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20 13:46:32|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古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古詩所以稱為古詩,是由於其起源較早,但亦因唐之近體詩興起,乃成對照之名稱。
近體詩與古詩之基本差異為格律之不同。

2.古詩,除了表示其起源甚古之外,亦表示其詩之格律、用韻較近體為寬,可以換韻、句子不限平仄、不限句數多少、及篇褔長短。

3.古詩以五言為主,七言居次。

4.五言古詩之起源,據可信的資料,當由樂府而來。
到後漢班固的『詠史詩』,五言詩才可謂正式成立。

5.七言詩也是深受受樂府的影響,但是漢代樂府中,還沒有純粹的七言詩。

6.真正的七言詩,要算曹丕的『燕歌行』,到這時七言詩才算成立。

7五言詩當以古詩十九首為東漢後期的代表作。
舊說或以為其中七首是西漢枚乘所作,不可信。
十九首寫亂離生活,人生感慨,極為動人。
五言敘事詩也是在此後興起。如蔡琰的『悲憤詩』,
和不知作者的『孔雀東南飛』,都是極好的長篇敘事詩。

8後漢未建安時期,詩歌的發展,是樂府與五言詩並進。
曹操父子都工於文學;曹操工於四言,五言次之。
而曹丕除作五言詩外,又有七言詩『燕歌行』,是七言詩最早的成熟之作。
曹植的五言詩稱建安之傑。
謝靈運說:「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
鍾嶸詩品列曹植於上品。

9.建安七子除孔融外,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均為曹氏兄弟左右之文人。其中以王粲、劉楨較為突出。
曹丕謂劉楨五言詩「妙絕時人」。
而王粲被劉勰文心雕龍譽為「七子之冠冕」。

10.魏未詩人,有嵇康與阮籍,文心雕龍謂「嵇志清峻,阮旨遙深。」
二人並受老莊影響,多虛無之言。
嵇康之詩以四言為佳。
阮籍之詩以『詠懷詩』最著名。
11.晉代詩人有潘岳、陸機。
潘岳之詩頗見性情,
陸機之詩多用排偶句法。
二人實開六朝輕綺之風。

12.晉永嘉時期,有劉琨多家國感恨之詩,至為動人。
郭璞之詩藻繪可觀,被譽為過江以後,中興第一。

13.東晉有大詩人陶潛,他的田園詩恬淡自然,影響後世極大。
南朝除五言古詩之外,又作七言古詩。鮑照、沈約、蕭衍、蕭綱都有七言之作。

14.山水詩興起於劉宋,謝靈運為山水詩之大家。
其後有謝朓,為繼謝靈運後之山水詩人。
山水詩經二謝提倡,成為宋齊兩代詩人之主要題材。
顏延之詩排偶雕琢,名與謝靈運並稱,而詩不如謝。
鮑照詩壯麗豪放,其七言詩繼曹丕燕歌行之後,另開新局。

15宮體詩起於齊梁之間,蕭衍、蕭綱、蕭繹父子為宮體代表作家。
宮體詩綺迷而格低,僅外表豔麗,而內容實無可取。

16.徐陵、庾信文采華美,稱徐庾體,風格綺麗。庾信後出使西魏。
魏亡於周,梁禪與陳,庾信不得南返。
留於周感家國之恨,作『哀江南賦』。
杜甫所謂「暮年詩賦動江關」者即是。

17.北朝詩多樂府,如『敕勒歌』、『木蘭詩』、『折楊枝歌』、
魏太后 『楊白花』,都是不朽之作。

18.大抵北朝詩樸質粗而雄渾。
至於北朝的庾信,本是南朝人,作自有不同。
又若北朝三才:溫子昇、邢邵、魏收三人,雖為北人,
而受南朝影響,作風又另成一格。

19.古詩到了唐宋,因近體詩的興起,作者雖不少,而己不若以往之專精。
惟唐之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等之古詩仍極出色。
宋之蘇軾、 黃庭堅所作亦甚可觀。

台長: kidfly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