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夏兄昨日來電提及仁安同學的老太爺近日辭世,很快在一個禮拜就要公祭,由於仁安同學的行事一向低調,又不想過於打攪同學,因此對於訃聞該不該寄給多年未曾連絡的同學而倍覺困擾,此事也只能向平常熟稔的朋友訴說心情、發抒苦悶,在重孝之中還苦思而不得其解。
當我知道此事之後,讓我想起我父親過世之時,相同狀況也曾發生在我的身上過,中國人有句話:「喜事看父親、喪事看孩子」,意思是說當孩子要結婚時,由於社會歷練還不夠所以來賓賀客大都以父親的關係為主,相同的道理,在辦理喪事時場面之隆重與否,就要看孩子的社會地位與關係了。我們當然不是鼓勵孩子平時不知奉養父母,僅在身後辦理一場備極哀榮的喪禮就叫做「孝順」,但是有時候社會價值已經走到如此地步,陽世子孫也不得不順勢而為啊!好在我與妹妹連絡之後的情形還不錯,來賓當時把廳堂擠得水洩不通,也盡了我們做子女的一點孝心;因此我對於仁安同學心理的急與苦非常能理解,更何況他家裡人丁單薄,在台灣的至親又很少,家鄉的親朋好友來台奔喪的機會更是渺茫,所以這件事情會困擾到仁安同學是可想而知的。
我們作為仁安同學四十幾年的朋友,他的父母親其實就是我們大家的父母親,同樣的他的孩子不也就如同我們自己的寶貝一樣嗎?對於困擾他的事情我們當然要大力幫忙、協助解決啦,因此我即刻與夏兄討論並議決,在獲得仁安同學的首肯後,我立即將訃聞之內容摘要MAIL給所有同學,並且情商班網主編將內容同步PO上網,希望發動同學的力量一起送送楊伯伯,但是我們還是建議仁安同學,禮貌上給每一位同學打個電話,這樣同學們參加公祭的機率必定提高。
事情辦到現在雖然時間還沒到所以還沒見到成效,但是我們絕對不是為了虛榮、充充場面而已,六年仁班的同學會是一個用感情經營的團隊,而一個團隊是否團結這剛好也是一次檢驗的機會,最後還是那句話:因為有緣,我們才能做同學、做朋友;更何況這個同學我們已經做了四十幾年了,何況人生還有幾個四十年呢?您說是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