買一部大英百科全書的錢,大概足以繳納在中和買房子的自備款。

因此我是以四年的時間分期付款、將每個月薪水的三分之一拿來支付這本書,每當讀書或寫作的時候有任何不懂的地方,多半也都能夠從中得到很好的答案,直到後來我有機會看到更多的書籍為止。

而現在任何一位大學生,都不必像我當年一樣用這麼大的代價來做這件事,因為網際網路上的資訊超過一百部、一千部、甚至一萬部大英百科全書,只要是肯上網、願意讀書的人,用很小的代價就可以看盡全世界各種的知識。


資訊以免費的方式在網路上自由流通

而這幾年Internet也發展出另外一種文化,我們將它稱之為「免費經濟」,亦即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資訊是免費的,甚至網路上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話:Information wants to be free.(資訊希望被釋放、被免費)--這句話正是資訊在網際網路流通的最佳代表,意思是資訊流通而無障礙,而且是以免費的方式在進行。


免費的服務也可以創造出無限的商機

時至今日,如果我們以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網際網路上為什麼有這麼多免費的資訊提供者?而它們的功能又是什麼呢?我舉 Yahoo(雅虎)這家公司為例,大家都知道它不但是所有入口網站的代表,更是搜尋引擎、目錄服務等概念的率先創造者,但何以入口網站提供給大眾的服務完全免費,卻能夠替 Yahoo的股票創造高達一百多塊美金的市價?

如果我們再往前回顧Yahoo成立的歷史,就可以知道免費生意之所以會存在的原因了。因為Information雖然是免費的,但使用Information的人口數量卻非常龐大,而這個數量也就形成了另外一種資產和力量,使之產生廣告、商務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應用,當然那裡面便蘊含了無限的潛在商機,藉由 Yahoo的成功經驗我們不難發現,Information的流動與分享本身就是一項最大的價值!(本文整理自詹宏志先生在霖園生活廣場講座的專題演講)

台長: 令狐衝
人氣(1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詹宏志開講》 |
此分類下一篇:第646篇 : 詹宏志 ...
此分類上一篇:第644篇 : 詹宏志的雙魚轉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